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白話文運動_96
法律白話文運動
26 篇文章・ 531 位粉絲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2021/07/02
最近施打 COVID-19 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的新聞頻傳,讓許多民眾對疫苗施打產生不小疑慮。 基於施打疫苗確實有防止疾病蔓延、促進公共衛生的必要性,但且普天之下確實也沒有 100% 安全的疫苗,所以傳染病防治法第 30 條就設有「預防接種救濟補償」制度,讓民眾在因施打疫苗發生副作用的時候,可以請求金錢補償。
・2021/09/14
身分證上的性別欄,不能僅根據本人的性別認同而更改!還得提供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的鑑定書,以及摘除生理性器官完成的診斷書?所以我如果想改性別,一定要動變性手術嗎?對於摘除性器官的要求,似乎不太合理,這恐怕違反了憲法上的平等原則。
・2022/01/30
透過《刑法》修正草案,台灣對於「性私密影音」的管制,終於有了較為清楚的規範。不過,這樣的修法是否足以遏止數位性犯罪了呢?跟國外規範比一比,筆者整理幾點,或可供後續立法借鏡的地方。
・2022/01/25
網紅小玉涉嫌利用人工智能 AI「Deepfake」(深度造假)技術,把多位公眾人物的臉部圖像移花接木到色情影片的主角身上,重製成「換臉影片」,並成立「台灣網紅挖面」社群,供人付費觀看,以獲取不法利益。被害人數眾多,其中不乏藝人、政治人物、知名網紅等。而換臉行為到底會引發什麼法律問題?
・2021/07/30
隨著 COVID-19 疫情發展,讓人民在盼望疫苗的同時,陸續出現因為疫情產生的不友善舉動。在現行法規範下,什麼樣的不友善舉動會構成「不合理的差別待遇」呢?如果構成不合理的差別待遇,會受到處罰嗎?相對地,被害人又有什麼救濟方法?
・2022/01/27
網紅小玉的「換臉私密影片」犯罪事件,讓社會大眾注意 AI 技術被濫用的嚴重性,呼請修法的聲浪不斷。韓、日、歐各國如何建立 AI 利用規範?或許可成為台灣立法借鏡。
・2021/11/19
科幻作品《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在書中對於宇宙文明的發展引入了一套理論──黑暗森林法則。「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竭盡全力隱匿自己的蹤跡,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迅速被他人消滅⋯⋯」
・2021/05/13
寄生物詭詐地潛入宿主體內,吸取、榨乾甚至掏空宿主的身體。在一方獲利,一方受害的關係下,宿主激發了免疫反應,而寄生物也不甘示弱地施展伎倆,操弄宿主的行為,二者開始有了互動關係。本文將以「寄生蟲學」(parasitology)作為切入點,並以台灣法律為主要脈絡,探討主角們從勞動契約成立,到工作期間和雇主發生的衝突,在何種條件和情況下,可以作為勞雇契約合法解除的事由?他們又需要負何種法律責任呢?
・2019/07/18
月球到底是誰的呢?因為美國是最先插旗在月球上的國家,所以美國已經取得月球的主權嗎?除了月球主權與使用權問題,其他像是外太空空間與星體的範疇,有法可管嗎?本篇文章將會介紹目前國際法對於外太空以及月球的規定,包括了主權歸屬問題、資源開發問題、急難援救以及環境保護問題,讓讀者對外太空法有初步的暸解。
・2019/12/23
美國的《CSI犯罪現場》固然精彩,延伸而出的CSI效應卻讓鑑識人員感到萬般無奈。原來在蒐證與審判的過程中,鑑識人員發現嫌疑人可能因此學會犯罪手法、陪審員可能因此要求更多鑑識證據。難道這些人都是因為看了影集而開始有模學樣嗎?其實並不完全是如此,大家還是知道這是虛構故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