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3

文字

分享

1
3
3

從色彩恆常性的兩個實驗,來理解人類怎麼看見色彩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2/03/22 ・2871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陳彥諺

大腦是很有趣的東西,聰明的大腦,可以幫我們快速判斷、掌握當下狀況,有助於我們適應多變的環境。不過,有時候卻會聰明反被聰明誤——大腦判讀的顏色,和真實的顏色竟然不一樣!

前陣子引起網路上瘋狂討論的「藍黑還是白金洋裝」以及「灰綠還是粉白的鞋子」,就是兩個經典案例。

藍黑還是白金洋裝的案例中,同樣一張雙色相間的條紋洋裝圖,有人看到的是「藍黑條紋」,另一部分的人,看到的則是「白金條紋」。看到藍黑條紋的人,因為大腦主動幫你忽略了圖片右上角的光源,因此判斷出來的顏色,比較接近裙子的原始色像素。而看到白金條紋的人,大腦可能是太聰明了,主動幫你將圖片右上方的光源考量進去,根據過往的經驗,大腦認為,在金色背光光源的照射下,如果畫面中出現了偏藍的顏色,那麼這個部分的原始色應該是白色,因此,感謝聰明的大腦,你看到的是白金條紋洋裝。

灰綠還是粉白鞋子的案例,也是同樣道理。某些人的大腦,會自動將光源顏色的因素考量進去,快速提供根據過去經驗判斷後的結果,導致最終看到的是鞋帶、LOGO、鞋底處是綠色,鞋體是灰色的結果;另一些人,看到的則是鞋帶、LOGO、鞋底處是粉紅色,鞋體是白色。

這些案例背後的運作機制,其實可以理解為「大腦的自動白平衡功能」,也就是心理學家或神經生物學家所說的「色彩恆常性」。

發現色彩恆常性——蒙德里安色板實驗

為了理解「色彩恆常性」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科學家蘭德(Edwin H. Land)進一步做了著名的「蒙德里安色板實驗」。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是 1940 年代的荷蘭畫家,他為了達到藝術創作中的「純粹實在」,終身致力於進行色彩實驗。他的代表作有《構成第十號》與《百老匯爵士樂》,都以非常簡單的線條、極為單純的紅黃藍色塊,構成了畫面上的和諧平衡。而蘭德所做的色彩恆常性實驗中,刺激物的圖板與蒙德里安的畫作非常相像,因此就稱之為「蒙德里安色板實驗」。

蒙德里安色板實驗。圖/參考資料 4

1964 年,蘭德運用不同波長(即不同顏色。不同顏色的波長便不同。)的光源,照射在蒙德里安色板上,讓受試者在回答特定區域是什麼顏色的同時,一面用機器偵測反射光的波長。如圖所示。左邊三台裝置是 RGB 三原色的光源,用來控制光線的顏色,右方的黑色裝置,則用來偵測反射光的顏色。

蘭德透過這個實驗,發現人們即使在不同光線的照射下,仍然可以準確地回答該色塊的顏色,這說明了一件事——人類辨識物體顏色的方式,並不是單純靠著該物體的反射光來決定的,還會受到周圍物體反射光的影響。進一步來說,人類對於顏色的判斷,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比較出來的。

如此一來,也就可以解釋另一個有趣的小實驗了。當灰色的小女孩圖片,加上了紅色的濾鏡,猛然一看,加上紅色濾鏡圖的那一側,小女孩眼珠的顏色似乎就變成了藍色。不過,再拉近仔細一看,其實小女孩眼珠的顏色並沒有改變,仍然是原先的灰色,只是由於色彩恆常性,當大腦偵測到畫面中的環境偏紅,便自動補色,補出了原先根本不存在的藍色。

啟動色彩恆常性——馬克西莫夫的鞋盒實驗

所以說,人體的色彩恆常性,在什麼時候會開啟呢?有趣的鞋盒實驗告訴我們答案。

科學家馬克西莫夫(Vadim Maximov),以一個鞋盒做成實驗裝置。他在鞋盒一側,開了一個小孔作為觀看孔,另一側內壁則有類似於榻榻米的色塊圖案。從正上方打入特定光源進入盒中後,要求受試者觀看刺激物,結果發現,兩張畫面結構相同,但色塊完全不同的原圖,在不同的特定光源照射下,受試者的色彩恆常性並沒有發揮作用,他們所看到的圖案顏色,是兩張一模一樣的圖。

