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那些媒體教我的事:從八仙塵爆到獸醫自戕,我們學會了什麼?

海苔熊
・2016/06/27 ・6301字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SR值 541 ・八年級

2015年台灣八仙樂園彩色派對
2015年八仙塵爆發生前的彩色粉塵派對。圖/由Jrs1203 – 自己的作品,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wikipedia

本文由圖文不符贊助,泛科學規劃執行

一年前,一場狂歡塵爆,讓「八仙」這兩個字成為許多人心裡面的恐懼點。當時網路上的討論中有一部分是責難傷者,像是「如果是我,才不會去參加這種活動,根本玩命!」、「主辦單位沒腦、參加的人更沒腦!」等等,另一部分則是家屬質疑醫療、責怪救人不力。

只是,為什麼這些塵爆酸民要責難傷者?真的只是他們沒有同理心嗎?還是他們可以從責難中獲得什麼?

從內外團體(in-group / out-group)的角度來看,我們經常會覺得自己的團體(學校、朋友群、性別、年齡群)比較好,而產生「外團體貶損效應」(Outgroup derogation)[1]。例如覺得「怎麼會去參加這種活動!」、「還好我不是 Party 咖」「像我就一定不會去……」,是因為這樣想能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就是典型的「責怪受害者」(victim blaming)心態[2]。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根據基本歸因偏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3] 我們會傾向將事情發生的原因歸因於受害者本身,認為那是他們自己的特質(沒有科學常識、不愛惜生命等等)造成。只要這樣想,你就可以成功地把可能的傷害跟自己區隔開來了,獲得控制感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只是,在做這樣區隔的同時,你也一併區隔了人們最珍貴的兩種情感,同理和愛。

今年三月,小燈泡事件母親的超級理性,也引來了大家不同的聲音。五月初,鄭捷的槍決重新點燃了死刑存廢的議題。接著是謝金燕與豬哥亮動保園長簡稚澄吞藥自殺,甚至到近日華航空服員的罷工企業工會疑自導自演等等的新聞佔據了版面,不論事實如何,我們了解的多或少*,這些不同的新聞事件當中的一個共同點就是:我們習慣性的評論或責怪當事人,然後在臉書上的討論串,各據一方筆戰起來──儘管我們從未跟當事人說過一句話。

我們哪來的信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基模:看到黑影就開槍的那隻手

frustrated-1174084_640

為什麼我們在網路上總是可以不知道別人的背景就謾罵?搞的好像已經認識這個人很久一樣?根據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與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on)的理論 [4, 5],我們對於三姊弟布丁「美女」獸醫前總統馬英九,都會有一組相關的印象(impression)──不論我們是否真的「認識」他們。

這就是傳說中的基模(Schema),也就是什麼人該長什麼樣子、做什麼(颱風天就是要泛舟阿)、到那裡會發生哪些事情。

舉凡進入加油站要加好加滿(事件)、 去當檳榔西施的人通常也很隨便(人物)、遊樂區的公共廁所一定很髒(地點),儘管這些不一定是正確的,我們還是選擇如此相信,因為我們都是「日常生活當中的理論家」[6]。

有些鄉民會看到黑影就開槍,看到一個人隨機殺人,就說他有反社會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7, 8],到監獄當志工一兩次就覺得受刑人「眼神冷血」,看到有高中生買手機送給小模,就忠告「投資基金有賺有賠,投資婊子有去無回」,當然,我能夠理解其中有些人只是抱著好玩的心情,問題是他們根本都不認識這些當事人,究竟是倚靠著「什麼」能夠做出這樣的評價與標籤?更何況,很多人是在討論串的後半才加入戰局,他們如何很快的就可以對這個人形成一種假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半個世紀前社會心理學家 Kelly 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 [9],他請一個嘉賓來兩個班上做 20 分鐘演講,內容完全相同,但──

  • 其中一個班級,事先被告知講者是冷漠、批判、實際與果斷的人
  • 另外一個班級,事先被告知講者是有熱忱、認真、批判、實際、與果斷的人

結果發現第二個班級的學生,明顯比第一個班級更認為那演講者幽默風趣、而且評價也比較好──儘管他們才認識講者二十分鐘。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可以當鍵盤法官,透過幾秒鐘的新聞或是網路評論,就快速對某一個人進行網路霸凌 [10, 11]。

鬼島失憶症:在一個獸醫死了之後

那麼,為什麼只要有隨機割喉殺人,大家搭捷運就會很小心研讀圖文不符的防身術,幾個月之後還是照常搭捷運滑手機?為什麼有些人要等到一個獸醫服藥自殺以後,才開始重新關心和討論安樂死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一個失憶的島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實,基模很容易受最近發生的事情影響,因為它在記憶中比較「容易被讀取到」(可得性捷思法,Availability: A heuristic),如果你正在滑手機看到鄭捷被槍決的新聞,此時公車上看到一個人哇哇瓜啦大叫,你就比較有可能認為他也是精神有問題;但倘若你剛剛看到路邊有幾個喝醉的人倒在紙箱上面睡覺,你就比較可能會推斷這個哇哇叫的男人只是喝醉了 [12]。

同樣的情況會發生在網路上面的留言。

例如前幾天總統馬英九卸任的時候拍了一則短片,影片中他自我解嘲了一下之後(寶寶不是鹿茸,但寶寶不說),回顧了這幾年網友說他做得不錯的政績,引發了下面許多「人將卸任,不忍苛責」的留言:「哎呀,他這幾年也算做得不錯啦,至少改善了兩岸關係」、「最後一刻總算知道要如何跟網友溝通」、「八年以來辛苦了⋯⋯」,這裡面甚至可能有些人,過去半年內罵過馬英九。

發現了嗎?我們的島民不是擅長失憶,只是容易受到最近的事情促發(Priming),影片的內容、前人的留言、最近發生的事件,都可能影響我們對一個人的觀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自我驗證預言:反正這些人就是這樣,嗎?

等等,你說他下台了,我們對他的評價會變得稍微好一點,但我是覺得他根本就是卸任之前才在裝萌嘛!他說的那些政績也只是選擇一些好的留言貼上來而已,根本就沒有代表性啊!

