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11/26
從太陽花學運、香港佔中到令人緊張的選前週末,「參與人數有多少?」往往在政府與公民、鄉民、暴民兩方產生拉鋸。雖然警方估計的人數是柯營公告的五折,柯文哲仍表示「沒什麼好吵的,票投出來最重要」。我剛好在太陽花學運後投入群眾人口的估計研究,藉此機會,與各位就這個問題本身,討論一下目前的方法是否具有明顯的瑕疵?如何更「專業」?
・2014/01/11
海燕肆虐之後,菲律賓官方資料顯示罹難人數超過5,000人,失蹤人數高達25,000人。世界各地的人道組織齊聚此地展開大規模的救援行動。現在,他們有了一項簡單卻帶來不可思議影響的工具─地圖,附有受海燕影響地區的各種詳細資訊和實地照片。
・2013/10/08
一張新製作的3D地圖涵蓋美國麻州劍橋1.7萬面屋頂,方便社區能迅速瞭解在某一建築上裝設太陽能板的效益,這項Mapdwell計畫由麻省理工學院「永續設計實驗室」推出,結合Google衛星影像與光線偵測及排列資料。由於增加屋頂形狀、實際阻隔、氣象條件等因素,故效果比過往模型更佳,可更精確地計算每小時可能的太陽能產量。
・2013/07/03
「2009年台灣發生莫拉克風災,我和幾個朋友希望可以透過資訊科技幫忙一些事情。」這是中央研究院資訊創新中心的蕭景燈博士架設台灣第一個「Sahana」系統的初衷。接著隔年的海地地震也促成他引入另一個系統「Ushahidi」,從此之後持續累積了經驗,應用在更多台灣的案例上,這些透過網路社群蒐集資訊的系統在世界各地如何協助救災與防災?我們來聽聽蕭景燈博士怎麼說。
・2013/07/03
國際資料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在2011年的報告《Digital Universe Study: Extracting Value from Chaos》指出,全世界的數位資料每兩年就會成長為2倍以上,現在是「Big Data」的時代,但如何應用在防災、災害應變、以及災後重建之上呢?台大地理系的孫志鴻教授是國家地理資訊系統的計畫主持人,他也致力規劃資訊開放的平台架構,在這篇專題中,孫教授從近年印尼的開放政府談起,切入災難與資料之間的關係。
・2013/07/03
資訊,是災害管理的關鍵要素。台灣地處太平洋西緣,也正好是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處,颱風、洪水、土石流、地震等災害的頻率高,可說是「多災多難」的地方,災害的資訊管理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