馬克西莫夫的鞋盒實驗示意圖。圖/參考資料 4

接著,在圖案上加入一圈白色色塊後,再次請受試者觀看,受試者的色彩恆常性開始發揮作用,能分辨出圖案的原圖顏色了。實驗結果再次確認了,我們所認定的物體顏色其實是相對的,會隨著周遭顏色進行修正,而當白色有顏色變化的時候,特別能啟動我們的色彩恆常性機制。

加上白線後對顏色的影響。圖/參考資料 4

AERO 創作者筆電,幫助創作者看見最真實的色彩

大腦太聰明了,會根據狀況,自動幫我們把某些真實的部分,轉換成另一種樣子。只是,從古至今,作為創作者,最需要的就是傳達真實了。那麼,該怎麼辦呢?

不怕不怕,來到了 21 世紀,現代的方法要用現代方式解決。作為一個創作者,我們不能關閉自己腦中的自動白平衡,但我們有選擇最真實與最優質的可能!

AERO 創作者筆電,考量了創作者從「設計原稿」到「完成作品」的全方位需求。視覺設計師們心中的痛,就是當顏色稍有偏離,造成了整體作品的大走鐘,努力的心血就徹底埋沒。

為了讓創作者能有絕佳發揮,AERO 16 創作者筆電從前端到後端,通通都考量了。在前端設計上,搭載 4K AMOLED 的面板,支援 100% DCI-P3 色域,並在 16:10 黃金螢幕比例的呈現下,讓你所見即真實。而在設計稿完成後的印刷階段,則以 Pantone Validated/ X-Rite ® 技術 Factory Calibration 高敏度媒合印刷校色,讓創作者的設計與實體製作物完美接軌,實體不色偏。

更厲害的是,AERO 16 是目前業界唯一具有「X-Rite™ 工廠校色」 以及「Pantone® Validated」 雙重認證的創作者筆電!

舉凡平面設計師在排版設計上,更需要精準的媒合印刷的校色,設計產品(包含招牌、海報、傳單、標識…等等)都需要在顏色上有高敏銳度的對接,擁有 Pantone Validated/ X-Rite ® 技術 Factory Calibration 並以 16:10 螢幕,接近黃金比例的設計更貼近創作工作者的需求。你也是追求完美、追求真實的創作者嗎?AERO 創作者筆電系列,協助你的創作,有最美、最真實的呈現。

提供參考:第 12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機種類型參考:

AERO 創作者筆電具有 4K AMOLED 或 miniLED,支援 100% DCI-P3 色域,給你最全面的色彩饗宴。

參考資料

  1. 實驗檢測色彩恆常性理論之正確性
  2. The Retinex Theory of Color Vision
  3. Physiological explanation of Land’s Retinex Theory
  4. Retinex at 50: color theory and spatial algorithms, a review
文章難易度
所有討論 1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地震之島的生存法則!921地震教育園區揭開台灣的防災祕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09/20 ・4553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為什麼台灣會像坐在搖搖椅上,總是時不時地晃動?這個問題或許有些令人不安,但卻是我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現實。根據氣象署統計,台灣每年有 40,000 次以上的地震,其中有感地震超過 1,000 次。2024年4月3日,花蓮的大地震發生後,台灣就經歷了超過 1,000 次餘震,這些數據被視覺化後形成的圖像,宛如台北101大樓般高聳穿雲,再次引發了全球對台灣地震頻繁性的關注。

地震發生後,許多外國媒體擔心半導體產業會受影響,但更讓他們稱奇的是,台灣竟然能在這麼大的地震之下,將傷害降到這麼低,並迅速恢復。不禁讓人想問,自從 25 年前的 921大地震以來,台灣經歷了哪些改變?哪些地方可能再發生大地震?如果只是遲早,我們該如何做好更萬全的準備?