的確,態度要改變並不容易,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對馬英九產生一個「水母腦、耳朵長毛」的印象,覺得他事情都處理不好又沒 guts,那麼以後的每一件他所做的事情,你都覺得他只是在秀下限(你可以想像蔡正元最近結婚的例子)。

這就是江湖上人人稱畏的自我驗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當一個老師被告知他們班的學生是「有潛力的學生」的時候,他們對學生也比較耐心,而這些學生因年後的智力測驗進步程度也比別班多——儘管事實上,每班的學生一開始的程度並沒有差別 [13]。

當然,這並不是說不要中了這招,就再也沒有翻身的餘地,相信有些一開始嗆參去年八仙樂園 party「活該死好」的人,在看了結痂週記以後有一些不同的感覺。自我驗證語言有一個限制是:當我們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注意力去認識這個人,那麼我們對他的想法也會有一些改變。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記得剛到彰師大唸書的時候,有一個學姊長得很像我過去的一個仇人,光是看到她我就覺得不舒服,也覺得她很沒禮貌,在系上遇到都不會打招呼。如果根據自我驗證語言,因為我也不跟她打招呼,她也會覺得我沒禮貌,然後我們會這樣越來越討厭彼此,最後我就會證實:這個學姐果然就是討人厭的人。

但劇情並沒有這樣發展。有一天我去學校參加工作坊,學姐親切的過來跟我打招呼(那時我心裡還OS:不要再假肖了);後來好多次討論或者是報告,她都蠻有耐心的解釋,也說了一些她自己的個人經歷(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14],我突然發現,眼前這個我很討厭的學姐的形象,其實只是我過往經驗的投射(Projection),並不是她真正的樣子。

透過更多時間的相處,進入一個人的生命故事,仔細的閱讀這些八仙塵爆的傷者如何含著眼淚走過這一年,又是多辛苦、多後悔的復健,許多人可以漸漸改變當初「應該死好」、「都是夜店咖吧?」的觀點,走出自我驗證的預言及刻板印象的基模。

有時候討論議題,只是為了逃離自己

當網路文化帶給我們某些痛苦的時候,也可以想一下,我們是否在這些痛苦裡面享受了某些「好處」?其實,大多數網路上面的討論和鄉民湊熱鬧 [15],目的只是為了下面三個 [1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1.尋求刺激:看一些車禍、吵架、獵奇的影片,一邊罵台灣記者平均智商只有 30,把麥克風塞到地震災民的嘴巴前面,一邊卻看得津津有味。

2.扮演英雄:發現自己的留言獲得很多的按讚支持,或是發現有人和自己對戰起來,就立刻正襟危坐打起鍵盤副本,覺得自己的發言攸關國家存亡(或是自己的名譽存亡),忽略了在網路上的討論,大部分幾個月之後就會被忘光光。

3.調節情緒:很多的時候我們藉由關注和討論社會議題,終於可以逃避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議題(你也有「逃離」症候群嗎?)。透過指責安樂死的規定(然後什麼具體的行為也沒做)、在鍵盤上面大聲說要抵制黑心食品、在鄭捷槍決之後大聲地喊「法務部長、中華民國萬歲!」、在地震的時候跑到炎亞綸的臉書上面留言,我們終於可以忘記,那些沒交的報告、拖延的工作、分手的女友、以及好久沒有關心過的家人。

責怪受害者效應-02

相反的聲音:換個角度想,還有沒有別的可能?

不過,近年來的網路討論已經形成了另一外種趨勢,當一個聲音被過度強調的時候,另外一個不同角度的聲音也會冒出來(死刑存廢核四議題輔導受刑人的倫理等等)。鬼島湊熱鬧的文化,同時也有一個解藥是,我們亞洲人相較於西方人,更容易注意到背景和脈絡的影響,運用整體的思考(holistic-thinking)[17-19]。

雖然,根據基本歸因偏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FAE)[20],當一個人做出某些行為的時候(參加八仙樂園的 party、說下雨導致地震、說一句「然後他就死掉了」),我們很容易覺得那是他這個人「本來就是這樣」(他們大概都是玩咖吧、腦袋有洞吧、部長是沒有同理心的人吧?),而忽略了情境的因素。

不過,當事件發酵一陣子之後,我們也會開始注意到「這個人」以外的問題:

八仙塵爆:如果去年這個時候正妹約我去八仙 party ,我會去嗎?

「然後他就死掉了」:就算前部長說話欠周詳,那我們可以用「拉肩帶」來調侃她嗎?

Selina離婚:雖然大家都很錯愕,但是什麼是一個「好的妻子」的角色?豬哥亮和謝金燕的劇碼我們都很清楚,可是在那背後,是不也隱含了我們對於一個家、一個父親的職責、有一種特定的期待 [21, 22]?而在我們談論這些的時候,我們真正了解這裡面所有的當事人嗎?

網路討論的「心」可能

當一個社會事件發生,我們很容易只根據片面的訊息,就用基模腦補所有可能的情景,然後隨著後續的事件爆發,逐步的驗證自己的預言。我們在社會事件裡面湊熱鬧、當英雄、找樂趣,藉由遙遠的祈福、鍵盤的伸張正義,來忘記自己切身的議題。為了保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僵化的思考,我們選擇相信「壞事只會發生在壞人身上」、「殺人本來就該償命」,任「責怪受害者效應」(victim blaming)[23] 與「行為者-觀察者偏誤」(Actor-Observer Bias)[24] 發酵,覺得他們都是罪有應得,惡人惡報。因為在我們的心裡面,有一個公平世界假設(belief in a just world)[25, 26]:如果有一個人發生了不好的事,那麼這個人可能也好不到哪裡去。就這樣,我們終於可以安心的覺得:「沒關係我是好人,所以壞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但網路從來就不會只有一種聲音,當潮水退了,很多沒有穿褲子的人也會慢慢跑出來,於是我們開始選邊站、往支持論點靠攏極化(group polarization effect)[27]、區分內外團體(in / out group bias)等等 [28]。當我們開始發現在這些責怪當中的性別議題、開始看見文化和價值觀對我們的影響、開始注意到一件事情的發生並不是只有那個「當事人」,還有很多的情景脈絡需要被考慮。這樣的一種開始,就可能讓我們對被害者與加害者有更多的同理,也讓網路有一種「心」的可能性。

有一天你可能會發現,那些你在網路上被激發的情緒,往往都不是源自於事件本身,而是因為它勾起了許多過往你不公平的回憶。當你終於能夠從社會事件裡退出來,回頭看看自己,或許會看到,那些你一直都不願面對的恐懼

責怪受害者效應-01

註解

*當然有些人是比較了解才評論的,只是這些更為複雜的模式,需要投入更多的認知思考、努力的去理解和分辨問題(中央途徑,central route),但往往,情緒會跑在理性的前面(邊緣途徑,peripheral route ),尤其是你還有很多貼文要看的時候。

