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昱
李柏昱
81 篇文章・ 2 位粉絲
成大都市計劃所研究生,現為防災科普小組編輯。喜歡的領域為地球科學、交通運輸與都市規劃,對於都市面臨的災害以及如何進行防災十分感興趣。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12/20
滯洪池可以調節洪水、延緩洪峰。李天浩教授指出,滯洪池是都市防洪的重要設施,但臺灣都市的土地取得成本昂貴,即使是公家用地或限建的公共設施預定地,也都不是理想的滯洪池設置地點,使得防洪成效不彰,鼓勵民間興建滯洪空間反而較可行。
・2014/12/15
從歷史文獻來進行「地震考古」,是非常有趣的工作。鄭世楠教授指出,文字史料中有關地震的描述,常流於紀錄者的主觀意識,而且多半是描述發生於人口稠密區的有感地震。另外,諸如史料保存、地名變動等問題,也是需要克服的挑戰。但不容否認的是,對於找尋活動斷層、地震預測而言,地震考古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014/12/15
人們一旦能掌控活動斷層的位置,便可藉由評估「地震危害度」來進行風險控管。具體而言,評估地震危害度,包含計算可能的地震規模、與震源距離、當地可能遭受到的地振動大小,以了解地震災害發生的潛在可能。在本專題中,鄭錦桐博士介紹定值法、機率法等兩種地震危害度的計算方法,以及說明如何將地震危害度運用於風險管理當中。
・2014/12/15
在地質學當中,尋找「活動斷層」是重要的研究主題,其目的就是要掌握最有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地方究竟在哪裡。陳文山教授指出,臺灣目前已得知的活動斷層有33條,但實際總數可能高達50至70條,而且目前能掌握活動週期的活動斷層,僅有池上、瑞穗、車籠埔等3條。人們能否確切知道活動斷層的位置,事關重大,但目前資訊仍相當有限,亟需政府重視。
・2014/08/30
2014年7月,臺灣遭逢今年第一個颱風,很幸運地麥德姆颱風移動相當快速,以20公里的時速橫掃臺灣後遠飆而去,未造成重大災情。然而仍不能掉以輕心,回顧過去幾年,幾乎每年臺灣都市輪流大淹水,未來因應氣候變遷,都市洪患的防治策略更急需重新調整,台大土木系的李天浩教授,便針對都市淹水防治策略,提出「三招加一招」的解決方案。
・2014/08/30
2014年高中特招的社會科試題中,出現清領初期來台的郁永河在台北的所見所聞。當年這位文人雅士信筆寫下的《裨海記遊》,竟在三百年後掀起一場台北湖成因的爭議,這場懸而未決的歷史地震謎團,仍待更多證據加以證實。
・2014/08/28
新加坡這個缺乏天然含水層與湖泊的小島國家,在過去五十年來利用各種創新手法來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問題,解決國家的用水安全威脅。新加坡的用水來自「國家的四個水龍頭」,包含在地水源(local catchment water)、高度淨化回收水(highly-purified reclaimed water, 又稱NEWater)、淡化水(desalinated water)以及輸入水(imported water)。
・2014/08/28
災難會產生贏家與輸家,過去的理論認為企業在面對災難時,脆弱性主要來自資本、勞力、市場與原料供給者的損失;災後各種原料供應、設備服務與水電系統的中斷,以及因為消費者傷亡、搬遷或是運輸系統受損而萎縮的市場,對於災後企業求生經常造成嚴重的打擊,中小企業面臨的情況更為險峻。
・2014/08/28
強化住宅建築的另一個好處,在於能大幅減少因龍捲風產生的瓦礫,當地面臨風速每秒60公尺以上的龍捲風侵襲是家常便飯,但全毀跟部分受損的建築所產生的殘骸數量相差很大。除此之外,新的建築標準要求住宅必須加強車庫大門,從過去龍捲風的受災經驗中,車庫是建築物最先被強風破壞的地方,進而導致整棟建築的崩解。新標準要求車庫門必須能抵抗每秒60公尺以上的強風,以保障建築結構的完整。
・2014/08/28
災難過後,受災區的經濟活動會如何轉移呢?假設某都會區蒙受災難侵襲,城內的公有與私人財產嚴重受損,當進行災後重建與復原時,來自各方的援助資金會大量湧入災區,推升災區對於重建相關行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