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rio Maj(世界精神醫學會主席、義大利那不勒斯大學精神科教授)
精神失序者首要無須爭論的權利,即是能在公共衛生體系找到一位可理解失序本質為何的專業人士。這說法看似普通,但其實不然。針對現有證據的後設分析顯示出,有一半以上的憂鬱症,非精神專業的醫師是辨識不出的。〔引用資料1〕
實際上,憂鬱症是精神失序的一個好例子,其診斷需要諸多專家,例如具有能力來區辨憂鬱症和暫時性的失落或悲傷、各種身體疾病,以及其他精神失序之間的差別。在這些區辨診斷上犯了錯將導致嚴重的後果。我們沒有實驗室或工具試驗來建立憂鬱症(或其他精神失序)診斷,因而比起其他的醫學診斷,要進行精神失序診斷時,臨床上的敏銳和經驗更顯得重要。甚而,要區辨單極性和雙極性情感疾患(或稱躁鬱症),或區辨是否具有精神病特徵,都不只是學術習題,在在都宣稱了治療意涵。
為了滿足這複雜性,世界各地數以千計的醫師在大學畢業後再接受最多六年的訓練即可變成精神專業醫師,例如可對精神失序者進行、安排療程的專科醫生。但很不幸地,在許多國家都沒有足夠的精神專業醫師,換言之,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增加精神專業醫師的數量。在許多國家的狀況是,還得同時確保這些精神專業醫師平均分布在各地區(現今的狀況是所有專科醫生傾向集中在大城市),同時還要改善精神專業訓練及繼續教育的品質。除此之外,最近一份由WPA及其各成員學會(國家級精神學會)所完成、公認的調查顯示出,〔引用資料2〕精神專業醫師的不足迫使非專業的供應者——包括醫學和護理專業者——在經過適當的訓練後就必須要投入以提供精神衛生照護。在其他項目,精神專業醫師必須和其他專業者分享他們的任務(「任務分享」概念上會比「任務移轉」是更恰當的表達),協助其訓練和監督。
然而,訓練和監督的內容、持續的時間和組織安排,需要被清楚化和標準化;整個過程的可行性、持續性和結果則該被檢驗。〔引用資料3〕期待該有現實感:一個護士不可能在七天內就學到一位精神專業醫師得從大學畢業後五或六年的訓練裡所學到的所有東西;精神專業醫師也不能從自身的臨床實踐中抽身僅成為一個教育者和監督者;只要不再繼續培養,臨床技術很容易流失的;精神專業醫師只要幾年不再看病人,他們也沒什麼好與其他專業者分享的。甚者,強調以下這點很重要:假如精神醫學在大學醫學訓練課程裡占有一席之地,符合社會中精神失序者的普遍和影響的話,那麼訓練和監督醫學專業者的需求將可減少。
精神失序者第二項毫無疑問的權利,就是於在地脈絡的限制底下,可接受該疾患與現有研究證據相符應的醫療介入。今日我們有各式藥理學和心理學對所有精神失序的介入,無論在低資源或高資源環境裡都很有效。〔引用資料4〕然而,以證據為基礎的藥理學介入並非總是運用得很恰當,以證據為基礎的心理學介入則是在世界上所有地區都未充分利用。處遇綱領經常被忽視或甚至被嘲笑。實驗心理學介入在許多脈絡裡都比以證據為基礎的心理學更常被使用,然而應該被運用在每個實驗的準則經常被忽略:既無協定、病人也並未被告知自己是實驗的一部分;並未要求提供告知同意書,更不知道還可以有以證據為基礎的替代方案。〔引用資料5〕WPA的調查很清楚地顯示出,全世界都需要更多以證據為基礎的心理學介入,同時要由保險體系提供適合的保險項目來搭配。〔引用資料2〕
第三項精神失序者的必要權利是,可以在一個像樣的、人性的、非虐待的環境裡獲得疾患處遇安排。事實是,許多精神失序者在公共衛生醫院、各式私人機構,偶爾也在社區場所或自己的家裡,曾經也正在被忽略或虐待。〔引用資料6〕去機構化在全世界都應被視為優先選擇,但這也要搭配發展有一定水平的社區替代方案,其可預防各種形式的跨機構化(例如把上百位「必須」被關起來的病人,從公共精神醫院直接轉送到幽暗隱蔽的私人機構),也能提供病人家屬在去機構化之後積極可行的支持,這樣一來他們才不會被獨自留下來面對問題。〔引用資料7, 8〕
精神失序者的第四項基本權利是不可因他/她的精神衛生困擾而剝奪其完整的情感與社會生活。處在現今全球金融危機下,精神失序者是最易受傷、脆弱的群體之一,對在地統治者而言,精神失序者的社會納入計畫並不總被認為具有優先性。全世界的精神衛生專業者必須將此忽略作為宣傳呼籲的目標。
WPA調查〔引用資料2〕和WPA文件〔引用資料9, 10〕中所強調的其他精神失序者的權利,還包括:精神失序者可以是服務計畫和提供的積極參與者,而不光只是被動的照護接受者;以及,和其他人口群體一樣,享有同樣的身體健康照護品質,並且也要納入適當的保險項目。
WPA承諾將促成精神失序者上述權利的實現,繼續對抗偏見、忽略、錯誤的訊息,以及意識形態的狂熱。
引用資料(References)
1 Cepoiu M, McCusker J, Cole MG, Sewitch M, Belzile E, Ciampi A. Recognition of depression by non-psychiatric physician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Gen Intern Med 2008; 23: 25-36. CrossRef | PubMed
2 Patel V, Maj M, Flisher AJ, De Silva MJ, Koschorke M, Prince MWPA Zonal and Member Society Representatives. Reducing the treatment gap for mental disorders: a WPA survey. World Psychiatry 2010; 9: 169-176. PubMed
3 Hanlon C, Wondimagegn D, Alem A. Lessons learned in developing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are in Africa. World Psychiatry 2010; 9: 185-189. PubMed
4 Patel V, Araya R, Chatterjee S, et 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in low-income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Lancet 2007; 370: 991-1005. Summary | Full Text | PDF(480KB) | CrossRef | PubMed
5 Baker TB, McFall RM, Shoham V.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clinical psychology: toward a scientifically principled approach to mental and behavioral health care. Psychol Sci Public Interest 2008; 9: 67-103. PubMed
6 WHO. Chain-free initiative. http://www.emro.who.int/mnh/cfi.htm. (accessed May 24, 2011).
7 Maj M. Mistakes to avoi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are. World Psychiatry 2010; 9: 65-66. PubMed
8 Thornicroft G, Alem A, Dos Santos RA, et al. WPA guidance on steps, obstacles and mistakes to avoi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are. World Psychiatry 2010; 9: 67-77. PubMed
9 Herrman H. WPA project on partnerships for best practices in working with service users and carers. World Psychiatry 2010; 9: 127-128. PubMed
10 De Hert M, Correll CU, Bobes J, et al. Physical illnes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I. Prevalence, impact of medications and disparities in health care. World Psychiatry 2011; 10: 52-77. PubMed
譯者:Huimin Chen
出處:The rights of people with mental disorders: WPA perspective, Published Online: 17 October 2011
The Lancet, Volume 378, Issue 9802, Pages 1534 – 1535, 29 October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