延伸閱讀與參考文獻

  • [1] Brewer, M.B., The Psychology of Prejudice: Ingroup Love and Outgroup Hat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9. 55(3): p. 429-444.
  • [2] Janoff-Bulman, R., C. Timko, and L.L. Carli, Cognitive biases in blaming the victi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5. 21(2): p. 161-177.
  • [3] Jones, E.E. and V.A. Harris, The attribution of attitud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67. 3(1): p. 1-24.
  • [4] Eiser, J. R.(1986)。Social Psychology: Attitudes, Cognition and Social Behaviou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5] T., G.、D., K.、E., N. R.(2005)。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Norton & Company。
  • [6] Aronson, E.、Wilson, T. D.、Akert, R. M.(2015)。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余伯泉、陳舜文、危芷芬與李茂興譯)(第8版)。台灣:揚智。
  • [7] 陈利 (2007)。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犯罪的特点[Characteristics of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crime]。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 01),頁 88-89。
  • [8] 赵桂芬 (2005)。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变态人格之关系探析[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Psychopath]。犯罪研究(2005年 06),頁 36-41。
  • [9] Kelley, H. H. (1950)。 The warm‐cold variable in first impressions of pers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18(4),頁 431-439。
  • [10] 廖國良、黃正魁、張仁俊、劉籹君 (2012)。 臺灣網路霸凌之實證研究[The Empirical Study of Cyberbully in Taiwan]。資訊與管理科學, 5(1),頁 31-55。
  • [11] 劉念肯 (2013)。 網路霸凌的特徵與課題。諮商與輔導(336),頁 2-3。
  • [12] Tversky, A.、Kahneman, D. (1973)。 Availability: A heuristic for judging frequency and probability。Cognitive psychology, 5(2),頁 207-232。
  • [13] Rosenthal, R.、Jacobson, L. F. (1968)。 Teacher expectations for the disadvantaged。Scientific American, 218(4),頁 19-23。
  • [14] Tolstedt, B. E.、Stokes, J. P. (1984)。 Self-disclosure, intimacy, and the depenetration proc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1),頁 84。
  • [15] 朱美瑰 (2008)。 網路犯罪新型態~看不見的拳頭:青少年網路霸凌現象初探。諮商與輔導(268),頁 6-10。
  • [16] 陆时莉 (2006)。 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社会控制的心理分析[Impact of Media violence on Juvenile Crime & Delinquency and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social Control]。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 04),頁 20-22+28。
  • [17] Masuda, T.、Nisbett, R. E. (2001)。 Attending holistically versus analytically: comparing the context sensitivity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5),頁 922。
  • [18] Miyamoto, Y.、Nisbett, R. E.、Masuda, T. (2006)。 Culture an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holistic versus analytic perceptual affordances。Psychological Science, 17(2),頁 113-119。
  • [19] Nisbett, R. E.、Peng, K.、Choi, I.、Norenzayan, A. (2001)。 Culture and systems of thought: holistic versus analytic cogni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108(2),頁 291。
  • [20] Tetlock, P. E. (1985)。 Accountability: A social check on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頁 227-236。
  • [21] 王行 (2013)。 失業單親爸爸生命敘事中的男性社會處境探究與再認識[A Narrative Inquiry for Unemployed Single Fathers: Life Stories that Represent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of Masculinity]。輔仁社會研究(3),頁 111-150。
  • [22] 董秀珠、楊連謙、林萬億 (2004)。 當丈夫不再為經濟的靠山時:夫妻間的權力與運作過程[The Marital Power Processes of Couples Which Husbands are Economically Dependent]。應用心理研究(24),頁 147-182。
  • [23] Janoff-Bulman, R.、Timko, C.、Carli, L. L. (1985)。 Cognitive biases in blaming the victim。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1(2),頁 161-177。
  • [24] Park, J.、Choi, I.、Cho, G. (2006)。 The actor-observer bias in beliefs of interpersonal insight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7(6),頁 630-642。 doi: 10.1177/0022022106290482
  • [25] Furnham, A. (2003)。 Belief in a just world: Research progress over the past decade。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4(5),頁 795-817。
  • [26] Lerner, M. J.(1980)。The belief in a just world。:Springer。
  • [27] Myers, D. G.、Lamm, H. (1975)。 The polarizing effect of group discussion。Am Sci, 63(3),頁 297-303。
  • [28] Sunstein, C.、Hastie, R.(2015)。破解團體迷思:如何把團隊變得更聰明,讓集體決策更有智慧?(Wiser: Getting Beyond Groupthink to Make Groups Smarter)(黃庭敏譯)。台灣:三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2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5
0

文字

分享

0
5
0
命救回來了,那生活呢?——燒燙傷復健
動眼神經
・2015/07/27 ・3064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56 ・八年級

民國104年6月27日八仙水上樂園發生粉塵爆炸,造成數百人燒燙傷,事件至今已滿月,多數傷患經過第一線的急救、加護病房的照護以及多次清創、植皮手術後,已脫離險境。傷患們被醫者從死神手中救出、生命癥狀穩定下來了,然後呢?

我們活著不只是因為有心跳、呼吸

接下來要被搶救的,是「功能」。
能隨心所欲、獨立自主地做所有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才能讓我們生活得有品質。近年亦有研究在呼籲應將燒燙傷的照護目標自「病患的存活率」轉移至「病患重回其生活」。因此,燒燙傷後的「功能性復原」正是復健治療致力的重點。

一般來說,燒傷病人的復原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四期:

  1. 急性照顧期:當發生燒燙送至加護病房時開始,經緊急處置、體液復甦,度過燒傷休克危險期,至生命徵象穩定,可以脫離加護照護之時期。此時急性期之復健治療已開始介入。
  2. 外科處置及術後期:病患移至非加護設施之病房,但仍需要持續清創或植皮手術,而傷口也開始逐漸癒合之階段。
  3. 復健期:住院病人完成外科處置,傷口持續癒合至痊癒出院後,會面臨疤痕增生攣縮的階段,因此仍需持續的復健治療。
  4. 重建期:已出院的燒燙傷病人,經歷臨疤痕增生階段,面臨疤痕攣縮、變形及功能受限之困擾,可能透過門診定期復健、尋求陽光基金會之協助或至診所、醫院尋求整形重建手術之階段。目標是能夠重回生活、重回社會。

生理復健會受到皮膚、肌肉骨骼、新陳代謝、神經……等相關併發症所影響,然而每個人的受傷區域、狀況、治療的反應與復原狀況不盡相同,以下列舉較為常見且對功能性復原具較關鍵影響之併發症。

皮膚相關併發症:

肥厚疤痕

疤痕約會在6~8個星期後形成,燒燙傷之後的肥厚疤痕增生可能同時造成生理與心理上的損傷,並導致長期的失能;這些疤痕不只不美觀,更可能造成之後的關節攣縮、變形,而預防及治療肥厚的增生疤痕為燒燙傷復健最重要的項目之一。研究顯示,嚴重的燒燙傷病患,其肥厚疤痕的發生率約為32%至67%。

