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科快訊
353 篇文章・ 3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8年 重設

・2018/12/26
國立中興大學創新產業暨國際學院與娛樂重擊、泛科技、泛科學所屬公司泛科知識合作,打造「興大泛科學院」,12 月 26 日於中興大學揭牌正式啟用,由興大校長薛富盛與泛科知識總經理馮瑞麒共同揭牌,首波四堂強檔課程已於 12 月陸續開課,當紅的網路行銷、文案寫作與主持技巧等熱門課程,詢問度超高。
0
0
・2018/11/23
編按:面對茫茫資訊海,光要接受就很難了,更別說要在這大海中把自己的專業內容投放給你想投放的人。到底該如何讓自己
0
0
・2018/11/14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臥虎及博士後研究員盧毅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名為IRON MAN (IMA) 的新型小胜肽家族,可幫助植物根部吸收外在環境中的鐵,讓植物缺鐵危機有希望!
0
0
・2018/11/12
利用酵母菌,研究團隊做了一個縮時演化實境秀:讓缺少了必要生長基因的酵母菌在實驗室演化,產生適應性突變,並一路觀察生長速度是否加快,最後達到最佳狀態。失去「PRP28」的酵母菌經過了300個世代演化之後,出乎意料地回到了健康的狀態,上演了絕處逢生的大驚奇。
0
0
・2018/10/11
減重的成效不僅與飲食量有關,也取決於身體代謝與耗能的效率。經過小鼠實驗證實,UCP1長形的mRNA要有效的產生UCP1蛋白,須透過與CPEB2結合而受其正向調控。透過對此耗能機制的瞭解,未來便將有機會進一步調控,以有效促進代謝效率、提升減重成效。
0
0
・2018/10/04
人工智慧絕不只是產業界喊得震天價響的熱點關鍵詞,也不該是學術圈跟科研界爭取經費的開門咒語。面對襲來的人工智慧時代,我們該讓首當其衝的高中生掌握正確知識、擁有發聲權利。
0
0
・2018/10/01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陳志成研究員團隊發現,受損的痛覺神經能否再生、復原,需要一種關鍵分子──神經細胞骨架蛋白質Advillin,若將其作為生物標記物,可有利準確診斷並治療坐骨神經痛、糖尿病疼痛等由神經損傷引起的「神經病變痛」。研究成果已於本(107)年8月15日刊登於PNAS,並獲選為當期重點論文。
0
0
・2018/09/28
一支手機報廢會產生多少的環境負擔?現在動輒一兩年一換的高淘汰速度,讓電子廢棄物成為難以忽視的垃圾處理問題。此外,在這個什麼都「電子化」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一邊發展科技,一邊降低物質汙染呢?可分解的「暫態電子元件」可能是一個值得發展的方向。
0
0
・2018/09/13
熱休克蛋白在八零年代被發現,此蛋白會熱刺激而大量表達,進而維持體內的蛋白穩定。熱休克蛋白90 在體內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蛋白,更已被廣泛研究,許多功能已為世人所知。但比利時研究團隊發現了熱休克白90 的新功能:在原本已知的幫助蛋白摺疊功能外還可以改變胞膜的形變,誘導外吐小體 (exosome)的釋放。
1
0
・2018/09/03
這項研究揭露了植物可以藉由評估鄰近競爭者的密度以及競爭力來量身打造相應的手段,「對於生長在高度異質性環境的植物來說,能因應不同需求而做出最佳決策尤為重要。旁邊的植物可能會有不同的大小、年齡以及密度,需要選擇最佳的戰略來謀求生機。」Gruntman教授說。這項研究提供了植物能夠整合環境中複雜資訊並做出應對的新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