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自然》:2013年你一定得看的13張科學圖片

果殼網_96
・2014/01/27 ・2293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值 504 ・六年級

文/Ent

2013年,我們的宇宙面對科學家的探索和觸碰,依然綻放出驚奇和愉悅。這一年裡,研究者的視野從身邊到遠方,從龐大到微小,帶給我們驚人的空間美景,還捕捉到了把原子連在一起的結合力。這裡是《自然》雜誌挑選出來的年度圖片,它們象徵著科學的以及自然的勝利。

遠方

2W1oJ9weYo25lqYW4dwszHEna4ozfjL0Q_Vr2E6LZUR2AgAApAEAAEpQ
NASA/JPL-Caltech/SSI

仔細看土星的右下角,你可能會發現一個小小的光點,那是地球,在10億公里之外。這張土星光環的背光美景是由141張獨立照片合成的,拍攝者都是NASA的卡西尼探測器。它在7月進入了土星的陰影當中。

天火

ae4IedlPomfq37R4j0WQTAcitBSeYXYCIsgtnG790wV2AgAApAEAAEpQ
Marat Ahmetvaleev
這枚巨大的火球來自於一顆隕石,它是1908年通古斯以來落在地球上的最大隕石。
俄羅斯又一次成為了倒霉的接收方,這枚隕石在烏拉爾區域的車爾雅賓斯克上方約30公里處爆炸,其光芒勝過太陽。

視鏈

QhFEviCwaBqKltVGkLOEo3JBTIw_qMHEXKmu3_qdHHV2AgAApAEAAEpQ
Xiaohui Qiu/Science/AAAS

化學家對於單個原子的照片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來自北京的研究者巧妙地運用原子力顯微鏡,捕捉到了第一張氫鍵的照片,圖中可以看到4個分子的8-羥基喹啉之間的微弱線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讀心

z__92CR8obanitQAK96Ae7kwGgck9tgvaVn3J9kRjS12AgAApAEAAEpQ
Kwanghun Chung & Karl Deisseroth/HHMI/Stanford Univ.
這是新的腦成像技術創造的第一個「透明大腦」,圖中是一隻小鼠的海馬體。這種名為「明澈」(CLARITY)的技術,用溶劑除掉所有脂質後產生透明效果。傳統技術只能得到二維切片,而該技術可以得到神經元三維分佈。

魔瞬

H3Yik_XSUop70mCQwbHsUSav6BZMg2wcmAqOQaFnYEx2AgAApAEAAEpQ
Satoshi Takeuchi
這張照片的拍攝對象看起來像是藝術作品,但它們其實是日本的γ射線探測器,它們捕捉到的證據表明20個質子和高達34個中子的鈣原子是穩定的,從而確認34也是核穩定的一個「魔數」。

花之力

JeK3utz43MVClHmO6NBPUshnSaLhTh1d7blje8JpuRp2AgAApAEAAEpQ
Dominic Clarke/Science/AAAS
這些圖顯示了一朵理想狀態下的花周圍的微弱電場。英國研究者發現蜜蜂能感知到這些電場:蜜蜂可以在花上留下正電荷,別的蜜蜂可以借由它判斷這朵花值不值得訪問。

小而強

FtBjmnD5lGCTswNXMhh128yD0d_n_WJuPBvTfdxdqLZ2AgAApAEAAEpQ
Dimitry Papkov/Joel Brehm/Yuris Dzenis
這些納米纖維由聚丙烯腈製成,似乎違背了邏輯,這些纖維更細,強度反而更大。由於採用了所謂的「電紡絲」製法——用一個微小的電荷從液體中把纖維拉出絲來——這些絲線雖然纖細,但卻比現在光學和電子學使用的粗纖維強度大上10倍。

太陽站

7KBkW__sqhWQOKf9Zo5K04XZl3Dq0SsE2aXE82TesdJ2AgAApAEAAEpQ
Jamey Stillings
圖中是加州伊萬帕干湖的太陽能熱電站,匯聚陽光熱能將水煮沸推動渦輪機。2013年這樣的電站的規模和數量都在增加,有人預測這種能源很快將超過風能。這一充滿科幻風格的場景讓我們得以瞥見未來。