預防與治療的方式包括將肢體擺位、利用副木固定或維持關節角度、按摩、以及壓力治療。燒燙傷患者常因劇烈疼痛而不敢活動身體,導致疤痕組織在增生過程中,因患者蜷曲身體或未有適度的活動,而出現疤痕攣縮的現象,若未及時提供適度的加壓、伸展,恐因此喪失肌膚等軟組織的延展性,影響後續復健治療以及未來肢體活動、行走等功能。

11659421_10207451575913826_5578829058168914752_n_Fotor
「副木」(Splint)是一種低溫成型的塑膠支架,職能治療師可依病人需要製成不同的形狀,並且直接在肢體上塑形。(credit: 林易萱)

體溫調節異常

燒燙傷的皮膚區域沒有汗腺,而植皮的區域和限密度則會降低。那麼燒燙傷的病人如何調節體溫呢?與健康人相比,燒燙傷患者的健康肌膚處,流汗的速率會增加,以維持他們的耐熱程度。而燒燙傷總表面積(TBSA of burn, total body surface area)超過 40%者,在高溫的環境下運動時,會有顯著高於常人的體溫及心跳。

由於燒燙傷的患者體溫調節的功能可能受損,因此在復健或者是運動過程中,須特別注意衣著、環境的溫度是否過高、心跳是否過快等,安排適時的休息以降低體溫,好避免二度傷害。

2009web_076
燒燙傷總表面積(TBSA of burn, total body surface area)計算方式

感覺異常

搔癢(Pruritus)是嚴重燒燙傷患者恢復後,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傷口癒合處亦可能出現麻、感覺異常等狀況。若是有病發神經病變,也可能有感覺喪失的問題產生。

治療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按摩、電療(經皮神經電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等。 而由於感覺較不敏銳,建議患者在洗澡時先以未受傷的肌膚測試水溫,避免再度燙傷。

肌肉骨骼相關併發症:

關節攣縮、變形

在傷勢嚴重無法活動、必須久臥病床的情況下,往往會出現攣縮的問題。而攣縮正是嚴重燒燙傷中最常見、臨床上最顯著的併發症,可能會導致關節活動度的限制、關節或肢體的攣縮、變形。

我們可以藉由及早開始的擺位、職能治療師量身定做的副木、壓力衣以及關節運動來預防攣縮。燒燙傷後的運動有許多種形式,且不只對付關節攣縮有效,再增加肌力、耐力以及生活功能上都有很大的助益。

47824255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組組長林睿騏提供

喝水也是復健?想像也能復健?

病情穩定後病人可能會轉至復健科病房,專注為未來的獨立生活長期抗戰。復健醫療團隊會以個案為中心設計專屬的復健治療計畫,因此每個人所做的復健內容可能不盡相同。

復健運動與治療性活動是燒燙傷復健中十分重要的一環。運動不僅可維持關節的活動度、避免攣縮發生,同時能促進血液循環、減低水腫、增進造血功能,使病患能保持體能狀況、增強病患痊癒的能力。

  1. 被動關節活動(passive range of motion, PROM):在急性期,患者還無法自主移動肢體時,由他人協助做關節活動,避免因為太久沒活動而使關節可活動的角度下降。注意家屬須在治療師測量過關節角度並且教導過後再協助。
  2. 主動關節活動(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患者主動活動各個關節。
  3. 肌肉等長收縮運動(isometric exercise):讓患者主動做出肌肉收縮但不移動肢體的活動,如:平躺在床上時雙腿用力伸直。
  4. 阻抗運動(Resistance exercise):需對抗阻力的運動,例如一般我們所說的重訓。在做此類運動時務必遵守物理治療師的醫囑,循序漸進地做運動。
  5. 日常生活活動:許多家屬都會因為希望患者好好養病而幫他們打理好所有事情,但這樣真的好嗎?事實上,讓患者自己執行在他們能力範圍內的日常生活活動,例如:拿水喝、穿外套、吃飯等,不僅是在自然的情境下活動關節、對未來獨立生活做準備,更能同時建立患者對生活的掌控感與自信心。
  6. 動作想像:近年來,動作想像在復健與運動科學界發燒,亦有研究證實讓燒燙傷患者想像特定作動、想像皮膚與動作的知覺,可促進動作復原。

A-layout_w
(Credit: 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

看不見的傷,也需要復健

傷口痊癒出院後,心理所受的創傷可能還未能痊癒,而一般大眾不全然能理解、接受他們回歸正常的生活,因此導致不少患者在社會生活上較為退縮。因此對燒燙傷病患的完整復健計劃,應包括了住院期及出院以後動作、生活功能之復健及心理復健。

心理上的復原可能受到疼痛、心理疾病(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憂鬱症等)、自我形象、睡眠障礙、燒燙傷的污名化等因素影響。然而,個人的心理素質、社會與家庭的支持、教育及事業的成就皆可能影響最後的復原成果。

在度過危險期後,傷燙傷患者經專業的復健團隊協助,建立燒燙傷病患對復健的正確觀念,早期執行復健計劃,並持之以恆,期待患者能在傷口痊癒後,保有動作功能、拾回生活方式,早日回到社會與生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參考資料:

  1. Esselman, P. C., Thombs, B. D., Magyar-Russell, G., & Fauerbach, J. A. (2006). Burn rehabilitation: state of the sci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 rehabilitation85(4), 383-413.
  2. Holavanahalli, R. K., Helm, P. A., & Kowalske, K. J. (2015). Long-Term Outcomes in Patients Surviving Large Burns: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Journal of burn care & research: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Burn Association.
  3. Guillot, A., Lebon, F., Vernay, M., Girbon, J. P., Doyon, J., & Collet, C. (2009). Effect of motor imagery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burn patients. Journal of burn care & research30(4), 686-693.
  4. Stoddard, F. J., Ryan, C. M., & Schneider, J. C. (2014). Physical and psychiatric recovery from burns. Surg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94(4), 863-878.

