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8/06/14
喜好甜味是人類天生的本能,因為甜味通常代表糖份,也就是生物體的能量來源。而甜點,就是奢侈地應用糖、麵粉、雞蛋以及奶油,加上「空氣」一同打造出的魔法。不過,進入講求效率與品質統一的現代社會後,人們開始使用一些人造添加物,確保產品的保存、品質以及安全性,讓我們一邊學做甜點,一邊認識這些好陌生又好熟悉的添加物吧!
・2018/05/22
大家每天喝的水都是從哪裡來的呢?相信部分人的家安裝 RO 逆滲透淨水器或是活性碳淨水器,究竟這兩種淨水器是透過什麼原理讓我們所喝的水乾乾淨淨呢?在購買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2018/04/17
電影名為《滅絕》這個詞,不免讓人聯想到地球過去幾次的生物大滅絕。在沒看這部電影之前,我還以為這是部科幻災難片,講的是關於人類面臨滅絕危機的故事。因此預期劇情不外是隕石帶來外星病菌,科學家怎麼防止病菌擴散,避免人類感染而死亡或突變之類的。 結果完全與我料想的不同,而且看完之後,我腦中浮現的卻是與「滅絕」意義恰恰相反的詞——衍生。
・2018/03/31
《騙局》作為一本科普書,當然不只是說說大騙子的故事就算了,而是要藉一個又一個真實案例,找出騙局的模式,並藉助心理學的分析,以科學方法揭露讓人眼花撩亂的詐欺手法之運轉機制。人有時候,比我們想像的還好騙。從中,我們可以見識到,許多自認不會上當的人,往往就是受害者,受害者變成加害者的也不在少數。
・2018/03/27
若說疫苗之間也有想成為「網紅」的種類,我想流感疫苗應該是最能搏版面的疫苗了吧!似乎每年都會出現令人難以忽視的、有關流感疫苗的相關新聞。前些日子新聞報導, 由於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預測失準,2017 年的流感疫苗保護效力欠佳,所以無法達到有效控制疫情的目的。
・2018/03/19
在國民基礎教育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基礎防災知識,也曾經歷過不少防災演練,但是當地震來臨時,我們有足夠的知識帶領我們逃生嗎?又或是,平時就懂得防患於未然了嗎?防災教育不是「有教就好」,而是讓接受教育者懂得運用這些知識保護自己。在台灣地震防災教育第一線講師,分享他在教育現場看到的防災教育功與過,期待透過這樣的反思讓大眾更重視防災意識的培養。
・2018/02/26
物理學的基礎研究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社會。舉凡成像醫學、全球資訊網、3C 產品等,都是從古至今的科研成果。除了種種生活層面的應用,值得一提的是,物理學研究培養了高度專業的工作人力,刺激了科技的發展。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特別是國際科研合作的一個楷模,匯集數千名來自一百零一個不同國籍的科學家,一起努力實現共同目標,並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2018/02/23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reentry)的事情以及可能落地的地方。要推測的變數太多,尤其是大氣密度、風場、衛星姿態、切面積、以及其是否分裂。就現階段來說我們無法做出比軌道傾角以外還精準的預測。這些不確定性只能由時間來減低。概念就跟天氣預報一樣,我們離落地點的時間越接近,做出來的預測就會越精準。
・2018/02/21
學術論文出版往往是由作者支付期刊出版商一筆費用,以取得刊登於該期刊的權利。近年來,學術界開始有聲浪表示出版商利潤過高、訂價策略不合理,許多不堪入目的內幕也隨此浪潮之揭發。而目前主流的期刊運作模式──「公開取得出版(open access publishing)」更衍生出了令學者聞之色變的「掠食性出版商」,本文作者便親身經歷了一次跨國掠食性出版商的騙局。
・2018/02/13
拜影像辨識技術的進步,與硬體價格的下降,動作擷取技術不但成熟而且容易取得;像是第 58 屆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頒獎典禮中,女神卡卡在表演開頭的即時妝容特效,都是透過高速攝影機等設備,辨識臉部與追蹤動態,並將視覺效果即時投影到表演者頭部,進行容貌的改變。運用動作捕捉技術,配合光雕投影(Projection Mapping)呈現形式,讓科技展演有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