得見天日

SrwE4u3DNvFYEorn93bIqn3aNGUj8vBYLUC6hzKG67N2AgAApAEAAEpQ
Tui De Roy/Minden Pictures/FLPA
這是安第斯地區森林裡的一種新陸生哺乳動物:倭犬浣熊 (Bassaricyon neblina) ,一次難得的新發現。研究者先是懷疑博物館裡的浣熊標本可能其實是一種新物種,待在其產地搜索過後正式確立了這個新種。然後他們才後知後覺地發現美國的動物園之前就養過一隻倭犬浣熊。

風中飄

hhtGhYcMhL7FwPZobHaFkf4iFj0Ach98MemhFSrg5o52AgAApAEAAEpQ
Erik Rosolowsky/ALMA Radio Telescope
每年,強勁的宇宙風把相當於9個太陽的質量吹出NGC253星系。智利的阿塔卡瑪射電望遠鏡能對風中的一氧化碳分子成像,其無與倫比的精度可以顯示其噴射的強度。圖中,強度低的區域是紅色的,而強度高的區域則是藍紫色的。

古殤

eonrKL8RZ8jNciuHYc4sNEz6Lc3VZT3K8lR6z0PsIdF2AgAApAEAAEpQ
Aaron LeBlanc
圖中是一塊骨頭的橫截面,這塊骨頭屬於一隻恐龍胚胎,距今已經有1.95億年的歷史。它來自中國一處骨床地層,是大約200個骨化石樣本之一。這一難得的發現為恐龍發育提供了全新的數據。

舊焰

M9BFN4S8wOKieSE1nlgmTOJ8EcQMcD3_-iwRxz63T2p2AgAApAEAAEpQ
Jose Jacome/EPA/Corbis
從公元前7750年開始,厄瓜多爾的通古拉瓦火山就時不時地噴發,而從2010年噴發過後,更是幾乎不曾間斷。2013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公元前1100年它的一次噴發令當地居民損失慘重,同時也使得它成為安第斯山脈最古老的火山災難遺址。但這座火山為我們提供了巨量的科學數據。

番外:編輯特選線上圖片

xcoEJfPReICElPY_3E0EOu7YYLSevLPPJIOasLZKrE92AgAApAEAAEpQ
Kirsten Faurie/Kanabec County Times/www.MoraMinn.com
這張照片沒能進入最後的紙版印刷,但它讓我們的挑選團隊著迷。圖中是明尼蘇達大學猛禽中心的志願者泰瑞‧海德麗在救護一隻受傷的白頭海雕(美國國鳥)。

 

本文編譯自:Nature, 365 days: Images of the year

轉載自果殼網

文章難易度
果殼網_96
108 篇文章 ・ 8 位粉絲
果殼傳媒是一家致力於面向公眾倡導科技理念、傳播科技內容的企業。2010年11月,公司推出果殼網(Guokr.com) 。在創始人兼CEO姬十三帶領的專業團隊努力下,果殼傳媒已成為中國領先的科技傳媒機構,還致力於為企業量身打造面向公眾的科技品牌傳播方案。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Nature》盤點:2017年全球十大科學人物
valerie hung
・2017/12/30 ・4512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71 ・九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知名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當地時間 12 月 18 日發表 2017 年科學界的十大年度人物,他們涉及的領域橫跨生物、物理、量子通訊、天文、地球科學與環保,有些人身處第一線創造新突破,也有些人是重要的幕後推手。

他們對這一年的科學發展帶來各種「重要」的影響,有的入選理由會讓你拍手叫好,有的則讓人大皺眉頭。快來看看這十位人物是誰,他們又做了什麼事吧!

編輯基因的生物學家劉如謙(David Liu)

劉如謙(David Liu)團隊研發的新基因編輯技術,將可能拯救許多生命。圖片來源:ServiceAT@wikipedia, by CC 4.0.

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 雖然是當前的主流,但仍無法實現一些較細緻的基因編輯工程,以 CRISPR-Cas9 為例,雖然科學家可以指揮 Cas9 酶去切開特定一段 DNA,但卻只能依靠細胞自身的 DNA 修復機制來修補,因此產生不可預測性。

而劉如謙在美國博得機構(Broad Institute)的實驗團隊使用一種新的酶,解決了過往的問題。團隊在 2016 年發表了他們第一個鹼基編輯器(base editor),讓科學家首次能對活體細胞基因中單一鹼基對進行可預期的修改。接著在今年十月,劉如謙團隊再次突破,打造出比 CRISPR-Cas9  更可靠的新基因編輯工具:能在不切割 DNA 的情況下,把 A-T 鹼基對轉換成 G-C 鹼基對。這種效率更高且幾乎沒有副作用的新技術,將有機會治療許多基因點突變導致的疾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促進整合的天文學家 Marica Branchesi

