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霧峰桐林社區位於九九峰山腳,不但自然生態豐富,也蘊藏臺灣近代史的重要人文記憶。臺中霧峰區桐林社區發展協會於10月1日舉辦「拜訪貓頭鷹的家」走讀活動,沿著溪床環境觀察動植物,並參訪野生動物關懷據點、體驗手作蜂蠟擴香磚、在溪邊戲遊「曲水流觴」等,以多元方式體驗社區的自然人文特色。
走讀活動特別加入「曲水流觴」的遊戲,模擬過去莊家在北溝時的閒暇娛樂。
溪床動植物生態觀察
走讀路徑從桐林社區活動中心沿著溪流而行,逐步認識社區的人文與生態,沿途經過的特色商店如「阿滿姊的店」是小農蔬果的買賣據點,福天宮附近的「同仁號」雜貨店除了販賣柴米油鹽外,還代辦各式各樣事務,例如農忙期代訂便當、辦喜事時出借碗盤等,這些地方上的小店與居民的生活緊密相關,也是鄰里交流感情的場所。
桐林社區是調查臺灣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樣區,今日走讀以水徑為主,選在溪床環境觀察動植物生態。溪蝦喜歡棲息在溪床遍布石礫的踏區,以方便白天躲藏,走讀民眾便在「識野生態」林翰羽老師引導下,學習布置蝦籠的技巧,同時觀察多種溪中生物:「蟻獅」多在沙地或山區岩壁石縫產卵,也會在沙中挖坑捕食昆蟲,其成蟲形態貌似蜻蜓,稱為「蟻蛉」;「鰕虎」為洄游性魚類,必須在河口產卵、孵化、進入海洋,幼苗長大後才會洄游到淡水生活,由於生命史橫跨溪流與大海,無法在人工飼養環境繁殖。除了豐富的溪中生物外,這裡也是黃蝶大量分布的區域,夏天可見雄蝶在溪床上吸水汲取礦物質,另外也可觀察到夜鷹和眼鏡蛇等。
生態老師林翰羽向民眾展示蝦籠捕抓到的溪蝦。
貓頭鷹巢箱與野生動物關懷據點
近十年來在社區居民、保育團體和專家學者努力下,桐林社區營造出人與淺山動物共好的環境,相關保育行動包括在社區及校園吊掛貓頭鷹的巢箱,推動「棲地補償」,另也將「動物救傷」知識帶入校園。
臺灣淺山常見的貓頭鷹有領角鴞、黃嘴角鴞、鵂鶹、褐鷹鴞等,又以領角鴞最常見。貓頭鷹本身不會築巢,而是利用天然樹洞繁殖,但由於棲地遭受破壞、樹木矮化等原因,合適的樹洞愈來愈少。桐林社區組成巡守隊在各地吊掛巢箱,提供貓頭鷹育雛的巢居,並且定期巡視、觀察、記錄。除了貓頭鷹之外,也曾發現飛鼠進入巢箱繁殖。
臺中市野生動物保學會救傷收容的領角鴞個體,經申請後攜來現場作生態保育推廣教育利用。
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是臺中唯一提供野生動物救傷服務的單位,講師湯淑蓮說,最常接獲的救傷動物是松鼠、整巢的綠繡眼和斑鳩等,多半因為市區或校園的樹木遭到鋸砍和修剪,以致樹裡的動物巢位掉落,另外也曾收到從機場鳥網救下的黑翅鳶等。救傷單位記錄牠們的生長情形並餵食照顧,等到牠們有獨立生存能力就會進行野放。
另一方面,農民為了防治老鼠危害,常在田間用藥殺鼠,導致捕食老鼠的猛禽間接中毒。屏科大在霧峰五福一帶推廣生物防治,在田間製作棲架,讓黑翅鳶協助捕鼠,透過多種方式營造人和野生動物和平共處的環境。
桐林當地遍布養蜂人家,而這些養蜂場也吸引「蜂鷹」到訪。桐林盛產龍眼,每年春天龍眼花開時,養蜂人會在樹下放置蜂箱以取得龍眼蜜,此時喜歡食用蜂蛹的蜂鷹也會前來覓食,成為當地的生態特色之一。
北溝故宮遺址與曲水流觴
桐林社區舊名北溝坑,其下游的「北溝故宮遺址」,是1940年代末故宮文物來臺第一個安放及陳列的地點,直到1965年才遷至台北的國立故宮博物院。當時中國書畫家莊嚴(莊慕陵)舉家隨故宮文物來臺,即在北溝定居。作家齊邦媛於1959至1965年在北溝故宮擔任英文秘書,其著作《一生中的一天》即提及這段經歷及莊家人的故事。
當時莊家經常臨溪戲遊,仿中國古代文人以「曲水流觴」遊戲助興,這次走讀也模仿這項遊戲的形式,在溪邊施放藏有詩謎的紙船,再請大家取回紙船解謎,而謎題皆與桐林的風土人文有關,走讀最後即在桐林社區活動中心舉行猜謎有獎徵答,並播放李偉傑導演的《九九蜂鷹》影片段落,加深大家對今日走讀的印象。
走讀路徑
桐林社區發展協會集合-溪床動植物生態觀察-復刻版「曲水流觴」體驗-野生動物關懷據點-文學飯糰&窯烤番薯-蜂蠟擴香磚DIY-「來去阿罩霧」桌遊體驗&《九九蜂鷹》精彩段落賞析
https://goo.gl/maps/rr3nuZpaV5ySKZFW7
走讀文本
小熊老師.圖倪《貓頭鷹的孵夢森林》
宮澤賢治《夜鷹之星》
齊邦媛《一生中的一天》
李偉傑紀錄片《蜂臺灣》、《九九蜂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