特別感謝: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 張自強

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職能治療組長 張瑞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動眼神經
7 篇文章 ・ 1 位粉絲
曾經的泛科實習生S編,現在的動眼神經。 大叔魂少女心,說走就走的效率姐。喜歡接觸新事物,有一點資訊焦慮症;喜歡把想法化為文字,相信文字的力量能夠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塵爆效應:為何傷這麼大,還要繼續罵?
海苔熊
・2015/06/30 ・2976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514 ・六年級

source: Source: Joshua Earle/Unsplash

八仙塵爆發生至今,網路上開始出現一些討論,其中有一部分是責難傷者,像是「如果是我,才不會去參加這種活動,根本玩命!」、「主辦單位沒腦、參加的人更沒腦!」等等,另一部分則是家屬質疑醫療、責怪救人不力。雖然,大多數這類的留言下面就會有其他人回應,希望留言者能將心比心,畢竟已經傷這麼大,我們需要的不是罵,而是互相同理(同理不等於同情,也不等於認同,你可以試著了解對方的感受,但不一定要認同他們的行為)。

只是,為什麼這些塵爆酸民要責難傷者?為什麼家屬明明知道警消醫護都很用心、好幾夜沒闔眼了,還要怪他們第一時間處置不當?真的只是他們沒有同理心嗎?還是他們可以從責難中獲得什麼?

責怪受害者效應

或許有很多理由,但如果從內外團體(in-group / out-group)的角度來看,我們經常會覺得自己的團體(學校、朋友群、性別、年齡群)比較好,其他團體比較糟,這就是「外團體貶損效應」(Outgroup derogation)[1]。例如,有些人會覺得「怎麼會去參加這種活動!」、「還好我不是Party咖」「像我就一定不會去……」,是因為這樣想能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

這就是典型的「責怪受害者」(victim blaming)心態[2]。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根據基本歸因偏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3]我們會傾向將事情發生的原因歸因於受害者本身,認為那是他們自己的特質(沒有科學常識、不愛惜生命等等)造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樣想有什麼好處呢?它可以維繫我們心中的「公平世界信念」(Just-world belief)[4-6]。我們大多數人對世界都抱持著一種「好人有好報,壞人有壞報」的想法,可是今天的受害者是跟你一樣的年輕人,這樣一來,我們的信念就受到挑戰了。於是你告訴自己:或許「他們」跟我不同,我才不會去參加這樣的活動!

只要這樣想,你就可以成功地把可能的傷害跟自己區隔開來了,獲得控制感和心理上的安全感。只是,在做這樣區隔的同時,你也一併區隔了人們最珍貴的兩種情感,同理和愛。

家屬責怪醫護,可能只是一種悲傷反應

此外,基本歸因偏誤同樣也發生在傷者家屬上,他們會傾向怪罪第一線的醫師、送診的病院以及急救人員,因為把病患的傷勢與不治歸咎於「鮮明而具體」的個人疏失(儘管可能根本沒有疏失),比起歸咎於抽象而飄渺的「政府放任醫療體系的崩壞」、「護理人力的流失」、「燒燙傷公式」更為容易。再加上家屬們都在走過嚴峻的悲傷與等待轉院的焦急過程,各種情緒、複雜與失落,更難讓他們好好靜下來理性地去想,或為第一線奮戰的醫療人員著想。

這些攻擊性的語言如「要不是當初送錯醫院」、「都是你們害我的孩子……」,很可能只是Kuber Ross指出的悲傷心理反應:「討價還價」或「憤怒」[9]。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同諮商心理師葉北辰所說:「些說法並不是針對我們(醫護人員),而是來自於家屬的內在世界,他們的悲傷反應,他們的焦慮、憤怒、無語問蒼天!我們不用認同他們的負向言語,只需要看到這些對我們很有傷害性的語言,其實來自於家屬自己的受傷。」(引自:家屬的「送錯醫院說」也可能是一種悲傷反應

媒體渲染與後見之明

這事件也反應了其它的心理現象,例如為什麼有些人總是事後才諸葛?在心理學上稱為「後見之明的偏誤」(hindsight bias)[7],人們習慣總是在事後才說「我早就知道了!」

最後,部分媒體也用煽動的手法滿足我們滑臉書的三大需求[8]:

  • 「情緒宣洩」: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在新聞下留言互罵、或罵媒體,有些只是藉機宣洩平常生活中對於其他事件的不滿與壓力(當然也有些的確是就事論事)。
  • 「尋求刺激」:這也是為什麼媒體習慣貼爆炸、重傷的畫面賺點擊率,因為這真的會讓想尋求刺激的人想點下去看。
  • 「扮演英雄」:當媒體渲染「傷者責怪醫療」時,很多人會跳出來叫不公平、或替辛苦的醫療人員說話(不過,這些問題的確需要被討論、被正視)。

姑且不論這些閱聽人、留言者行為背後的動機或對錯,媒體很精密的利用了人的心理需求,賺到點擊與討論數──但這些,卻可能是踩在傷者的疼痛上,並激起更多的憤怒。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片來源:http://s.wsj.net/public/resources/images/BN-BL067_020914_J_20140209155331.jpg

綠豆薏仁的溫暖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變得更難過了起來。索性起身去巷口買綠豆薏仁冰。老闆娘一邊看著新聞轉播一邊問我:「你會去這種活動嗎?」

她一問完,我心想,老闆娘的問題根本早就預設好了答案,我只要說出「我才不會去」,她就會接「聰明!他們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太衝動了!」或是「對阿,這種活動不去比較好」之類的。

但我真的仔細的想了一下,選擇這樣回答:「不一定耶,看有沒有人約吧。如果朋友邀、我腹肌又練好的話,可能還是會去吧。」這是我悶心自問最真誠的回答(畢竟我事前真的不知道塵爆的相關資訊,我相信一些人也是透過這次事件才更清楚的。),我心想等等可能要承受老闆娘的奚落「你怎麼一點常識都沒有阿」之類的,沒想到老闆娘說了一句讓十億人都驚呆的話!

老闆娘:「也是,很多事都很難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去的路上,我心裡升起一股小小的感動,因為她能同理我的同理。

我突然想起來,從前上社會心理學的時候,也是絕望地認為心理學只負責解釋,不負責解決的時候,當時的系主任跟我說了一段話:「其實還是有解的。減少外團體貶損、基本歸因謬誤的重要方法,就是把對方,也劃進『我們』的團體裡。我們都是人,挑戰這些偏誤不容易,但並不表示不可能。

醫療、傷者、家屬、甚至承租場地的八仙經理與彩色趴的活動主辦人,都是島上的一份子,我們都可能犯錯,也都不希望這樣的悲劇發生。

在這次的事件中我也印證了她的話:劃進「我們」,不容易,不代表不可能。在這個人稱「集體失憶」的鬼島上,其實很多事情逐漸在悄悄地轉變中。從去年到今年發生這麼多重大傷害事件,媒體無止盡的煽動報導依舊[8],儘管還是有些人在責備傷者、醫療人員、救災人員、政府政策,但還是有很大一群人,在提醒不要分享血腥畫面、在幫忙集氣、提供協助,還是有很多人跳出來,請大家停止責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這麼重的傷害之後,我們還是能看到很多的愛,很多的希望。