Marica Branchesi 促成了天文學家與物理學家的互信合作。圖片來源:IAU

2017 年 10 月 16 日,美國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簡稱 LIGO)、義大利處女座干涉儀(Virgo interferometer)和眾多的天文台團隊聯合召開記者會宣佈:首次直接觀測到兩顆中子星碰撞合併所產生的重力波與電磁波,這一次的重要觀測成果解決了包含「宇宙重元素從哪裡來」等多道天文物理學謎題。

重力波雖然能看到普通望遠鏡無法看到的宇宙的另一面,但在雙中子星融合的案例中,重力波干涉儀只能偵測到最後幾分鐘,而中子星碰撞的其他資訊或過程中產生的元素,卻只有傳統望遠鏡才能獲得。

然而過去觀測天文學與重力波研究雙方人馬一直沒什麼合作,甚至互相不信任,是 Virgo 合作組織的成員 Marica Branchesi 為物理學家與天文學家搭起溝通的橋樑。她一方面鼓勵物理學家發出重力波事件的預報,即使不確定預報準不準確,而另一方面則說服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的意見值得一聽。經過 Branchesi  的努力牽線,至今證實這兩個領域的合作是可行的。

啟發新療法的抗癌鬥士 Emily Whitehead

第一位接受 CAR-T 癌症療法的孩童Emily Whitehead 。圖片來源:Emily Whitehead Foundation

在 6 月的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會議上,12歲的 Whitehead 走向在台上演講的父親,緊握他的手臂。她的父親正試著說服委員會通過「CAR-T 療法」。Whitehead 五歲時罹患白血病,六歲時成為全世界第一位接受這種細胞免疫療法並痊癒的孩子:流程是將病患的白血球從血液中取出,經過基因重組,變得能夠辨識並攻擊癌症細胞後再輸回病患體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雖然小 Whitehead 活了下來,但這種治療目前還存在著缺陷,她在注射 CAR-T 後引發嚴重的免疫反應,又稱細胞因子釋放綜合症(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多虧主治醫生迅速處理,小女孩順利康復並成為活見證。

最終,會議投票通過了這種嶄新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病患治療法。幾個月後,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病患也被批准進行 CAR-T 療法,這讓 2017 年成為此種癌症療法重要一刻。目前有數十組研究團隊與生技公司正努力讓此種療法變得更安全和可控。

削弱環保政策的美國環保署署長 Scott Pruitt

受科學家與環保人士抗議的美國環保署署長Scott Pruitt 。圖片來源:Gage Skidmore@wikipedia, by CC 2.0

曾公開懷疑氣候暖化的 Pruitt,如今受美國總統川普任命為美國聯邦環保署(EPA)署長,他在上任前曾是批評美國環保署最激烈的人之一。 今年 2 月就職後,Pruitt 立即終止或廢除十幾條環保法規,其中包含與氣體排放、採礦及有害汙染設置的規定,讓化石燃料與化學業者拍手叫好。

10 月時 Pruitt又宣布,有鑑於「利益衝突」,所有有拿美國環保署補助金的科學家都不准參加該部門的獨立顧問委員會,導致旗下多個科學顧問委員會中超過半數的會員被辭退,而部分職位由當前的業界人士及與業界相關的科學家填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川普政府上任後已經提出要削減環保署研發辦公室 40% 的預算,撤掉的職務大多是科學家,讓員工們人心惶惶。根據紐約時報 12 月 22 日報導,自川普 1 月上任至今,美國環保署已有 700 多人離職(包含退休、資遣與請辭),其中有 27% 是科學家,包含 34 位生物與微生物學家、19 名化學家、81 名環境工程與環境科學家、以及時幾位毒理學家、生命科學家與地質學家。

帶量子通訊上太空的物理學家潘建偉

潘建偉被稱為中國量子之父。圖片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是世上第一顆量子通訊科學衛星「墨子號」首的席科學家。在中國,有人稱潘建偉為「量子之父」,他帶著中國在遠距離量子通訊研究上持續突破,成為該領域的開拓者之一。

