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近視控制日拋」治療兒童及青少年視力,常見十大問題一次解答!

careonline_96
・2022/10/20 ・2165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開學之後,很多小朋友都會被檢查出近視;大學眼科林日蘋醫師一次解答,配戴近視控制日拋常見 10 大問題!

一、目前控制近視的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長效散瞳劑、角膜塑型片、兒控鏡片,還有軟式的近視控制日拋隱形眼鏡。

二、小朋友可以戴隱形眼鏡嗎?

科技日新月異,目前有推出專為兒童還有青少年近視控制的日拋軟式隱形眼鏡,通過台美 FDA 的核准,白天配戴,晚上的時候取下,配戴前需先經過醫生的評估;目前(近視控制專用)隱形眼鏡,也有六年的國外報告,證實它的安全性,小朋友能夠安全、自行、獨立配戴。

三、近視控制日拋跟角膜塑型片的差異?

首先是配戴的時間,角膜塑型片是晚上睡覺的時候配戴,白天的時候把它拿下來,如果是近視控制日拋的軟式隱形眼鏡,其實戴起來就跟大人在配戴的一般軟式隱形眼鏡一樣,白天的時候配戴,晚上睡覺的時候再取下來。

另外一個差異是鏡片的特性,角膜塑型片是硬式的隱形眼鏡,比較會有一些異物感,需要一點時間去適應;如果是近視控制日拋隱形眼鏡,則是軟式,所以在配戴適應期,幾乎是剛開始驗配的時候,就可以很快適應。

這兩者都是有很好的近視控制的效果存在,什麼時候要選哪一種鏡片?需要配合醫生的評估,在評估之後,再看小朋友的睡眠時間長短,或是生活習慣,再去做選擇。

四、幾歲可以開始使用近視控制日拋?

一般是建議 9 歲,有近視的小朋友可以開始使用,不過因為現在是疫情期間,許多 小朋友在這段時間有上線上課程,導致近視控制不佳,如果狀況許可,經過醫生們檢查,也可以提早做驗配的動作。

五、近視控制日拋隱形眼鏡,一天建議要戴多久?

一天建議至少要配足 10 個小時,不建議超過 15 個小時,一週至少要配戴 6 天。

建議要定期的回診,定期給醫生追蹤,才會有一個比較好的近視控制效果。

六、午睡時需要拿掉嗎?

午休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其實不一定要把它取下來,但每個孩子的狀況不一樣,家長可以多準備一副日拋的隱形眼鏡,或是多準備一副框架眼鏡。而我們診所也都會再提供一副框架眼鏡,提供家長們讓孩子做備用。

七、小朋友有辦法自行配戴嗎?

以我自己的經歷,9 歲以後就可以自行配戴角膜塑型片,而近視控制日拋,因為不需要有清洗的動作,每天只要更換一副新的就可以,因此小朋友能夠更加的適應自己去配戴。

家長也不用太擔心,來到我們診所的時候,醫生還有專業的驗光人員,都會為小朋友做獨立性的評估,並協助家長還有小朋友們自行配戴和取下,回家的時候,我們也會給幾副試戴片,讓大家能夠回去試戴看看喔!

八、卸下後需要戴眼鏡嗎?

卸下以後還是要戴眼鏡,大家可以把它想成,就像大人一般在配隱形眼鏡,卸下以後,他還是需要戴眼鏡,但是近視控制日拋跟一般大人的隱形眼鏡,不同之處在於,它除了屈光矯正以外,同時還可以讓我們有延緩近視(加深)的效果,所以一般我們都還是建議,白天的時候盡可能配戴 10 個小時,拿掉以後再改成框架眼鏡。

九、近視控制日拋,適合哪些小朋友?

首先是經過醫生評估之後,如果他是有近視,然後需要做近視控制的小朋友,像是男生很喜歡去打球、喜歡運動,不喜歡戴框架眼鏡的也都非常適合;另外,有能力可以獨自完成戴上隱形眼鏡的人,也都很適合喔!

