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07/24
將藝術與科技結合,可以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工研院的舒靜珉開發設計出具有娛樂、美觀、具發展性的水下機器人「水之械」。目前「水之械」已有五代, 每一代都有不同的設計構想,雖然都有著以魚為設計概念的仿生外觀設計,但每代獨特的研發技術卻創造出不同的差異性。科技與藝術相結合,將為我們的未來世界 添加更多的美感。
・2013/07/20
2013年7月11日,蘇力颱風進逼台灣,全台各地能用上的採收機具全都有如派上戰場,農民們把握時間搶救颱風侵襲前的收穫,這不僅是減少生產者的損失,也同時影響市場價格,以及風災後消費者能否買到足量的食材。民以食為天,如何面對氣候變遷及災難,是當今農業的重要課題。
・2013/07/08
拜稜鏡計畫揭密賜, 大家開始注意 NSA (美國國家安全局) 的各種竊聽行為, 而一則 (連我都是初次聽到、 大吃一驚的) 十四年前舊聞, 最近也被重新挖出來討論。
・2013/07/04
2009年,莫拉克颱風帶來兩千多公厘的驚人雨量,在全台奪走將近七百條性命。而在風災期間,網路救災首次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究竟當時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的資訊志工,在爆量的災情資訊中如何輔助政府救災?就讓我們一起和數位文化協會的媒體與內容中心主任鄭國威,還原當年事發經過,從中了解台灣網路防災的現況與展望。
・2013/07/04
依據世界銀行報告,台灣有7成的人口與土地,暴露在4種以上的災害風險當中,同時面臨地震、颱風、洪水、山崩的威脅,居住在災害風險如此高的地方,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建立了「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協助強化政府的救災應變能力。不過,這個系統究竟如何做到防災減災的目的?我們邀請了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李維森副執行秘書,帶我們更深入了解災害應變決策輔助系統。
・2013/07/03
「2009年台灣發生莫拉克風災,我和幾個朋友希望可以透過資訊科技幫忙一些事情。」這是中央研究院資訊創新中心的蕭景燈博士架設台灣第一個「Sahana」系統的初衷。接著隔年的海地地震也促成他引入另一個系統「Ushahidi」,從此之後持續累積了經驗,應用在更多台灣的案例上,這些透過網路社群蒐集資訊的系統在世界各地如何協助救災與防災?我們來聽聽蕭景燈博士怎麼說。
・2013/07/03
2012年政府推動防災雲端,但是你知道之前有哪些發展的演進歷史嗎?「防災的資料倉儲其實已經發展十幾年了,只是這個名詞最近才被提出來。」中興工程顧問社的陳俊愷博士說,中興工程顧問社承接過許多政府委託的計畫,在防災技術研發、相關產業推廣應用不遺餘力,在這篇專題中陳俊愷博士引導我們認識防災雲端的發展和突破。
・2013/07/03
資訊,是災害管理的關鍵要素。台灣地處太平洋西緣,也正好是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處,颱風、洪水、土石流、地震等災害的頻率高,可說是「多災多難」的地方,災害的資訊管理極為重要。
・2013/06/25
由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主導的國際天文團隊使用Subaru望遠鏡,測量了50個星系團的暗物質密度分布情形,結果發現暗物質密度最高的地方的確是星系團的中心,並漸漸向星系團外圍遞減,遞減情形和「冷暗物質」(CDM)描述吻合。暗物質充斥全宇宙,其屬性仍然是謎,本次暗物質密度分布的最新突破性研究結果,讓暗物質特性更清楚,謎團也縮小了一點點。
・2013/06/19
夏天到了,科學怎麼搞想要來聊聊大家的夏夜好友蟑螂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