2008 年自歐洲返回中國就職,潘建偉點燃了中國發展量子科技的熱情。7 月,潘建偉與團隊宣布再創量子通訊的里程碑,他們成功將地面上一個光子(photon)的量子狀態,傳輸到距離地表 1400 公里的軌道衛星「墨子號(Mozi)」的另一個光子上。9 月,團隊透過量子衛星發射光子,讓北京和 2100 公里外的維也納進行絕對安全的量子加密視訊會議。因為探測光子會干擾量子狀態,所以駭客無法再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竊取密鑰。

目前潘健偉的團隊計畫發射第二顆衛星,並在中國天宮二號太空站進行另一次太空量子實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找出論文錯誤的遺傳學家 Jennifer Byrne

過去兩年 Jennifer Byrne 花了大量時間揪出論文的錯誤。圖片來源: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白天,任職於雪梨兒童醫院的 Byrne 研究癌症遺傳學;晚上,她用筆電爬梳大量的遺傳學論文,找出其中的錯誤。目前 Byrne 已發現數十篇文獻在 DNA 序列上出錯,有些甚至包含可疑的低畫質圖片、疑似與其他手稿重複的文本,但這些懷疑尚未被證實。至今有九篇論文因為 Byrne 的努力被退回。

考慮到科學界仍有許多錯誤的文獻,她與法國電腦學家 Cyril Labbé 合作,運後後者開發辨識垃圾稿件軟體的經驗,在 2017 年 10 月打造出自動偵測錯誤的網路工具「Seek & Blastn」,並期盼期刊編輯與出版商能在論文刊出前運用這套軟體進行檢查。 Byrne 表示:「當我臨終時回顧自己的一生,會因為曾作過這件事感到非常驕傲。」

為核不擴散奮鬥的地球物理學家 Lassina Zerbo

全面禁核試爆條約組織(CTBTO)執行秘書 Lassina Zerbo。圖片來源:The Official CTBTO Photostream

對全面禁核試爆條約組織(簡稱 CTBTO)執行祕書 Zerbo 與其他倡議核不擴散(non-proliferation)的人來說,2017 年不太順利。北韓領導金正恩與美國總統川普的關係劍拔弩張,在 9 月進行第六次核子試爆,讓全球各地都感到不安。

全面禁核試爆條》是一個國際條約,目的是終止任何核武器的試爆。雖然已有 183 個國家簽署,但因為部分國家,主要是美國與中國,尚未正式批准,條約還無法生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04 年 Zerbo 加入 CTBTO,負責建立一套系統,把組織在全球約 300 個核子試驗監測站所收集的數據,如地震、聲波、水聲(hydroacoustic)與放射性同位素(hydroacoustic)分享給科學社群使用,協助偵測海嘯及追蹤藍鯨遷徙等科學研究。2013 年 Zerbo 出任執行秘書,除了前往世界各地進行全球監測站的建置外,也努力提倡批准全面禁核試爆條約。

追逐地震的地質學家 Victor Cruz-Atienza

襲擊墨西哥的 7.1級大地震證實了 Victor Cruz-Atienza 的地震理論。圖片來源:官網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UNAM)地球物理學家 Cruz-Atienza,在 11 歲時經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地震(編註,1985 年 9 月 19 日墨西哥沿海發生了 8.0 級地震),自此他投身地震相關的研究,並積極提升民眾對地震的認識。

2016 年 Cruz-Atienza 針對墨西哥城提出理論,描述地震發出的能量將如何在這個古湖泊盆地中迴盪,並根據數據預測哪個區域的搖晃程度會最強且最久。當今年 9 月 19 日墨西哥中部莫雷洛斯州發生 7.1 級強震時,他的預測獲得證實:「由於盆地的地形與軟沉積物的結構,當地地震次數發生越多次,搖晃時間越長。」

Cruz-Atienza 不打算停下腳步,近期他與日本研究團隊合作,在墨西哥西海岸的海床安裝地震感應裝置,希望能預測下一次大地震。他表示:「每場地震都是不同的動物,它們有著各自的故事與記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爭取學術界性別平等的律師 Ann Olivarius

Ann Olivarius 博士致力於消除學術機構內的性騷擾,讓女性也能獲得公平的對待。圖片來源:Ann Olivarius

性騷擾在科學界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許多大學輕忽了設立防止性騷擾機制的重要性,也沒有相關制度懲處加害人與支持受害者。