另外還有一些使用長效散瞳劑,有畏光狀況的小朋友,也可以使用近視控制日拋;如果是配戴硬式隱形眼鏡,異物感較重的小朋友,也可換成近視控制日拋;睡眠時間比較短,無法配戴角膜塑型片的小朋友,也很適合配戴近視控制日拋。

十、配戴近視控制日拋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雖然日拋真的是非常方便,但是在配戴之前,我們還是要做手部清潔的動作,家長要幫忙注意,過敏的時候盡量不要配戴;用過以後,就要把它丟棄,取下以後,也是要再更換一副新的;游泳的時候不能配戴;家長也要注意,因為是近視控制的隱形眼鏡,所以平常在放假的時候也是要配戴,一週要配足 6 天,每天要配足 10 個小時,才會有近視控制比較好的效果。

另外,定時回來給眼科醫師做檢查,確定度數還有確定角膜健康程度,才會有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文章難易度
careonline_96
432 篇文章 ・ 264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白內障手術挑選合適人工水晶體,提供連續視力、減少夜間眩光,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與老花
careonline_96
・2023/08/25 ・221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是一位 50 多歲的舞蹈老師,她覺得近視度加深,所以來諮詢近視老花雷射手術。」五福諾貝爾眼科院長林俊佑醫師表示,「檢查發現,造成視力減退的原因其實是白內障,因此單靠老花近視雷射手術沒辦法解決她的問題。便建議她進行白內障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

患者本身有近視、散光、老花眼,因為工作的關係,用眼需求較高,且晚上常開車,因此選擇使用非繞射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林俊佑醫師說,如此一來便可同時矯正近視與散光,遠、中、近的視力,並且老花眼的狀況也改善,甚至晚上開車不容易有夜間眩光的問題。

白內障是因為眼球內部的水晶體老化,逐漸變得混濁,而阻礙光線進入,水晶體就像煮熟的蛋白一樣難以透光。林俊佑醫師說,導致水晶體老化的原因主要與年紀、紫外線、糖尿病、抽菸以及高度近視有關。

白內障患者會覺得視力變模糊,夜間視力變差,或是出現眩光,車燈、陽光會散開,導致畏光。林俊佑醫師說,部分患者的近視度數會在短時間內大幅上升,檢查才發現是白內障,尤其在高度近視的族群較為常見。現在的觀念認為近視達 500 度以上便屬於高度近視,一定要多加留意。

五福諾貝爾眼科院長林俊佑醫師說明,白內障很熟會變得越來越硬,增加出現併發症的風險,也會使手術難度上升,所以不建議拖到很熟才處理。

究竟何時要處理白內障?林俊佑醫師說,第一個準則是病人本身覺得視力減退的狀況已經讓日常生活受到影響。第二個準則是醫師判斷患者的白內障至少有中等程度以上,而且有可能產生併發症,如青光眼、虹彩炎等。

「很多患者仍有迷思,認為白內障要等到很熟才處理。」林俊佑醫師說,「其實白內障很熟會變得越來越硬,增加出現併發症的風險,也會使手術難度上升,所以不建議拖到很熟才處理。」

挑選合適人工水晶體,才能滿足生活需求

白內障患者想要改善,就須將老化混濁的水晶體移除,放入清澈的人工水晶體。從前白內障手術的做法是將整個水晶體擠出來,需要較大的傷口。林俊佑醫師解釋,現在白內障手術的做法是將水晶體震碎吸出,所以只需要一個微創傷口,約 0.2 公分。待吸出混濁水晶體後,就需放入清澈的人工水晶體,取代原本已老化的水晶體。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水晶體的功能越來越完善,從單焦點到多焦點,再到延伸焦距,林俊佑醫師說,焦點型人工水晶體能讓特定焦點的影像比較清晰,但在焦點與焦點間會比較模糊。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可以延長焦段,提供連續視力。

因為採用不同的技術,延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分為「繞射型」與「非繞射型」,兩者皆能達到連續性視覺品質,但是繞射型人工水晶體在夜間容易出現眩光,對於有夜間駕車需求的患者會比較困擾。非繞射型人工水晶體能夠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連續視力,且改善夜間眩光的狀況,有助提升安全性與便利性。另外,延伸焦距人工水晶體能夠能夠提供遠距離、中距離、功能性近距離的視力,所以可以改善老花眼的狀況,滿足多數人日常生活的用眼需求。