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最合適的地點就在一座從地震遺跡中冒出的主題博物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 921地震教育園區。

圖:跑道捕捉了地震的瞬間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下一個大地震在哪、何時?先聽斷層說了什麼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發生了一場規模7.3的大地震,震央在南投縣集集鎮,全台 5 萬棟房子遭震垮,罹難人數超過 2,400 人。其中,台中霧峰光復國中校區因車籠埔斷層通過,地面隆起2.6公尺,多棟校舍損毀。政府決定在此設立921地震教育園區,保留這段震撼人心的歷史,並作為防災教育的重要基地。園區內兩處地震遺跡依特性設置為「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和「地震工程教育館」。

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建於原操場位置,為了保存地表破裂及巨大抬升,所以整體設計不採用樑柱結構,而是由82根長12公尺、寬2.4公尺、重約10噸的預鑄預力混凝板組成,外觀為曲線造型,技術難度極高,屬國內外首見,並榮獲多項建築獎。而地震工程教育館保留了原光復國中受損校舍,讓民眾親眼見證地震的驚人破壞力,進一步強調建築結構與安全的重要性。毀損教室旁設有由園區與「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策劃的展示館,透過互動展示,讓參觀者親手操作,學習地震工程相關知識。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研究員蔣正興博士表示,面積上,台灣是一個狹長的小島,卻擁有高達近4000公尺的山脈,彰顯了板塊激烈擠壓、地質活動極為活躍的背景。回顧過去一百年的地震歷史,從1906年的梅山地震、1935年的新竹-台中地震,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都發生在台灣西部,與西部的活動斷層有密切關聯,震源位於淺層,加上人口密度較高,因此對台灣西部造成了嚴重的災情。

而台灣東部是板塊劇烈擠壓的區域,地震震源分佈更廣。與西部相比,雖然東部地震更頻繁,但由於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災情相對較少。此外,台灣東北部和外海也是地震多發區,尤其是菲律賓海板塊往北隱沒至歐亞板塊的隱沒地震帶,至沖繩海槽向北延伸,甚至可能影響到台北下方,發生直下型地震,這種地震因震源位於城市正下方,危害特別大,加上台北市房屋非常老舊,若發生直下型地震,災情將非常嚴重。

除了台北市,蔣正興博士指出在台灣西部,我們特別需要關注的就是彰化斷層的影響,該斷層曾於1848年發生巨大錯動。此外,我們也需要留意西南部的地震風險,如 1906 年的梅山地震。此兩條活動斷層距今皆已超過 100 年沒活動了。至於東部,因為存在眾多活動斷層,當然也需要持續注意。

我們之所以擔心某些斷層,是因為這些區域可能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能量,一旦達到臨界點,就會釋放,進而引發地震。地質學家通常會沿著斷層挖掘,尋找過去地震的證據,如受構造擾動沉積物的變化,然後透過定年技術來確定地震發生的時間點,估算出斷層的地震週期,然而,這些數字的計算過程非常複雜,需要綜合大量數據。

挑戰在於,有些斷層的活動時間非常久遠,要找到活動證據並不容易。例如,1906年的梅山地震,即使不算久遠,但挖掘出相關斷層的具體位置仍然困難,更不用說那些數百年才活動一次的斷層,如台北的山腳斷層,因為上頭覆蓋了大量沉積物,要找到並研究這些斷層更加困難。

儘管我們很難預測哪個斷層會再次活動,我們仍然可以預先對這些構造做風險評估,從過往地震事件中找到應變之道。而 921 地震教育園區,就是那個可以發現應變之道的地方。

圖:北棟教室毀損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921 後的 25 年

在園區服務已 11 年的黃英哲擔任志工輔導員,常代表園區到各地進行地震防災宣導。他細數 921 之後,台灣進行的六大改革。制定災害防救法,取代了總統緊急命令。修訂了建築法規,推動斷層帶禁限建與傳統校舍建築改建。組建災難搜救隊伍,在面對未來災害時能更加自主應對。為保存文化資產,增設了歷史建築類別,確保具有保存價值的建築物得到妥善照料。

最後,則是推行防災教育。黃英哲表示,除了在學校定期進行防災演練,提升防災意識外,更建立了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作為教育場所,也是跨部門合作的平台,例如與交通部氣象署、災害防救辦公室、教育部等單位合作,進行全面的防災教育。園區內保留了斷層線的舊址,讓遊客能夠直觀地了解地震的破壞力,最具可看性;然而除此之外,園區也是 921 地震相關文物和資料的重要儲存地,為未來的地震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堪稱園區元老,在園區服務將近 19 年,主要負責日語解說工作的陳婉茹認為,園區最大的特色是保存了斷層造成的地景變化,如抬升的操場和毀壞的教室場景,讓造訪的每個人直觀地感受地震的威力,尤其是對於年輕的小朋友,即使他們沒有親身經歷過,也能透過這些真實的展示認識到地震帶來的危險與影響。