十幾年來,Olivarius 處理過不少知名的學術機構性騷擾案件,包含耶魯大學、紐約羅切斯特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但隨著今年科學界、娛樂界、媒體界到其他產業發生數起位居高位的男性因性騷擾丟了工作的事件,眾多女性積極拿起電話打給她的律師事務所,希望他們幫忙處理性騷擾事件。

Olivarius 表示「我認為現在世人總算注意到這個問題,一旦社會認識到這一點,就有更好的機會改善現狀。」

自 1970 年代 Olivarius 就致力於消除學術機構內性騷擾,當她還在耶魯念大學時,因得知有男教授性騷擾甚至性侵學生感到非常憤怒,於是與其他原告聯合向耶魯大學提出告訴,要求實現性別平等的校園環境。雖然官司本身輸了,但法院承認校園發生性騷擾確實是教育中的性別歧視,此一重要判決為美國校園建立了對抗性騷擾事件的法律框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推動中東跨國科學計畫的物理學家 Khaled Toukan

Khaled Toukan 為中東建立起第一個同步加速器。圖片來源:IAEA Imagebank@wikipedia, by CC2.0

2010 年 5 月,當以色列海軍襲擊了一艘土耳其船隻的消息傳出,中東第一個實驗科學與應用同步加速器(簡稱 SESAME)的規劃會議正在進行。該計畫獲得了包含以色列、土耳其、巴勒斯坦、賽普勒斯、埃及、伊朗、約旦與巴基斯坦等不同立場的國家支持,這種極端事件可能導致合作破裂。

多虧了發起人 Khaled Toukan 努力與各方代表團溝通周旋,最終讓局勢穩定下來。經過 20 多年的籌備,中東第一個同步加速器實驗室在今年終於正式啟用,它也是中東地區第一個主要的國際研究中心,代表著中東被真正列入全球科學版圖。實驗室位於約旦,可用於對分子、人造物和其他無數物體的成像,但對 Toukan 而言,這不只是一個光子源:「這是衝突之海中的一道光明。」他期盼 SESAME 的成功運轉能帶來更多建設,讓更多國家互相合作。

參考資料:

valerie hung
39 篇文章 ・ 2 位粉絲
興趣多多,書籍雜食者,喜歡問為什麼,偶爾也愛動手嘗試。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學術論文的圖片該怎麼處理?國外期刊早有規範—《科學月刊》
科學月刊_96
・2017/03/05 ・2859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值 607 ・十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曹哲嘉|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生物學博士,現任教於國立臺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台大論文造假案引發學界爭議。圖/Richy Li, CC BY-SA 3.0, https://zh.wikipedia.org/

這幾個月來,臺大多篇論文遭質疑圖片有問題,至今已有 2 篇撤銷發表。此事件引發不小的風波,案情至今仍在調查處理之中。科技部部長楊弘敦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表示會有造假是人性使然,古今中外皆有,因此應強化學術倫理教育,並且在制度面檢討來杜絕弊端。到底當今生醫發表內容,有多少比例的可信度有問題?造假是否中外皆有?早在臺大案例受到注目之前的 2016 年 6 月,在美國微生物學會(ASM)出版的電子期刊 mBio 上就刊出一篇文章「生物醫學研究期刊中不當圖像重複的普遍性(The prevalence of inappropriate image duplication in biomedical research publications)」, 3 位美國學者檢視了 1995 至 2014 年間,於選定的生醫相關領域期刊上、共 2 萬餘篇論文,發現幾乎每 25 篇就有一篇(3.8%)出現了圖片重複使用或修改的情況。

該文作者定義出 3 種有問題的圖片類型:

  1. 單純重複使用同一圖片:在標示為不同樣品或處理的實驗之間,使用了相同的圖片來呈現結果。最常出現此類問題的是作為比對量化標準的載入控制組(loading control)。在利用免疫轉漬法偵測不同樣品中某一蛋白質含量變化的實驗時,通常需選用一種量多恆定、在該實驗條件下各樣品間均不會明顯改變的物質,以作為相互比對的基準;並亦用以顯示待測蛋白的變化是有針對性的,而不是每種成分都概括改變。因為這是判讀實驗結果的基準,每次實驗操作都應重做這種控制組的測試。
  2. 經過截切與調整位置後使用同一圖片:在生化電泳或是顯微照片中,將來自同一個樣品的部分圖片截切擷選出來,經過上下或左右翻轉之後,標示為不同的樣品或處理。
  3. 經過變造後使用同一圖片:這比前兩類更進一步,不僅截切圖片或改變位向,而且修改增刪了圖片的訊息:包括將某一部份圖片局部複製貼上、添加原本沒有的內容,或是塗色遮蔽、抹去某部分細節。

