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夏_96
羅夏
52 篇文章・ 892 位粉絲
同樣的墨跡,每個人都看到不同的意象,也都呈現不同心理狀態。人生也是如此,沒有一人會體驗和看到一樣的事物。因此分享我認為有趣、有價值的科學文章也許能給他人新的靈感和體悟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熱門文章 > 由舊到新

・2021/08/04
冬季,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萬物休眠的季節,因動植物的活動在此時會大幅降低。面對寒冷的天氣和食物的短缺,不少動物的因應策略便是「冬眠」。但對於無法冬眠的動物,牠們又該如何應對冬季呢?近期的研究就顯示,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高原鼠兔發展出一種讓人不敢恭維的過冬絕招!
・2021/05/17
染髮劑的發明讓生活中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髮色,但是天然的髮色其實只有 4 種,其中以紅色最為少見。有聽說過紅髮的人比較難麻醉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1/03/22
最近在 Facebook 火紅的「便當菜」中,你可以接受(甚至很愛?!)哪一樣?常常出沒於便當中的醃漬蔬菜,雖然很下飯,其高鈉含量卻對人的健康有隱患。爲什麽吃太鹹會讓人血壓高?在不違反倫理的原則下,科學家該如何研究特定成分攝取量與人體反應的相關性?
・2021/07/30
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每次到有水有石頭的地方,便會開始物色圓扁的石頭,好打水漂。然而,我們真的會打水漂嗎?可別小看這一顆顆小石子,打水漂的背後可是隱藏著許多科學原理呢!一起來看看要怎麼樣才能把水漂打得好吧!
・2021/06/10
疫情之下,大家被迫改變生活型態,居家上學上班的方式,讓我們在電腦和桌前久坐的時間變得更~長~~~ 大家都知道,維持運動習慣有利健康,但我們到底該運動多少時間,又該以什麽方式進行,才足以減少久坐對身體的傷害?
・2021/03/23
近年來,癌細胞的腫瘤微環境使得多種療法難以突破,因此科學家開始借助梭菌、沙門氏菌和李斯特菌攻陷癌細胞。
・2021/03/23
近年來,癌細胞的腫瘤微環境使得多種療法難以突破,因此科學家開始借助梭菌、沙門氏菌和李斯特菌攻陷癌細胞。
・2021/04/11
現在看來細菌打入體內來治療癌症,仍是很瘋狂的事情,或許未來,細菌療法可能成為癌症治療的標準程序。
・2021/01/29
生物的型態與外觀,也與所處的地理環境高度相關,針對這方面研究的學科被稱為生態地理學。從 19 世紀開始,不少動物學家都提出不同的地理環境會影響動物形態特徵的相關理論或法則。而 21 世紀因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氣候變遷,或許也會改變動物的型態。此時,這些 19 世紀的古典理論,也成為我們預測動物型態變化的參考。
・2021/01/06
學會運用大自然的資源當作藥物,並不是專屬於人類的技能,近期,來自中國與澳洲的聯合研究團隊更發現,中國的山麻雀(Passer cinnamomeus)會在鳥巢中放置中亞苦蒿(Artemisia verlotorum)的葉子,並藉此預防幼鳥被寄生蟲侵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