散光、近視、遠視皆是常見的屈光問題,透過具功能性的人工水晶體,也可以一併解決。林俊佑醫師說,術前都會詳細檢查,若散光超過 75 度,便會建議使用具有矯正散光功能的人工水晶體,術後才有較佳的視覺品質。

挑選人工水晶體時,醫師會和患者詳細討論,了解生活型態、用眼需求,幫助挑選合適的人工水晶體,才能達到滿意的視覺品質。

貼心小提醒

白內障是因為水晶體老化、混濁,干擾光線通透,而使視力減退。當白內障已經對患者的生活與工作造成影響,便會建議接受白內障手術。若白內障太熟,可能導致青光眼、虹彩炎等併發症,且會增加手術風險。

人工水晶體越來越進步,能夠同時矯正近視、散光,提供遠、中、近距離連續視力,也能減少夜間眩光的問題。患者可以根據生活、工作需求,挑選合適的人工水晶體。

接受白內障手術後,請依照指示點眼藥水,好好照顧眼睛。林俊佑醫師說,現在的白內障手術傷口很小,很快便能恢復視力。若出現視力減退、劇烈疼痛、分泌物增加等狀況,必須立刻回診。

五福諾貝爾眼科院長林俊佑醫師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與老花
careonline_96
・2023/05/25 ・2129字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醫師,我在十幾年前做過近視雷射手術,視覺品質很好。但是現在老花眼越來越明顯,手機都得拿好遠才看得到。」40 多歲的王先生說。

老花眼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三峽大學眼科診所邱立祥院長表示,「我自己也曾經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隨著年紀增加,老花眼開始造成困擾,所以又接受了老花近視雷射,搭配 LBV 智能景深技術,加強景深效果,讓我在操作電腦、使用手機、執行手術都能擁有良好的視覺品質。」

我們的眼睛可利用水晶體與睫狀肌來調整焦距,如同相機的變焦鏡頭般,能夠在看遠、看近時迅速調節。邱立祥醫師說,老花眼是眼睛自然退化的現象,因為眼睛看遠、看近的調節能力變弱,導致在看近距離的東西時會越來越吃力。

老花眼最主要是跟年紀有關,一般在 40 歲後就會明顯感受到老花眼的影響。邱立祥醫師說,老花眼初期的表現,是在看手機、看資料時,眼睛容易感到疲勞;接下來會在從看近距離轉成看遠距離時,沒辦法立刻對焦看清楚;然後是在看近距離時,需要把字體調大,或是把東西拿遠才有辦法看清楚。

老花眼和近視、散光一樣屬於屈光的問題,所以能夠配戴眼鏡矯正。邱立祥醫師說,若希望減少頻繁替換眼鏡的不便,可以使用多焦眼鏡、多焦隱形眼鏡,或使用近視老花雷射利用雕刻角膜矯正屈光的問題。年紀再大一點,出現白內障後,也可以在進行白內障手術時,放入多功能的人工水晶體,改善老花的現象。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同時矯正近視、散光與老花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的原理與近視雷射手術類似,邱立祥醫師解釋,兩種方式差別在於,近視雷射手術會將兩隻眼睛都矯正為幾乎沒有近視,而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則會刻意讓兩隻眼睛產生視差,讓優勢眼矯正為沒有近視,用來看遠距離,讓非優勢眼保留 25 至 150 度近視,用來看近距離。因為我們的大腦能夠將兩隻眼睛的影像融合在一起,所以便能達到矯正老花眼的效果。

為了提升影像融合度,老花近視雷射手術能夠依照個人化參數,雕刻角膜製作景深效果,優化中距離影像的清晰度。邱立祥醫師說,新型老花近視雷射,搭配 LBV 智能景深技術,讓術後患者遠、中、近距離都能擁有較佳的視覺品質。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步驟圖解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的步驟與 FS-LASIK 飛秒準分子近視雷射手術類似,最重要的是術前的檢查與評估。邱立祥醫師說,為了達到較理想的結果,術前需要進行完整的評估,包括近視度數、老花度數、散光度數、瞳孔大小、眼壓、角膜、水晶體、視網膜等 20 幾項檢查,確認眼睛的健康狀況及功能年齡。

