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_96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
52 篇文章・ 10 位粉絲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落實毒物及化學物質之源頭管理及勾稽查核,從源頭預防管控食安風險,追蹤有害化學物質,維護國民健康。 網站:https://www.tcsb.gov.tw/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2017/11/08
石綿耐熱防火、隔熱、吸音、絕緣、耐酸鹼而且輕盈柔軟,在工程上是性能相當優良的材料;然而相關副作用為何接連出現?石綿的職業病是什麼?學者們又能如何預測到石綿職業病發生的高峰呢?
・2017/12/02
電蚊香、殺蟲劑這些不可或缺的化學武器,便是所謂的「環境用藥」。然而對於這些隨處可見的化學物質,大家了解多少呢?到底環境用藥對人體健康會有什麼影響?又會給環境帶來哪些改變?
・2017/12/10
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具有持久性、半揮發性、生物累積性,會不斷累積,且透過水和空氣長距離傳播。而《斯德哥爾摩公約》的出現,正是為了讓環境不再受到這些物質的污染。
・2017/10/0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撰文/林
・2017/08/16
十九世紀時,一種職業病時常出現於英國的製帽匠身上,症狀包括流口水、掉頭髮、肌肉抽搐、走路搖晃,說話思考困難、甚至產生幻覺、異常興奮或情緒不穩等,英文諺語的「跟帽匠一樣瘋」(mad as a hatter)很可能便是因此而來。
・2017/09/0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撰文/陳
・2017/10/09
2014 年底爆發的毒豆干事件中,豆干食品被檢驗出違法添加工業用染料二甲基黃,引起民眾譁然,衛生單位也向後追查出登記不實的原料廠商。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實一直到幾十年前,這個事件主角「二甲基黃」都還合法地扮演著食用色素的角色,而且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奶油黃。
・2018/06/06
小至廚房中輕鬆保持不沾的鍋具,大至應用在航太與腳踏車的碳纖維。這些日日在我們生活中出現的材料,都經過長時間的實地試驗。材料的變化,通常不容易被察覺──直到某天出包了。面對這些替我們帶來舒適生活與風險、數之不盡的化學物質,支持、並落實「化學物質管理」政策,是讓我們免於化學物質危害唯一的辦法。
・2018/10/19
次氯酸鈉,一種常見的化學物質,從戰爭中的醫學、到生活中居家的環境消毒殺菌、泳池的殺菌,廣泛的應用使得它成為人類歷史上重要的一環。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聰明小心地使用才能讓我們在享受它帶來的方便時,也不會有意外的發生。
・2019/11/09
DEHP 是一種塑化劑,我國的法律未禁止使用於盛裝食物的容器,不過因為具輕微毒性,所以被禁止直接使用在食物上。但 2011 年 5 月爆出的災難完全超出了人們的想像,竟然有人直接把塑化劑加入食物用的添加起雲劑中,等於讓消費者直接吃進高濃度的塑化劑。這一切是如此駭人聽聞,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一切的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