雖然無法確知出現這幾類圖片的確切因素,但可推想其動機的「惡意」顯然有別。第一類有可能是疏忽造成的,因為許多載入控制組的圖像十分類似,沒注意時確有可能誤用到同一張圖。但也可能是刻意的,作者有心挑選符合某種情況的圖片,來迎合自己的理論或期望的結果;或是根本沒做控制組的測試而便宜行事,挪用其他的結果來塘塞。至於第二類與第三類的圖片,都需經過後製加工處理,幾乎不可能是疏忽大意,刻意造假的成分甚高。當前臺大生醫論文爭議的案情,即因為遭檢舉論文中多個圖片,分別符合上述第一或第二種類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個研究指出早期問題圖片數量較少,但自 2003 年之後出現問題圖片的情況增多並大致維持一定比例。這趨勢可能與近年來數位影像處理的便捷與普及有關。而各期刊出現問題論文的比例差別甚大:表現最佳的如《細胞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 Cell Biology)只有 0.3% 有爭議,而《國際腫瘤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則高達 12.4% 。概括來說,引用率高、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高的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期刊,出錯比例愈低。這顯示期刊編輯團隊的管控與重視與否,直接影響了該期刊論文的真偽程度。

期刊編輯者的態度影響到品質管控,可拿《細胞生物學期刊》為典範來探究。早在 2004 年,該期刊就以專文探討數位圖片處理的準則。他們體認到當今分子生物與生化實驗的結果,常是膠體電泳或轉漬檢測的幾個顯影色帶,多一條少一條、顏色相對深淺就影響判讀結果,偏偏這些都可用影像軟體輕易地修飾。問題雖重要,但當時各期刊尚未把規範明確講清楚,所以《細胞生物學期刊》挺身而出訂定規則,並附上範例實驗來講解:

  1. 圖片整體調整是可接受的,但不可只修改一小部分。可利用軟體以線性方式把整體明暗對比調整清楚,但絕不能只選取某個區域而片面局部調整,這會被視為是造假。此外,若用到非線性的處理方式,應該註明清楚。
  2. 調整背景的對比亮度時,不應使得背景完全消失看不見,因為許多資訊細節可能就此被濾除。
  3. 不可把不同膠體使用的對照組剪貼到另一片膠體的圖中;不可以自行增添內容到圖片上,也不可以把自認多餘的的訊息抹去。
  4. 若因故要把數個小圖拼成一個大圖,不論是電泳圖片、轉漬檢測顯影或顯微照片,拼接的小圖之間要留下白邊作區隔,讓讀者知悉這些原始來源不同。
  5. 如果顯微照片上想顯示的某個結構或特徵不清楚,即使是確有其事,也不可自行描繪。應在旁加上箭頭或標記,或利用人工著色的方式來突顯。讓讀者得以了解要強調的重點為何,也能自行判斷真確與否。

而在 mBio 刊出的這篇研究中另指出 2 種圖片處理方式,作者雖未採計為有爭議但也特別指出要注意,這 2 種方式為「過度美化圖片背景」與「圖片拼接未標明」──這些都已在《細胞生物學期刊》的準則中。因此,目前早有明確的規範,只是學界同儕是否知悉?是否重視?是否真的自我要求、嚴謹遵守?此篇研究中也探討到論文中作者人數的多寡與是否出現問題圖片,兩者之間有無相關性。結果發現兩者並無關連,並未因為共同作者人數增多,在投稿前就能多幾個人仔細檢閱文稿,得以自己內控發現問題。這顯示當前生醫研究對內容的「量」要求愈來愈多、日益龐雜,因而要靠專業分工而造成零碎「片段化」:許多共同作者僅是負責其中一小部分的實驗或提供材料,無法掌握文稿整體。另一方面,這也是否暗示著無法負責或不具實質貢獻的共同作者,因為種種緣由而掛名其上的現象盛行?