為了讓患者體驗術後的視力狀況,術前會讓患者試戴鏡片,模擬術後的視覺感受,看看是否能夠適應。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採用眼藥水局部麻醉,醫師會先點麻醉藥水,接著用飛秒雷射製作厚度約 110 微米的角膜瓣。邱立祥醫師說,掀開角膜瓣,使用準分子雷射讓組織氣化,改變角膜的屈光度,矯正近視與散光。最後把角膜瓣蓋回復位,完成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兩隻眼睛的手術時間約 15 分鐘。

手術過程中,患者只要專心注視指示燈,維持眼睛在固定位置,讓雷射能夠精準雕刻角膜。

老花近視雷射手術術後保養重點

完成老花近視雷射手術後,請多休息,並依照醫師指示點眼藥水,不要揉眼睛。邱立祥醫師說,因為角膜表皮尚未癒合,術後一週內,眼睛不要碰到水,以降低感染的風險。務必按時回診,若有任何問題,都要立刻像醫療團隊反應。

由於兩隻眼睛具有微視差,會需要一點時間適應。邱立祥醫師說,通常是 1 至 3 個月,就能適應得不錯。

因為在術前檢查會進行鏡片試戴及融像測試,所以在術後很少發生難以適應的狀況。邱立祥醫師說,即使出現難以適應的狀況,也可以調整非優勢眼的度數,減少兩隻眼睛的視差。

「了解患者的期待,完整的溝通非常重要。」邱立祥醫師強調,「縝密的術前檢查與術後照顧,才能讓老花近視雷射手術達到較理想的結果!」

careonline_96
432 篇文章 ・ 264 位粉絲
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進化,提升精準度與視覺品質
careonline_96
・2023/03/23 ・2751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長期學業壓力及電子產品的使用導致台灣近視人口居高不下,統計路上有八成的人口都有近視問題,運動及生活上的諸多不便造成困擾,摘下眼鏡就像擺脫拐杖一樣成為許多人的其中一個心願。那近視雷射手術是如何進行,又有何差異呢?

目前治療近視、散光使用的雷射手術有 PRK、LASIK 與 SMILE,在醫界頗負盛名曾幫兩百多位醫師手術的遠見眼科總院長張聰麒醫師指出,近視雷射手術的歷史是先有 PRK,其次 LASIK,再有 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

PRK(經上皮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是較早期的作法,手術會先用酒精或雷射 Smart tPRK 刮除上皮細胞層與前彈力層,然後利用準分子雷術切削角膜,大約 1~2 週恢復八成視力。PRK 的缺點是比較痛,且會痛很久,然後因為傷口較大,組織長回來時容易形成角膜白斑,所以需要點較長期的類固醇藥水,大概半年左右,期間要密集注意類固醇造成的眼壓上升青光眼問題。

LASIK(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則會先製作角膜瓣,掀開上皮細胞層與前彈力層,然後使用準分子雷術切削基質層,達到計畫的厚度後,再將角膜瓣蓋回去,大約 1 天可恢復視力。

「過去大多使用刀片製作角膜瓣,現在可以使用飛秒雷射製作角膜瓣,提升精確度。」張聰麒醫師說,「LASIK 的優點相對於 PRK 疼痛感較輕,大約持續 1 天。不過因為有製作角膜瓣,術後需要小心照顧。」

在 LASIK 與 PRK 的年代兩者各擅勝場,LASIK 挾恢復快、疼痛感低、不易形成白斑,類固醇藥水需求量少,但缺點是皮瓣的術中及術後照顧須細心以對,而 PRK 則完全避免了皮瓣的問題,但恢復慢、疼痛感較久、及角膜白斑需長期類固醇藥水治療是其弱點,接下來劃時代的改革——微創傷口 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則集合了兩者的優點。