或許,在這個時間點我們能做的有限,但是只要我們能用更多的柔軟和關懷,不去責難醫療、不去責怪傷者、甚至也同理家屬被情緒所覆蓋,這些難以承受的沈重就能漸漸被紓緩下來。

雖然,這可能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

我一直記得一個燒傷的孩子跟我說的一句話:「以前,我一直以為我是一個人。在傷害發生之後,我覺得全世界都背棄了我,很想乾脆去死一死。可是,你的出現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雖然很多事情已經不能改變,很多傷痕已經在那邊,但我發現,我不是一個人。光是這樣,就讓我更有勇氣,繼續咬著牙撐著,走下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

  1. Brewer, M.B., The Psychology of Prejudice: Ingroup Love and Outgroup Hat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9. 55(3): p. 429-444.
  2. Janoff-Bulman, R., C. Timko, and L.L. Carli, Cognitive biases in blaming the victi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5. 21(2): p. 161-177.
  3. Jones, E.E. and V.A. Harris, The attribution of attitud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67. 3(1): p. 1-24.
  4. Lerner, M.J. and D.T. Miller, Just world research and the attribution process: Looking back and ahead.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8. 85(5): p. 1030.
  5. Hafer, C.L. and L. Begu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just-world theory: problems,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challeng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5. 131(1): p. 128.
  6. Furnham, A., Belief in a just world: Research progress over the past decad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3. 34(5): p. 795-817.
  7. Tversky, A. and D. Kahneman, Availability: A heuristic for judging frequency and probability. Cognitive psychology, 1973. 5(2): p. 207-232.
  8. 陆时莉, 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社会控制的心理分析.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6(2006年 04): p. 20-22+8.
  9. Kübler-Ross, E., On Death and Dying. 1969, New York: Macmillan.

*基於保密原則,本案例經改寫與模糊,並不反映某一特定個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2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那些媒體教我的事:從八仙塵爆到獸醫自戕,我們學會了什麼?
海苔熊
・2016/06/27 ・6301字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SR值 541 ・八年級

2015年台灣八仙樂園彩色派對
2015年八仙塵爆發生前的彩色粉塵派對。圖/由Jrs1203 – 自己的作品,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wikipedia

本文由圖文不符贊助,泛科學規劃執行

一年前,一場狂歡塵爆,讓「八仙」這兩個字成為許多人心裡面的恐懼點。當時網路上的討論中有一部分是責難傷者,像是「如果是我,才不會去參加這種活動,根本玩命!」、「主辦單位沒腦、參加的人更沒腦!」等等,另一部分則是家屬質疑醫療、責怪救人不力。

只是,為什麼這些塵爆酸民要責難傷者?真的只是他們沒有同理心嗎?還是他們可以從責難中獲得什麼?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內外團體(in-group / out-group)的角度來看,我們經常會覺得自己的團體(學校、朋友群、性別、年齡群)比較好,而產生「外團體貶損效應」(Outgroup derogation)[1]。例如覺得「怎麼會去參加這種活動!」、「還好我不是 Party 咖」「像我就一定不會去……」,是因為這樣想能感覺到自己是安全的。

這就是典型的「責怪受害者」(victim blaming)心態[2]。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根據基本歸因偏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3] 我們會傾向將事情發生的原因歸因於受害者本身,認為那是他們自己的特質(沒有科學常識、不愛惜生命等等)造成。只要這樣想,你就可以成功地把可能的傷害跟自己區隔開來了,獲得控制感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只是,在做這樣區隔的同時,你也一併區隔了人們最珍貴的兩種情感,同理和愛。

今年三月,小燈泡事件母親的超級理性,也引來了大家不同的聲音。五月初,鄭捷的槍決重新點燃了死刑存廢的議題。接著是謝金燕與豬哥亮動保園長簡稚澄吞藥自殺,甚至到近日華航空服員的罷工企業工會疑自導自演等等的新聞佔據了版面,不論事實如何,我們了解的多或少*,這些不同的新聞事件當中的一個共同點就是:我們習慣性的評論或責怪當事人,然後在臉書上的討論串,各據一方筆戰起來──儘管我們從未跟當事人說過一句話。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哪來的信心?

基模:看到黑影就開槍的那隻手

frustrated-1174084_640

為什麼我們在網路上總是可以不知道別人的背景就謾罵?搞的好像已經認識這個人很久一樣?根據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與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on)的理論 [4, 5],我們對於三姊弟布丁「美女」獸醫前總統馬英九,都會有一組相關的印象(impression)──不論我們是否真的「認識」他們。

這就是傳說中的基模(Schema),也就是什麼人該長什麼樣子、做什麼(颱風天就是要泛舟阿)、到那裡會發生哪些事情。

舉凡進入加油站要加好加滿(事件)、 去當檳榔西施的人通常也很隨便(人物)、遊樂區的公共廁所一定很髒(地點),儘管這些不一定是正確的,我們還是選擇如此相信,因為我們都是「日常生活當中的理論家」[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些鄉民會看到黑影就開槍,看到一個人隨機殺人,就說他有反社會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7, 8],到監獄當志工一兩次就覺得受刑人「眼神冷血」,看到有高中生買手機送給小模,就忠告「投資基金有賺有賠,投資婊子有去無回」,當然,我能夠理解其中有些人只是抱著好玩的心情,問題是他們根本都不認識這些當事人,究竟是倚靠著「什麼」能夠做出這樣的評價與標籤?更何況,很多人是在討論串的後半才加入戰局,他們如何很快的就可以對這個人形成一種假設?

半個世紀前社會心理學家 Kelly 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 [9],他請一個嘉賓來兩個班上做 20 分鐘演講,內容完全相同,但──

  • 其中一個班級,事先被告知講者是冷漠、批判、實際與果斷的人
  • 另外一個班級,事先被告知講者是有熱忱、認真、批判、實際、與果斷的人

結果發現第二個班級的學生,明顯比第一個班級更認為那演講者幽默風趣、而且評價也比較好──儘管他們才認識講者二十分鐘。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可以當鍵盤法官,透過幾秒鐘的新聞或是網路評論,就快速對某一個人進行網路霸凌 [10, 11]。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鬼島失憶症:在一個獸醫死了之後

那麼,為什麼只要有隨機割喉殺人,大家搭捷運就會很小心研讀圖文不符的防身術,幾個月之後還是照常搭捷運滑手機?為什麼有些人要等到一個獸醫服藥自殺以後,才開始重新關心和討論安樂死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活在一個失憶的島上?