值得警惕的是這篇研究的圖七: 3 位作者選定了發表於 PLOS ONE 這個開放取用之期刊上的論文為對象,以各國學者所發表的總論文數所占比例,與有疑義的論文數所佔比例來分析,有 3 國的爭議性論文之出現比例明顯偏高,分別是印度、中國、臺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到本文最初的提問:生醫論文圖片造假確實是古今中外皆有,但是有的常出包,有的少犯錯。不幸地,臺灣就是常出包的慣犯。該地域研究的取材樣本或許不夠大,但應足以反映出部分實情。無獨有偶,近年來臺灣的工程學門也出現嚴重違反學術倫理的案例:有虛創假冒審查者帳號來自我審查論文的;有擅將他人論文改寫逕自列名發表且一稿多投的;也有提不出特殊關鍵實驗的原始數據、號稱數據來自神秘人士於神祕地點的產出,且對實驗細節毫無所知。這些匪夷所思的案例,已讓臺灣學界的聲譽受損。

再經過此篇研究,臺灣學界的某些造假歪風(或輕忽成習)的現況,更經過同儕審查認證了。人們會怎樣看待臺灣?為何導致如此?原因可能與當前政府獎勵學術發展的政策手段偏差,與大學經營的扭曲管理方針等結構問題糾纏在一起。個人或許無法扭轉,但若多數人都能正視此事,不再犬儒或鄉愿,或許能改變。既為身在學術圈裡的一員,不論是涉入、默許、旁觀、還是無感,你我都是共業一環。只想獨善其身,就莫怨嘆自己本分規矩做研究遭人連累。因為沒有內省檢討反叛與行動,覆巢之下,也是咎由自取。

參考資料:

  1. Bik, E.M., A. Casadevall, and F. C. Fang, The prevalence of inappropriate image duplication in biomedical research publications, mBio, Vol. 7(3):e00809-16, 2016.
  2. Rossner, M. and K. M. Yamada, What’s in a picture? The temptation of image manipulation, J. Cell Biol., Vol. 116: 11-15, 2004.

〈本文選自《科學月刊》2017年2月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你還不知道《科學月刊》,我們47歲囉!入不惑之年還是可以當個科青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494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2015《nature》年度照片大賞
梁晏慈
・2015/12/30 ・3033字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SR值 494 ・六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5年即將結束,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由自然《Nature》選出的年度精選照片吧!

爬蟲類大對抗

nature pic, PanSci

別以為你在看侏儸紀世界!這是兩隻科摩多巨蜥(Komodo Dragon)為了爭地盤而決鬥的畫面。科摩多巨蜥生長在印尼,是現今體型最大的蜥蜴,平均體長可達2至3公尺,以肉食及腐食為生。由於科摩多巨蜥分泌的毒液會阻擋獵物凝血,造成獵物失血過多死亡,所以牠們會放走咬過的獵物,然後只要在背後偷偷跟蹤,食物就能手到擒來。這張展現野生動物決鬥的照片是2015年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賞的(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的決選作品。

看得見的音爆

nature pic, PanSci

我們都知道當鴨子划過水面的速度大於水波的速度時,鴨子會在水面產生一道道美麗的漣漪。但你看過這樣的音爆場面嗎?這架美國的噴射機以超音速飛行在莫哈韋沙漠上空,位於噴射機上方的另一台美國太空總署的飛機捕捉了噴射機劃過天空的產生的衝擊波。光經過不同密度空氣的折射現象其實是很難被觀察的,但透過1864年德國科學家August Toepler發明的紋影攝影術(schlieren photography),我們能將音爆的效果完美呈現。

奇幻的麥哲倫雲

nature pic, PanSci

這可不是甚麼汙染河面的空拍圖XD,而是普朗克衛星捕捉微波及紅外光,計算後得到的麥哲倫雲。圖中較大片的褐色區塊為大麥哲倫星系( Large Magellanic Cloud),左下角較小的褐色區塊則為小麥哲倫星系( Small Magellanic Cloud )。這兩個星系屬於沒有旋渦、橢圓等結構的不規則星系,並可能環繞著我們生活的銀河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象鼻蟲的大頭照

nature pic, PanSci

「哈囉~你在看我嗎?你可以再靠近一點!」這是一隻棉子象鼻蟲(boll weevil, Anthonomus grandis),頭部僅有幾釐米寬,長長的、延伸出來的不是鼻子,而是用來覓食的口器。這張Wellcome Image Awards的得獎作品,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清楚呈現象鼻蟲的頭部特徵。

大自然裡也有粉紅龐克!?

nature pic, PanSci

原文是用令人恐懼( eerie)去形容圖中像骷髏的物體,但我覺得它們笑得蠻可愛的啊╰( ̄▽ ̄)╭。哎呀~回歸正題,這是由David Maitland拍攝的紙紗草(papyrus plant, Cyperus papyrus)維管束切片200倍放大影像。維管束組織負責傳輸養分及水分,是維管植物裡很重要的角色,不只可愛而且還很有用呢!

