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來跟大家聊的其實只是一本關於「燒碳」的讀書心得(誤)。這本書的英文書名為《Deep Future:The Next 100,000 Years Of Life On Earth》,中文翻作「暖化的真相」。雖然我覺得差距不小,但我還是十分喜歡如此破題又吸睛的方式,而且顯然的中文或許比英文的原名讓人能一下子理解內容是什麼。如同英文的書名一般,暖化是一件很遙遠很遙遠的事。然而,以我們改變大氣組成的程度,對地球的影響竟能達到十萬年的,這不僅令人倒抽一口氣,也就是說我們有生之年,看不到整個地球暖化造成的真正影響。
作者寇特.史塔格從開始就很明白的告訴大家這件事,我們只在這邊算計幾十年到幾百年尺度的氣候變遷,其實是很短視的行為,所以許多反對氣候論的人,不會認為暖化對人類會造成什麼影響,因為我們有足夠長的時間能夠因應暖化的產生的各種問題,而且以人類科技發展之快,一定能有什麼解決之道。又有人依據蓋婭假說,認為地球整體可視為一個有生命的智慧體,會自我調節,維持地球上的平衡。
這麼說起來,我們似乎可以繼續目前人類正在改變大氣成份的行為,而毋須擔心對自身有什麼影響。但此時寇特提出了:或許地球上這樣的變遷發生了很多事,但這一次,人類參與的這一次,要是我們繼續的排放溫室氣體,我們將會創造出史無前例的大溫室,即使未來人類繼續生存下來,但他們要面對的是更多從過去找不到經驗的挑戰。
言至此,才真正導出書中要談的主軸,是「過去」,而非「未來」。說實在的,這是本整理全球暖化在各期刋上發表文獻總集,用較為平易近人的說明,讓讀者能夠入門古氣候學。高中的地球科學課本,必定會提到地質學之父赫登的名句「現在是通往過去的鑰匙。」研讀古氣候學,可以知道氣候在大尺度上會如何變化,可想而之這也是我們能推敲未來的唯一法門。
接著,我很快的帶過我從書中看到各種令人深省的觀點。首先是第一章,「只看一般大眾媒體上的報導,你很容易誤以為只要 能夠阻止溫室氣體的排放就能避免任何的氣候變遷。事實上,無論有沒有人類的存在,地球的氣候總是在變化。」這句話當然不是在說,氣候變遷與人無關,而是要徹底的告訴人們,氣候變遷的各項因素。其實,影響地球氣候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太陽」,或者是說太陽和地球的相對關係,一位塞爾維亞科學家,米蘭科維奇,將日地間運動與地球氣候的關係作了比對,因而找到這項主因;也因為這樣,我們更能了解地球的大尺度變化,也可以從古老的沉積岩中,找到過去異常的氣候線索,像書中提到的「伊緬間冰期」的例子,告訴了我們在氣候變遷下,各個地區生物的變化,有些會變得更蓬勃,有些則會就此消失。而過去唯一的「超級溫室效應」引起的「古/始新世極熱事件」,則是我們現在溫室效應極端後的例子,作者鉅細靡遺的把整個地球發生了什麼事說清楚。電腦模擬海水淹到哪、溫度升幾度都會有一定的爭議,但各種化石、岩層告訴我們的故事,是無法抹除的確切證據。
而另一個章節則說到,透過碳十四定年,我們可以知道沉積物或化石的年代,然而,未來的人類,在研究我們這個時代時,會遇到一個困難,我們不是來自更早的過去,就是來自「未來」。早年在高空中的核子試爆,雖然對我們身體健康不造成影響,但放射性元素影響了全球大氣中的碳14組成,我們因而在化石記錄上變得越活越年輕,讓我們看起來像是來自未來的人;當然,我們拿出古老時代的碳來燒,一樣也會改變整個定年的精確度,可以想像的是,未來的人要定出我們的年代,一定不能用碳十四的方式來定年。
這樣的引經據典和創造反思的方法十分有趣,畢竟許多環保團體、既得利益團體,甚至電視新聞都讓我們覺得,暖化的議題就是二分法,「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就是信了。」但是,這樣的方法一點都不科學,甚至悖離科學的主軸。而且,暖化還混雜了道德觀在裡頭,受到傷害的不是那些製造溫室氣體的人們,而暖化的真正效應是數萬年後,為數萬年後的人著想也看似不著邊際,所以要是你不太想管數千到一萬年後人類的生活品質,其實是可以不用管暖化這件事的……
所以,我們要說服人們去正視暖化的議題,科學觀點固然十分重要,但也別輕忽了更宏觀的視野和道德觀,書中也說到「如果我們碳排放能採取溫和路線,目前地球上許多的碳還能留給後世。」那碳放著不燒還有什麼用呢?既然二氧化碳這個溫室氣體會影響氣候,那如果要阻止冰期來臨,或許「燒碳」也是個好方法,這也是本書最令我震驚的一點,減少石化的用意並不單能用於「救救北極熊」,作者提出這樣「救救碳」的思維,無疑是將碳當作一個更能合理使用的工具。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我們的科技同時進步之時,對於自然資源的利用,也該要更加進化,才是永續之道。
說起來這本書既是一本好讀的書,也是一本不易讀的書。好讀是在於作者用了深入淺出的文字,把許多近年來對於暖化所發表的期刊論文作了整理並用貼近大眾的語言陳述,而且十分徹底的「去公式化」與「去圖表化」,然而要完全弄懂裡面所有的科學,就得細細的品味思考了!但令我感到驚訝的是,作者那洋洋灑灑的一大串參考文獻,可是比照發表期刊的規格來寫,不過也因為科學根據很扎實,拿來用作課堂上的補充資料可是非常足夠的,即使作者是站在環保的角度,但卻是跳出來用客觀的態度、以及討論「真正可行的方案」,書中一直強調的「溫和的排放路線」,是較為可行的減碳方案,比起許多「零排放」等不可能的理想,或是政治手腕為主的「碳稅」和「碳交易」,還更具實際。
其實很期待科普的文章或著作能有這樣深層的思考和客觀的科學相互激盪,讓許多公民議題能浮現更好的解決方案,如同近期的廢核議題,其實我認為答案並不是兩個選項的單選題,甚至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知識能給出答案。但即使如此,我還是期許有一天,更多的科學與人文之類的刺激交流,讓我們能真正解決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