其實,基模很容易受最近發生的事情影響,因為它在記憶中比較「容易被讀取到」(可得性捷思法,Availability: A heuristic),如果你正在滑手機看到鄭捷被槍決的新聞,此時公車上看到一個人哇哇瓜啦大叫,你就比較有可能認為他也是精神有問題;但倘若你剛剛看到路邊有幾個喝醉的人倒在紙箱上面睡覺,你就比較可能會推斷這個哇哇叫的男人只是喝醉了 [12]。

同樣的情況會發生在網路上面的留言。

例如前幾天總統馬英九卸任的時候拍了一則短片,影片中他自我解嘲了一下之後(寶寶不是鹿茸,但寶寶不說),回顧了這幾年網友說他做得不錯的政績,引發了下面許多「人將卸任,不忍苛責」的留言:「哎呀,他這幾年也算做得不錯啦,至少改善了兩岸關係」、「最後一刻總算知道要如何跟網友溝通」、「八年以來辛苦了⋯⋯」,這裡面甚至可能有些人,過去半年內罵過馬英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發現了嗎?我們的島民不是擅長失憶,只是容易受到最近的事情促發(Priming),影片的內容、前人的留言、最近發生的事件,都可能影響我們對一個人的觀點。

自我驗證預言:反正這些人就是這樣,嗎?

等等,你說他下台了,我們對他的評價會變得稍微好一點,但我是覺得他根本就是卸任之前才在裝萌嘛!他說的那些政績也只是選擇一些好的留言貼上來而已,根本就沒有代表性啊!

的確,態度要改變並不容易,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對馬英九產生一個「水母腦、耳朵長毛」的印象,覺得他事情都處理不好又沒 guts,那麼以後的每一件他所做的事情,你都覺得他只是在秀下限(你可以想像蔡正元最近結婚的例子)。

這就是江湖上人人稱畏的自我驗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當一個老師被告知他們班的學生是「有潛力的學生」的時候,他們對學生也比較耐心,而這些學生因年後的智力測驗進步程度也比別班多——儘管事實上,每班的學生一開始的程度並沒有差別 [13]。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然,這並不是說不要中了這招,就再也沒有翻身的餘地,相信有些一開始嗆參去年八仙樂園 party「活該死好」的人,在看了結痂週記以後有一些不同的感覺。自我驗證語言有一個限制是:當我們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注意力去認識這個人,那麼我們對他的想法也會有一些改變。

我記得剛到彰師大唸書的時候,有一個學姊長得很像我過去的一個仇人,光是看到她我就覺得不舒服,也覺得她很沒禮貌,在系上遇到都不會打招呼。如果根據自我驗證語言,因為我也不跟她打招呼,她也會覺得我沒禮貌,然後我們會這樣越來越討厭彼此,最後我就會證實:這個學姐果然就是討人厭的人。

但劇情並沒有這樣發展。有一天我去學校參加工作坊,學姐親切的過來跟我打招呼(那時我心裡還OS:不要再假肖了);後來好多次討論或者是報告,她都蠻有耐心的解釋,也說了一些她自己的個人經歷(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14],我突然發現,眼前這個我很討厭的學姐的形象,其實只是我過往經驗的投射(Projection),並不是她真正的樣子。

透過更多時間的相處,進入一個人的生命故事,仔細的閱讀這些八仙塵爆的傷者如何含著眼淚走過這一年,又是多辛苦、多後悔的復健,許多人可以漸漸改變當初「應該死好」、「都是夜店咖吧?」的觀點,走出自我驗證的預言及刻板印象的基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時候討論議題,只是為了逃離自己

當網路文化帶給我們某些痛苦的時候,也可以想一下,我們是否在這些痛苦裡面享受了某些「好處」?其實,大多數網路上面的討論和鄉民湊熱鬧 [15],目的只是為了下面三個 [16]:

1.尋求刺激:看一些車禍、吵架、獵奇的影片,一邊罵台灣記者平均智商只有 30,把麥克風塞到地震災民的嘴巴前面,一邊卻看得津津有味。

2.扮演英雄:發現自己的留言獲得很多的按讚支持,或是發現有人和自己對戰起來,就立刻正襟危坐打起鍵盤副本,覺得自己的發言攸關國家存亡(或是自己的名譽存亡),忽略了在網路上的討論,大部分幾個月之後就會被忘光光。

3.調節情緒:很多的時候我們藉由關注和討論社會議題,終於可以逃避對自己來說真正重要的議題(你也有「逃離」症候群嗎?)。透過指責安樂死的規定(然後什麼具體的行為也沒做)、在鍵盤上面大聲說要抵制黑心食品、在鄭捷槍決之後大聲地喊「法務部長、中華民國萬歲!」、在地震的時候跑到炎亞綸的臉書上面留言,我們終於可以忘記,那些沒交的報告、拖延的工作、分手的女友、以及好久沒有關心過的家人。

責怪受害者效應-02

相反的聲音:換個角度想,還有沒有別的可能?

不過,近年來的網路討論已經形成了另一外種趨勢,當一個聲音被過度強調的時候,另外一個不同角度的聲音也會冒出來(死刑存廢核四議題輔導受刑人的倫理等等)。鬼島湊熱鬧的文化,同時也有一個解藥是,我們亞洲人相較於西方人,更容易注意到背景和脈絡的影響,運用整體的思考(holistic-thinking)[17-19]。

雖然,根據基本歸因偏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FAE)[20],當一個人做出某些行為的時候(參加八仙樂園的 party、說下雨導致地震、說一句「然後他就死掉了」),我們很容易覺得那是他這個人「本來就是這樣」(他們大概都是玩咖吧、腦袋有洞吧、部長是沒有同理心的人吧?),而忽略了情境的因素。

不過,當事件發酵一陣子之後,我們也會開始注意到「這個人」以外的問題:

八仙塵爆:如果去年這個時候正妹約我去八仙 party ,我會去嗎?

「然後他就死掉了」:就算前部長說話欠周詳,那我們可以用「拉肩帶」來調侃她嗎?

Selina離婚:雖然大家都很錯愕,但是什麼是一個「好的妻子」的角色?豬哥亮和謝金燕的劇碼我們都很清楚,可是在那背後,是不也隱含了我們對於一個家、一個父親的職責、有一種特定的期待 [21, 22]?而在我們談論這些的時候,我們真正了解這裡面所有的當事人嗎?

