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很多環保人士與科學家常試圖將持續增加的氣候災難當成人們應該阻止全球暖化的理由,針對這樣的現象,科羅拉多大學的氣候分析員 Roger Pielke Jr.說道:「我從來不認為災難適合拿來呼籲大眾減少排放溫室氣體,所以我給IPCC比較高的分數。」
不過確實,IPCC的報告找到了一些值得去行動的理由,比如說,人類的作為可能造成了極端的氣溫與極端的降雨,然後按照一些氣候模型與物理去預測的話,這些現象可能會隨著溫室氣體的增加而越來越劇烈,其中也包括了颶風風速的增加、乾旱程度更嚴重、以及海平面的上升。但即使極端氣候事件增加,造成經濟損失的主因仍不是氣候災難本身,如前面所說,是由於有越來越多的人暴露在氣候災害的威脅之下。但無論如何,總是有一些事做了對我們不會不利,這份報告的其中一位作者Thomas Wilbanks說:「即使許多災難是未知的,我們還是可以而應該,去做一些事來預防。」報告中列出了幾項行動針對未來氣候變化的方案,諸如土地的適當利用、生態系統的管理、以及水資源分配和灌溉的系統。此報告的另一位作者,史丹佛大學的 Christopher Field表示這些上述作為可以在減少未來氣候變化風險的同時,讓人類活得更好,同時,IPCC的主席Rajendra Pachauri也希望這份報告所要傳達的訊息可以在28日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上被重視。
環保局表示,新北青年氣候論壇已邁入第四屆,今年更強化全球行動能量與國際視野,邀請多位國際產官學界專家參與暢談氣候行動實踐力,包括去年首次參與新北青年氣候論壇後,將再度來台的美國紐約荒野中心氣候行動主任 Jen Kretser,其獲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認可為「氣候教育和素養變革倡導者」,持續培養有潛力的青年成為氣候領袖,本次也將帶來全球青年氣候實踐行動的豐富經驗。
另外,論壇還將邀請強調社區永續及跨域人才培訓的日本 Glocal Center 主任 Hila Yamada、致力於建構永續生產與消費系統的韓國非營利組織 Hansalim 專案規劃 Park Ye-Jin、持續幫助在地社區提出應對氣候挑戰解決方案的馬拉威 Green Girls Platform 創辦人 Joy Hayley Munthali 共同交流。同時也邀請到前述 4 個國家的青年代表來到論壇現場,以行動沙龍形式進行國際交流,凝聚各國年輕人的思考與創意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