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微創角膜透鏡萃取術)屬於微創手術,會利用能量較低的飛秒雷射於基質層精準雕刻出一個角膜透鏡,然後經由一個 2 至 4 毫米的小傷口取出角膜透鏡。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的傷口較小,能夠維持前彈力層的完整,有助維持角膜的強度,另外傷害的神經較少,乾眼症程度也較輕。

張聰麒醫師說,「由於 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的疼痛更少、大約 1 天可恢復視力、乾眼程度更輕,很快成為近視雷射手術的主流,近三年來占比從一成提升至六成。」

從 SMILE 到 SMILE pro,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的進化

SMILE 是近視雷射手術的重大進展,不過早期的 SMILE 近視雷射手術沒有視軸導引、散光軸度導引、以及角膜地圖掃描,需要仰賴手術醫師的豐富經驗來調整。

曾經受到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邀請於 2022 年眼科年會從林口長庚現場實況轉播手術過程給全國眼科醫師觀摩的張聰麒醫師說,包含術前參數規劃、術中雷射施打過程、細膩的透鏡取出技巧這些技術的磨練都有助於提升 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的安全性與術後的視覺品質,這是外科手術醫師需要經歷長時間磨練跟學習培養的原因。

為了解決早期 SMILE 全飛秒近視雷射手術著重醫師個人經驗的困難點,SMILE 加入幾項新功能進化為二代的 SMILE Pro,張聰麒醫師解釋,SMILE Pro 具備中心視軸導引、散光軸度導引,讓醫師可以更快更精確的定位雷射位置,等於是從拿著地圖找路進化為 Google 地圖導航,大幅降低失誤空間提升精準度,可以讓經驗豐富的醫師做得更好更快更舒適,也提供年輕醫師許多幫助。

手術過程中使用飛秒雷射雕刻角膜透鏡時,需要把眼睛維持在固定位置。張聰麒醫師說,SMILE pro 的雷射掃描速度更快,施打雷射的時間從 23 秒縮短為 9 秒鐘,患者不用再努力維持 23 秒的定格狀態,大幅減少患者及醫師心理壓力。

另外,SMILE pro 可使用較低能量的飛秒雷射,張聰麒醫師說,較低的雷射能量可以進一步減輕施打雷射的不適,並讓視覺品質恢復更快、水霧感消散更快,讓近視雷射手術的品質更上一層樓。

「最近有兩位醫師和一位牙醫朋友來接受近視雷射手術,他們在隔天就返回工作崗位替患者植牙了,醫師果然是勞碌命。」張聰麒醫師說,「另外有位放射科醫師在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後,幾天後傳訊息告訴我說,他已經可以進行侵入性血管手術,穩定地把導管放進直徑不到 1mm 的血管裡了,他很訝異恢復的狀況的良好!」讓張醫師頗為驕傲,畢竟這些醫師都是千里迢迢過來,而且身負回去幫助其他患者的重責大任。

經過多年演進,近視雷射手術從 PRK、LASIK,到 SMILE,再進展到 SMILE pro,身為 SMILE 全飛秒雷射手術教學醫師的張聰麒指出,這些年來近視雷射手術的品質持續進步,透過完整的術前評估,累積豐富的手術經驗,能幫助更多人擺脫眼鏡的束縛。

「很多患者會問,你有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嗎?」這個萬年考古題是張醫師的最愛。張聰麒醫師總笑著說,「因為我自己有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而且近三年來還替 200 多位醫師同業做過近視雷射手術,我知道大家在意的點,我知道恢復的過程,我知道術後如何照顧眼睛,這些我個人經驗都可以跟我的患者討論,藉由醫療科技的進步,讓我能夠享受清晰的視覺品質,並能幫助更多的人,非常開心!」

貼心小提醒

不管接受哪一種近視雷射手術,術後一定要依照醫師的指示好好照顧眼睛,張聰麒醫師提醒,一個禮拜內請保持清潔避免碰生水,並按時點眼藥水,通常會包括抗生素藥水、類固醇藥水、與人工淚液。抗生素藥水是為了預防感染;類固醇藥水可減輕發炎反應、幫助視力恢復;人工淚液能夠改善乾眼的不適。

在術後照護期間,請多多休息,並按照時間回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