網路討論的「心」可能

當一個社會事件發生,我們很容易只根據片面的訊息,就用基模腦補所有可能的情景,然後隨著後續的事件爆發,逐步的驗證自己的預言。我們在社會事件裡面湊熱鬧、當英雄、找樂趣,藉由遙遠的祈福、鍵盤的伸張正義,來忘記自己切身的議題。為了保護自己脆弱的自尊、僵化的思考,我們選擇相信「壞事只會發生在壞人身上」、「殺人本來就該償命」,任「責怪受害者效應」(victim blaming)[23] 與「行為者-觀察者偏誤」(Actor-Observer Bias)[24] 發酵,覺得他們都是罪有應得,惡人惡報。因為在我們的心裡面,有一個公平世界假設(belief in a just world)[25, 26]:如果有一個人發生了不好的事,那麼這個人可能也好不到哪裡去。就這樣,我們終於可以安心的覺得:「沒關係我是好人,所以壞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但網路從來就不會只有一種聲音,當潮水退了,很多沒有穿褲子的人也會慢慢跑出來,於是我們開始選邊站、往支持論點靠攏極化(group polarization effect)[27]、區分內外團體(in / out group bias)等等 [28]。當我們開始發現在這些責怪當中的性別議題、開始看見文化和價值觀對我們的影響、開始注意到一件事情的發生並不是只有那個「當事人」,還有很多的情景脈絡需要被考慮。這樣的一種開始,就可能讓我們對被害者與加害者有更多的同理,也讓網路有一種「心」的可能性。

有一天你可能會發現,那些你在網路上被激發的情緒,往往都不是源自於事件本身,而是因為它勾起了許多過往你不公平的回憶。當你終於能夠從社會事件裡退出來,回頭看看自己,或許會看到,那些你一直都不願面對的恐懼

責怪受害者效應-01

註解

*當然有些人是比較了解才評論的,只是這些更為複雜的模式,需要投入更多的認知思考、努力的去理解和分辨問題(中央途徑,central route),但往往,情緒會跑在理性的前面(邊緣途徑,peripheral route ),尤其是你還有很多貼文要看的時候。

延伸閱讀與參考文獻

  • [1] Brewer, M.B., The Psychology of Prejudice: Ingroup Love and Outgroup Hat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99. 55(3): p. 429-444.
  • [2] Janoff-Bulman, R., C. Timko, and L.L. Carli, Cognitive biases in blaming the victi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5. 21(2): p. 161-177.
  • [3] Jones, E.E. and V.A. Harris, The attribution of attitud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67. 3(1): p. 1-24.
  • [4] Eiser, J. R.(1986)。Social Psychology: Attitudes, Cognition and Social Behaviou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5] T., G.、D., K.、E., N. R.(2005)。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Norton & Company。
  • [6] Aronson, E.、Wilson, T. D.、Akert, R. M.(2015)。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余伯泉、陳舜文、危芷芬與李茂興譯)(第8版)。台灣:揚智。
  • [7] 陈利 (2007)。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犯罪的特点[Characteristics of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crime]。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 01),頁 88-89。
  • [8] 赵桂芬 (2005)。 反社会人格障碍与变态人格之关系探析[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Psychopath]。犯罪研究(2005年 06),頁 36-41。
  • [9] Kelley, H. H. (1950)。 The warm‐cold variable in first impressions of pers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18(4),頁 431-439。
  • [10] 廖國良、黃正魁、張仁俊、劉籹君 (2012)。 臺灣網路霸凌之實證研究[The Empirical Study of Cyberbully in Taiwan]。資訊與管理科學, 5(1),頁 31-55。
  • [11] 劉念肯 (2013)。 網路霸凌的特徵與課題。諮商與輔導(336),頁 2-3。
  • [12] Tversky, A.、Kahneman, D. (1973)。 Availability: A heuristic for judging frequency and probability。Cognitive psychology, 5(2),頁 207-232。
  • [13] Rosenthal, R.、Jacobson, L. F. (1968)。 Teacher expectations for the disadvantaged。Scientific American, 218(4),頁 19-23。
  • [14] Tolstedt, B. E.、Stokes, J. P. (1984)。 Self-disclosure, intimacy, and the depenetration proc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1),頁 84。
  • [15] 朱美瑰 (2008)。 網路犯罪新型態~看不見的拳頭:青少年網路霸凌現象初探。諮商與輔導(268),頁 6-10。
  • [16] 陆时莉 (2006)。 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社会控制的心理分析[Impact of Media violence on Juvenile Crime & Delinquency and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social Control]。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 04),頁 20-22+28。
  • [17] Masuda, T.、Nisbett, R. E. (2001)。 Attending holistically versus analytically: comparing the context sensitivity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5),頁 922。
  • [18] Miyamoto, Y.、Nisbett, R. E.、Masuda, T. (2006)。 Culture an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holistic versus analytic perceptual affordances。Psychological Science, 17(2),頁 113-119。
  • [19] Nisbett, R. E.、Peng, K.、Choi, I.、Norenzayan, A. (2001)。 Culture and systems of thought: holistic versus analytic cogni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108(2),頁 291。
  • [20] Tetlock, P. E. (1985)。 Accountability: A social check on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頁 227-236。
  • [21] 王行 (2013)。 失業單親爸爸生命敘事中的男性社會處境探究與再認識[A Narrative Inquiry for Unemployed Single Fathers: Life Stories that Represent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of Masculinity]。輔仁社會研究(3),頁 111-150。
  • [22] 董秀珠、楊連謙、林萬億 (2004)。 當丈夫不再為經濟的靠山時:夫妻間的權力與運作過程[The Marital Power Processes of Couples Which Husbands are Economically Dependent]。應用心理研究(24),頁 147-182。
  • [23] Janoff-Bulman, R.、Timko, C.、Carli, L. L. (1985)。 Cognitive biases in blaming the victim。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1(2),頁 161-177。
  • [24] Park, J.、Choi, I.、Cho, G. (2006)。 The actor-observer bias in beliefs of interpersonal insights。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7(6),頁 630-642。 doi: 10.1177/0022022106290482
  • [25] Furnham, A. (2003)。 Belief in a just world: Research progress over the past decade。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4(5),頁 795-817。
  • [26] Lerner, M. J.(1980)。The belief in a just world。:Springer。
  • [27] Myers, D. G.、Lamm, H. (1975)。 The polarizing effect of group discussion。Am Sci, 63(3),頁 297-303。
  • [28] Sunstein, C.、Hastie, R.(2015)。破解團體迷思:如何把團隊變得更聰明,讓集體決策更有智慧?(Wiser: Getting Beyond Groupthink to Make Groups Smarter)(黃庭敏譯)。台灣:三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海苔熊
70 篇文章 ・ 472 位粉絲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這個平台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網的夥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 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遠距離戀愛的可能性,與不安全依戀者在網誌或書寫中所透露出的訊息。 P.s.照片中是我的設計師好友Joy et Josép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