科快訊
353 篇文章・ 3 位粉絲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0/02/17
WHO 又不是先知!這項消息當然是不正確的拉~SARI 其實是指「需要住院的肺炎」,可能由多種病原引起,而不是特定指本次疫情的主角新型冠狀病毒,疾管署也有發新聞稿澄清了哦! 而武漢肺炎究竟有沒有正式名稱呢?有的,2 月 11 日 WHO 總幹事譚德賽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於瑞士日內瓦宣布武漢肺炎的正式名稱叫做「COVID-19 」,並說明 CO 代表冠狀 (Corona) , VI 代表病毒 (virus) , D 代表疾病 (disease) ,意謂「2019 年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疾病」。對此,我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憂於宣傳相關資訊時會混淆民眾理解,因此不會同步正名,決定中文繼續沿用「武漢肺炎」,方便國人認知。
0
0
・2020/02/17
此一說法出自武漢醫療人員瑾惠(音)給家人的影片,隨後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鍾南山於 1 月 20 日也證實武漢協和醫院神經外科日前為一名染有武漢肺炎但無任何症狀的患者進行手術,當中有 14 名醫護人員受到感染。 但是,上述只是特殊案例,一位武漢肺炎患者會感染的人數取決於他的生活型態、衛生習慣、是否出現症狀及接觸史等等因素。
0
0
・2020/02/17
R0 的計算可不是小學數學題目~它相當相當複雜,其所涵蓋的數學模型也非常多種,所以說每個單位算出來的結果都不大一樣,像是 WHO 是 1.4-2.5、MRC 全球傳染病分析中心是 2.6 等不同版本。而 Lancaster 大學 Jonathan Read 等人的研究,於 1 月 27 日也更新了 R0 的資訊,依據最新案例數據的追蹤,將新型肺炎的 R0 值調整為 3.11。 所以說,R0 會隨著疫情的發展階段、數學模型及統計數量而有所變動,加上目前疫情爆發初期有太多不確定的變因,因此目前 R0 的確切數值仍存有爭議~不過,無論 R0 為何,確實做好防疫措施,才是減低疫情恐慌的最終辦法呦~
0
0
・2020/02/17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張上淳,曾提醒大家這樣的詮釋易造成誤解,因為 Lancet 的這份研究對象是針對疫情初期確診的 41 個「中度以上患者(皆已有肺炎症狀)」,但臨床病例中還有許多是不一定有肺炎的輕症患者,要算死亡率的話當然要把他們也算進去啊! 這樣的話,新型冠狀病毒實際致死率是多少呢?沒錯,大約就是 3% 左右,和中高齡人口(50~64 歲)的流感死亡率差不多。
0
0
・2020/02/12
由臺灣大學陳俊維教授、臺灣科技大學黃炳照教授與東海大學王迪彥教授組成的跨校「新世代能源研究團隊」,在科技部計畫的長期支持下,最近有了重大突破:研發出以原子層材料石墨烯與矽基材料結合之新型的光電化學製氫技術。
0
0
・2020/02/09
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 (TISF) 將於2月9日結束會期,儘管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14 個國家及地區共 280 名年輕學子仍齊聚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共赴盛會。各科選題方向包羅萬象,化學科方面出現光觸媒、材料合成與表面官能基修飾、研發新檢測法等選題,以臺灣優勢之半導體領域基礎進一步研究材料性質改善,更擴及研究水質偵測、環境污染處理方法等社會議題。本次的青少年科學獎由台灣學生陳禹縉、陳品劭,及加拿大學生 Shaan Baig 等 3 人獲得。
0
0
・2020/01/24
新的一年到來,不知不覺又長大一歲,是不是又感覺越來越老,童年也離自己越來越遠了呢?沒關係,今天泛科學就來幫你回憶那些陪伴我們度過童年的卡通老鼠們!祝各位新年快樂!鼠年行大運!
5
0
・2020/01/23
貓的確會抓老鼠,不過貓真的讓害鼠不敢造次了嗎?重點不是貓到底會不會拿老鼠來吃,而是吃的數量足不足以影響人類文明。其實並不是貓咪太遜,而是老鼠實在太會生了。
0
0
・2020/01/22
英國的 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的研究團隊發現,當老鼠醒著時,看到食物卻無法到手時,會在接下來的睡眠或休息籌畫好路線,同時他們也認為,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海馬迴受傷的人會無法對未來產生想像。
0
0
・2020/01/21
北美洲的金背地松鼠在冬眠時,大腦中的「磷酸化 tau 蛋白」會大量的出現,其現象就像阿茲海默症一樣!不過隨著環境慢慢恢復,松鼠就像是沒事一般的甦醒,繼續過日子。而讓人吃驚的是,原先瀰漫於他們大腦中的磷酸化 tau 蛋白會幾乎完全消失。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