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吳玟嶸
本文由泛科學與法律白話文運動共同策畫,更多精彩法律普及文章,快到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去看個飽啦!
美國的《CSI犯罪現場》系列影集,講述刑事鑑定人員運用各種鑑識證據,比如 DNA、指紋鑑定等破案的故事。這個影集除了因為好看而受歡迎,其實還讓人有些怨言。比如有美國的檢察官,抱怨陪審團看了《CSI犯罪現場》,所以希望檢察官提供跟影集一樣的鑑識證據,如果不能提供這些證據,他們會因此錯誤的判定被告無罪。這樣的影響被媒體稱作「CSI 效應」。
也曾經有我們臺灣的警察,表示有個慣竊過去偷東西時都不戴手套,後來從影集中知道警察辦案程序,接下來就隨身攜帶手套,避免被採到指紋。還有鑑識人員要採集另一個慣竊的鞋印建檔比對,慣竊就嗆聲說,他回去馬上換一雙鞋,要讓警方拿他沒轍,後來才知道他也常看《CSI犯罪現場》。
一部影集竟然造成這麼大的影響,究竟上述這些情形在科學實證之下,是真的該擔心的問題還是偶發個案,今天就來看看幾個實證研究吧!
陪審團為什麼期待鑑識證據?
為了確認到底有沒有 CSI 效應,美國密西根州的 Shelton 法官,與密西根大學的兩名教授組成研究團隊,想知道以下三個問題的答案:
- 陪審員期待檢察官提出鑑識證據嗎?
- 若是要判有罪,陪審員會不會要求要有鑑識證據?
- 陪審員對鑑識證據的期待跟要求,與他們看法律相關的電視劇有關嗎?
研究團隊選了密西根州的兩個城市,分別進行兩次調查,一共調查了 2246 個陪審員。這兩次調查都有問陪審員他們常看什麼節目、對節目中描述的刑事司法體系有什麼想法等等,並要他們回答在謀殺、性犯罪、竊盜等不同犯罪中,他們期待檢察官提出什麼種類的證據。接著問如果檢察官只提供哪些證據時,他們會傾向判有罪還是無罪。
在這個研究中,研究團隊使用迴歸分析進行檢驗,去檢驗「有沒有看過 CSI」與「會不會要求科學證據」這兩個問題是否會影響他們做出有罪或無罪判決的傾向。其中,與 CSI 效應最直接有關的部分,就是在「陪審員要求有鑑識證據才能判有罪」的這個問題下,有看 CSI 與沒有看 CSI 的陪審員的決定到底有沒有差別?
經過統計分析之後,兩次的調查都支持同一個結論:陪審員確實期待檢察官提出鑑識證據,但原因並不是因為看了《CSI犯罪現場》的影集;而且陪審員會不會做出無罪判決,與有沒有看過影集沒有關係。
那麼為什麼陪審員會這麼期待鑑識證據呢?研究團隊在第二次的調查中,多問了陪審員在使用科技產品上的經驗、對刑事司法議題感興趣的程度,以及獲取刑事司法議題的管道等問題。
最後認為陪審員這麼期待鑑識證據,是因為科技的進步、獲取資訊的管道增加,以及媒體常透過犯罪故事誇大了這些科技發展,在研究中可以看到,只要陪審員越精通網路或手機這些技術,就會越期待檢察官提供鑑識證據。
也就是陪審團受到了科技進步的影響,所以在審判上會更想看到鑑識證據。但是這些有關犯罪的影集,只是陪審員對鑑識證據態度的一小部分原因,讓檢察官工作壓力變大(要提供更多證據)的罪魁禍首,並不是《CSI犯罪現場》的影集。於是研究團隊這樣表示:
CSI效應像獨角獸跟美人魚一樣,只是個神話而已。
(Like the unicorn and the mermaid, the CSI Effect is a myth.)
看影集學犯罪?
《CSI犯罪現場》這種有大量鑑識證據知識的影集,是否教導人們更好的進行以及隱藏犯罪呢?相比上面那種傳統的CSI效應,《CSI犯罪現場》系列影集帶來的這種影響可能更讓人擔心。比如在美國就曾經有人在殺人之後,懂得帶走菸頭、用漂白劑清洗汽車的把手等,他的同夥說他就是看了《CSI犯罪現場》才學到的。(或者是開頭那個慣竊懂得戴手套的案例也同樣令人擔心)
為了確認看《CSI犯罪現場》這類的影集,會不會教導人們更好的進行以及隱藏犯罪,2017 年時 Amanda Vicary 跟 Yuliana Zaikman 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他們找了 323 名大學生,先給他們以下這個情境:
「想像你父母有個有錢朋友,你要趁他不在家的時候闖入他家,偷走一些錢跟小型電器。」
他們看完情境後,研究者要他們在二十五分鐘內寫出如何計劃這次竊盜,包括如何盡可能偷走東西,以及在偷的當下跟之後都不會被抓住。
除了要他們模擬犯罪計畫,研究者還調查了受試者看過的電視節目(包含犯罪影集或者喜劇等)、這些影集大概看了多少集、對節目的參與程度,比如「我試著猜猜最後會發生什麼情節」「我與其他人討論我在節目中看到的東西」「我看完後會回想剛剛看到跟聽到什麼」等等。
經過統計分析後,結論是看了多少這種犯罪影集,與是否會在計畫中使用鑑識知識無關,但如果是看完後會跟別人討論、猜結局或回想的人,則更有可能在計畫中運用鑑識知識,比如注意竊盜時的指紋、腳印、頭髮和鞋子可能沾到的土壤等等。當然這個研究有它的侷限,比如樣本都是大學生、這不是真實的犯罪情節、犯罪影集以謀殺為主而不是竊盜等等,但至少可以說,如果你只是看完就算了的觀眾,那你大概不會記得太多鑑識知識。
結論
媒體對於刑事司法系統或者犯罪一直充滿興趣,不論是新聞、電影、電玩等等,都有著許多圍繞暴力、刑事案件、司法審判等的主題。同樣也有許多研究,關心人們是否會被這些媒體影響,進而改變態度或者行為。
從上面的研究看來,人們大概也知道自己看的是「虛構」的故事,所以不會因此做出改變。相對的,那些標榜自己是非虛構,而內容有不實或者偏頗的資訊,帶來的的危害可能更值得我們關注。
參考資料
- 簡群育(2006年12月28日)。模仿CSI手法滅證 竊嫌嗆警。自由時報電子報。
- Vicary, A., & Zaikman, Y. (2017). The CSI effect: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ching crime shows and forensic knowledge. 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1), 51–64.
- Shelton, D., Kim, Y., Barak, G. (2007). A study of juror expectations and demands concerning scientific evidence: Does the “CSI effect” exist? Vanderbilt Journal of Entertainment and Technology Law, 9, 331-368.
- Shelton, D. E. (2010). Juror expectations for scientific evidence in criminal cases: Perceptions and reality about the CSI effect myth. Thomas M. Cooley Law Review, 27(1),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