病毒蔓延中

nature pic, PanSci

這是一張大病毒的3D影像( large virus,其宿主為後棘狀阿米巴變形蟲(Acanthamoeba polyphaga)),由數百張的2D影像疊圖而成。但科學家究竟是如何知道物質的三維結構呢?答案是,X光繞射(X-ray diffraction)。由於單一分子的繞射行為並不明顯,科學家唯有將待測物結晶,透過大量重複單元的晶格繞射結果,才得以了解待測物的結構。因此養晶、解結構,仍是目前最直接證明合成出目標分子的方法。可是…養晶是門藝術啊(倒~~)!生物大分子的結晶尤其困難。好消息是X光自由電子雷射器(一種高強度的脈衝X光)的出現有望解決這個困難,讓科學家不用養晶也能知道單一分子的結構!

太空泡泡

nature pic, PanSci

這團「雲啊~霧啊」的太空泡泡是行星狀星雲-南貓頭鷹星雲。當恆星進入生命晚期,其向外膨脹的氣體被電離後產生發射星雲,即為行星狀星雲。 此照片由智利的甚大望遠鏡( Very Large Telescope)拍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冥王星,你好!」

nature pic, PanSci

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這幾年來不斷傳回大量的影像和資訊回地球,然而直到2015年,這張當新視野號最靠近冥王星時所拍攝的冥王星影像才真正地驚豔了大家。照片中太陽光清楚地勾勒出冥王星的輪廓,顯現了她孤冷(表面溫度44 K)的氣質。期待新視野號能帶領我們繼續發現太陽系的其他秘密。

快閃一瞬間

nature pic, PanSci

這張照片利用長時曝光的攝影技術,清楚地捕捉到了閃電!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雷電交加是件很可怕的事;然而對於位在美國佛羅里達的國際閃電研究及測試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Lightning Research and Testing)而言,這些我們害怕的事物,卻是他們感興趣的對象。他們設計並實際探討火箭穿透風暴後觸發的閃電現象。

「膚淺」的人體影像

nature pic, PanSci

這張彩虹斑點的人體照片,顯現了在人體最大的器官-皮膚上的化學物質及微生物。圖中色彩越趨近於紅色代表此處的分子多樣性越高,反之,藍色代表多樣性低。聖地牙哥大學的Pieter Dorrestein及其團隊徵求兩名志願三天不洗澡的健康受試者,採取他們皮膚上約400個位置的樣品,進行質譜及DNA定序的分析,最後利用超級電腦彙整了大筆的數據並繪製了這張圖。

生生不息

nature pic, PanSci

這張滿布屍首的照片呈現了禿鷹的日常生活!禿鷹以屍體為食,很少主動攻擊動物。牠們的胃酸有很強的腐蝕性,因此即便吃下被細菌感染的食物,也不容易生病。這畫面或許看起來有點陰森,然而禿鷹的攝食習慣,其實在生態系統的健全發展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加州大火

nature pic, PanSci

今年8月克里爾雷克( Clearlake)的火災照片。人稱「金州」的加州這四年來飽受乾旱之苦,野生動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各地區更是火災頻傳。

火星上有水!?

nature pic, PanSci

「火星上究竟有沒有水?」一直是天文學家好奇的問題。現在,他們用這張火星上的隕石坑-火山口加尼上的照片證明火星上真的有水在流動!圖中黑色條紋的部分表示火星表面有含水的礦物質,且條紋的分布會受季節影響,推測和水的流動有關。這項研究仰賴高解析度成像科學設備(High Resolution Imaging Science Experiment, HiRISE),並希望後續的結果能讓我們對於宇宙生命的發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一口氣看完了那麼多精彩的照片,你是否更想了解其背後的故事呢?別擔心,泛科學早就為好奇的你準備了許多相關報導,祝大家有個收穫滿滿的2015喔!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梁晏慈
8 篇文章 ・ 1 位粉絲
梁晏慈,台灣大學化學系研究所。 喜歡聽故事、說故事,還有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