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海苔熊
海苔熊
70 篇文章・ 473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6月 重設

・2018/06/15
在國民法官的草案通過之後,你有可能變成一日法官,不過你能確保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資訊、開庭之前媒體所揭露的訊息(當然包括目擊證人的證詞), 不會影響到你的判決嗎?來看看一些避免你成為「恐龍國民法官」的注意事項。
・2016/06/27
一年前,一場狂歡塵爆,讓「八仙」這兩個字成為許多人心裡面的恐懼點。當時網路上的討論中有一部分是責難傷者,像是「如果是我,才不會去參加這種活動,根本玩命!」、「主辦單位沒腦、參加的人更沒腦!」等等,另一部分則是家屬質疑醫療、責怪救人不力。只是,為什麼這些塵爆酸民要責難傷者?真的只是他們沒有同理心嗎?還是他們可以從責難中獲得什麼?
・2015/06/30
八仙塵爆發生至今,網路上開始出現一些討論,其中有一部分是責難傷者,像是「如果是我,才不會去參加這種活動,根本玩命!」、「主辦單位沒腦、參加的人更沒腦!」等等。雖然,大多數這類的回應下面就會有其他人回應,希望留言者能將心比心,畢竟已經傷這麼大,我們需要的不是罵,而是互相同理。 只是,為什麼這些塵爆酸民要責難傷者?真的只是他們沒有同理心嗎?還是他們可以從責難中獲得什麼?
・2014/06/10
前陣子很暢銷的一本書封面寫著「你沒有30公斤要瘦,但永遠都有3公斤要減。」或許你跟我一樣,將減肥當作一生的志業!上個月承諾要跳鄭多燕,這個月說好每週末要去跑步,但是到最後都發懶,想說難得放假睡晚一點,然後再安慰自己睡飽才有幫助減肥(實際上睡太多也沒有用)。
・2013/06/27
台灣女生真「哈」白人男生嗎?這麼偏頗的論述,為什麼還會有人相信?如果不是,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男生推文說中肯?真正的事實是:台灣女性的偏好可能因人而異,但此現象著實掀起台灣男性的焦慮。
・2013/06/07
「你看過這篇文章嗎?我在想,我是不是他所說的80分女孩。更正確地說,我應該算是80分老女人了,都快35歲了,戀愛經驗還掛蛋。」臉書右下角傳來她的訊息。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在塗鴉牆上看到這篇文章了,從不同的朋友、不同的女孩(人?)、不同的地方轉過來,一開始我以為,這篇文章在某種程度上同理剩女的悲哀,後來才發現,許多推論都只是推測,許多推測也沒有根據。
・2012/06/20
從那一年開始,親密關係研究者像著魔一般,在談論到愛情的時候,都不得不觸及依戀的議題。以我最喜歡的一本期刊Personal Relationships為例,2010年就有一整期在介紹並闡述未來依戀理論的發展走向,其他大的期刊如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n等等,近五年來幾乎每兩個月就會有一篇以Attachment作為標題的文章,其他蝦兵蟹將的小期刊就更不用提了,依戀理論簡直是親密關係研究中的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