陳婉茹回憶,之前有爸媽帶著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參觀,原本小朋友並不認真聽講,到處跑來跑去,但當他看到隆起的操場,立刻大聲說這他在課本看過,後來便聚精會神地聽完 40 分鐘的解說。

圖:陳婉茹在第一線負責解說工作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除了每看必震撼的地景,園區也透過持續更新策展,邀請大家深入地震跟防災的各個面向。策展人黃惠瑛負責展示設計、活動規劃、教具設計等工作。她提到,去年推出的搜救犬特展和今年的「921震災啓示展」與她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921 大地震時的她還是一名台中女中的住宿生,當時她儘管驚恐,依舊背著腿軟的學姊下樓,讓她在策劃這些展覽時充滿了反思。

在地震體驗平臺的設計中,黃惠瑛強調不僅要讓觀眾了解災害的破壞力,更希望觀眾能從中學到防災知識。她與設計師合作,一樓展示區採用了時光機的概念,運用輕鬆、童趣的風格,希望遊客保持積極心態。二樓的地震體驗平臺結合六軸震動臺和影片,讓遊客真實感受921地震的情境。她強調,這次展覽的目標是全民,設計上避免了血腥和悲傷的元素,旨在讓觀眾帶著正向的感受離開,並重視防災意識。

圖:地震體驗劇場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籌備今年展覽的最大挑戰是緊迫的時間。從五月開始,九月完成,為了迅速而有效地與設計師溝通,黃惠瑛使用了AI工具如ChatGPT與生成圖像工具,來加快與設計師溝通的過程。

圖:黃惠瑛與設計師於文件中討論設計/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蔣正興博士說,當初學界建議在此設立地震教育園區,其中一位重要推手是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他曾在台灣指導十位台灣博士生,這些博士後來成為地質研究的中堅力量。1999年921大地震後,安朔葉教授立刻趕到台灣,認為光復國中是全球研究斷層和地震的最佳觀察點,建議必須保存。為紀念園區今年成立20週年,在斷層館的展示更新中,便特別強調安朔葉的貢獻與當時的操場圖。

此外,作為 20 週年的相關活動,今年九月也將與日本野島斷層保存館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強化合作並展示台日合作歷史。另一重頭戲則是向日本兵庫縣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致贈感謝狀,感謝他不遺餘力,長期協助園區斷層保存館的剖面展品保存工作。

右圖:法國巴黎居禮大學安朔葉教授。左圖:兵庫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主任研究員加藤茂弘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盡力保存斷層跟受創校舍,只因不想再重蹈覆徹。蔣正興博士表示,921地震發生在車籠埔斷層,其錯動形式成為全球地質研究的典範,尤其是在研究斷層帶災害方面。統計數據顯示,距離車籠埔斷層約100公尺內,住在上盤的罹難率約為1%,而下盤則約為0.6%。這說明住在斷層附近,特別是上盤,是非常危險的。由於台灣主要是逆斷層活動,這一數據清楚告訴我們,在上盤區域建設居住區應特別小心。

2018年花蓮米崙斷層地震就是一個例證。

在921地震後,政府在斷層帶兩側劃設了「地質敏感區」。因為斷層活動週期較長,全球大部分地區難以測試劃設敏感區的有效性,但台灣不同,斷層活動十分頻繁。例如 1951 年,米崙斷層造成縱谷地震,規模達 7.3,僅隔 67 年後,在 2018 年再次發生花蓮地震,這在全球是罕見的,也因此 2016 年劃設的地質敏感區,在 2018 年的地震中便發現,的確更容易發生地表破裂與建築受損,驗證了地質敏感區劃設的有效性。

圖:黃英哲表示曾來園區參訪的兒童寄來的問候信,是他認真工作的動力 / 圖片來源:921地震教育園區

在過去的20年裡,921地震教育園區不僅見證了台灣在防災教育上的進步,也承載著無數來訪者的情感與記憶。每一處地震遺跡,每一項展示,都在默默提醒我們,那段傷痛歷史並未走遠。然而,我們對抗自然的力量,並非源自恐懼,而是源自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當你走進這座園區,感受那因地震而隆起的操場,或是走過曾經遭受重創的教室,你會發現,這不僅僅是歷史的展示,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與使命。

來吧,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一起在這裡找尋對未來的啓示,為台灣的下一代共同築起一個更堅固、更安全的家園。

