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導者》授權轉載
文╱林韋萱 攝影╱黃于倩(特約)
在香港,街頭巷尾最常討論的議題之一就是空氣汙染。空氣品質決定著香港的樣貌:從該不該辦馬拉松?到人才外流問題都與之有關。這幾年,香港空氣品質改善了,但政府並不是唯一功臣⋯⋯
香港是個濃郁的城市。他的濃郁,來自於新舊交雜的歷史,也來自於他的環境。
走在侷促的街上,眼睛很滿:馬賽克般的集合住宅,挑起了密集恐懼症;鼻子也很滿:蔘藥行飄出濃濃乾貨味、路人斜倚著牆抽菸、多如牛毛的車輛走走停停增加了許多廢氣⋯⋯。
空氣,在香港有著極大的存在感。
中國第一個太空人楊利偉在2003年11月造訪維多利亞港,也體驗了香港的「濃郁」。那天的維多利亞港被汙濁的髒空氣蒙上一層厚紗,朦朧的只見輪廓。當媒體記者問楊利偉:「維多利亞港漂亮嗎?」楊利偉也只能尷尬的豎起大拇指。
前香港天文台(氣象台)台長,也是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林超英,本業是氣象預報員,退休後,熱切的投入環保運動,在香港有高度聲望。66歲的他,清瘦但活力充沛。他跟《報導者》記者強調:「搞環保的人絕對不能胖,」他克制物慾、力行節能減碳:「我不用冷氣、不用暖氣,只有天然的空氣。」
因為呼吸天然的空氣,所以香港空氣品質的好壞,他的身體最感覺得到:「我鼻子比較敏感,連睡著都可以嗅到祖國來的空氣。我只要聞到味道就打給預報員問:『是不是轉了北風?』」果然料事如神。林超英戲謔的說:「祖國來的空氣是有味道的。」
境外汙染占比高 但香港從自己做起
香港的工業外移至大陸,所以本地少有工業汙染的問題。但冬天吹偏北的風,來自中國大陸的工業汙染物就會籠罩香港。香港環境保護署助理署長莫偉全表示,在冬天香港空氣中的懸浮微粒(PM,particulate matter)有7成是來自中國大陸。
雖然來自境外的區域汙染占了多數,但香港並沒有兩手一攤,而是從本地做起。
「我們認為本地、或是區域汙染都該重視。但畢竟區域汙染時有時無,本地汙染卻每天都在影響著香港居民。香港現在做的,是先解決本地的問題,而不是先指責別人,」空氣科學專家,香港科技大學環境研究所劉啟漢教授說。把目標放在空氣議題的環保團體「健康空氣行動(Clean Air Network, CAN)」社群媒體主任陳予也說:「不是說有境外汙染,我們就可以躺著什麼都不做。」
從自己做起,是香港面對空氣議題的態度。在過去十多年間,香港本來惡劣的空氣品質,也的確有改善。
後文請見《報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