圖:今年九月,走進921地震教育園區 / 圖片來源:劉志恆/青玥攝影

延伸閱讀:
高風險? 家踩「斷層帶、地質敏感區」買房留意
「我摸到台灣的心臟!」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讓「池上斷層」揚名國際
百年驚奇-霧峰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天下雜誌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輕薄柔軟的觸控螢幕
PanSci_96
・2014/08/30 ・1299字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SR值 524 ・七年級

圖片來源:display central
圖片來源:display central

採訪/L編

十幾年前,行動電話要輕巧方便好攜帶;而這個年頭,人們為追求大螢幕的視覺效果,反而接受逼近平板大小的手機。雖然在大螢幕手機上玩遊戲、看影片比較舒服,閱讀文章能防老花,又可以顯得臉小,卻有個麻煩的缺點:實在太大了。若想將大螢幕配件放入口袋說走就走,有什麼好方法嗎?

不如就把螢幕折一半帶著走吧!有別於常見的玻璃螢幕,工研院利用「多用途軟性電子基板技術」(FlexUP),做出紙張般的觸控式螢幕,不僅可以彎曲,也能摺疊,彎曲的特性讓螢幕可以安裝在任意曲面,配備在腕戴式互動裝置,能做成更大螢幕、貼合身體的智慧型手錶,或是裝在衣服上做成天線寶寶裝;摺疊的特性賦予螢幕收納功能,例如以軟性螢幕取代投影機和布幕,或是更棒的:放在行動裝置上,讓平板、手機合而為一。

工研院研發FlexUP技術時,雖然要創造突破性的產品,但也不能太天馬行空,要讓業者的設備勝任新技術,因此工研院以現有的面板生產技術加以開發,在一般製作面板的玻璃載板黏上塑膠基板,讓廠商只需做些微的調整,就能在既有生產線製造軟性面板。製作完成後,再進行塑膠基板切割,從玻璃取下軟性面板。為了讓成品輕鬆與玻璃載板分離,工研院在玻璃跟塑膠基板之間加入「離型層」,讓塑膠基板在加工時維持牢固,完工後又能輕易拆卸。

Anqbrr
Tri-Fold AMOLED可以兩方向摺疊

軟性觸控式螢幕將顛覆使用者習慣

現在智慧型手錶等腕戴式互動裝置的設計,皆因硬式螢幕有所限制,為配合手部曲線,只能做小巧的螢幕,且較不舒適。工研院發表了利用軟性觸控螢幕的腕戴式互動裝置,圓弧的線條可以包覆手臂,做大面積的螢幕,讓腕戴式裝備有更多元的應用。捨去玻璃的FlexUP螢幕厚度只有100微米,如此輕薄的螢幕也讓穿戴式裝置更加舒適。

pad_5099885_GIFSoup.com
可摺疊的觸控螢幕,可以同時擁有手機和平板的功能。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各有其不可取代性,卻又有許多重疊的功能;滑臉書、上PTT、用Line聊天、看影片、聽音樂、查資料等等,在行動裝置上皆大同小異,差別只在螢幕尺寸造成的使用限制,若能將兩機合體,將會方便許多。配上可摺疊主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的可摺疊觸控螢幕,可望讓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合而為一:摺疊手機好攜帶、攤開平板防老花。其實任天堂DS遊戲機就有摺疊收納螢幕的概念,但兩個螢幕之前還是有很大的斷層,可摺疊的軟性螢幕讓摺疊機構也是顯示器,形成流暢的大螢幕,不會有銜接的斷層。只有60微米厚的軟性螢幕以塑膠取代玻璃,不僅減輕重量、體積,也能避免玻璃因撞擊造成的碎裂。

電容式觸控面板的原理是感測手指觸摸螢幕時產生的電場,而觸控面板的準確度會被顯示器的電流干擾,當兩者越靠近,干擾會越大。FlexUP觸控板輕薄的優點這時卻成了缺點,FlexUP觸控面板比玻璃面板薄了幾倍,距離下方的顯示器較近,受到較多的干擾而降低觸控螢幕的感應。軟性觸控螢幕雖然很令人期待,但研究人員還在努力突破許多困難,讓技術和成果更加完美。

PanSci_96
1245 篇文章 ・ 2378 位粉絲
PanSci的編輯部帳號,會發自產內容跟各種消息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