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Wikipedia
全球暖化的議題受到重視,連帶著跟暖化有關的研究成果也比較容易受到注意。幾年前的"吃袋鼠救地球"就是個有趣的例子。為什麼吃袋鼠可以救地球?那篇研究的作者是這樣推論的:牛是反芻類,消化道裡有很多很多甲烷菌,所以養活一頭牛得付出讓甲烷菌持續產生大量甲烷這種温室氣體的代價。目前地球上牛口眾多,如果要吃牛的人轉去吃袋鼠,地球上累積的甲烷可以少一點。且不論實際執行時可能碰到的困難,這個說法倒是成功讓人注意到他的研究。
最近又有一篇「護海獺救地球」的研究報告。首先,海獺會吃海膽,而海膽的食物是海帶這些大型海藻,接著作者以過去四十年的記錄資料來推算,發現當地海獺藉由控制海膽數量來讓海藻好好生長,把二氧化碳固定下來。
海獺在的時候海膽只敢躲在洞裡撿海藻屑渡日,少了海獺的話它們就直接出來啃嫩藻,對海藻造成很大的傷害。他們比較了兩種狀況下的固碳狀況,發現可以差到十二倍,海獺的存在估計每天可以多固定 4.4 到底 8.7 百萬公噸的碳,用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標準來換算的價值是每年美金 2.05-4.08 億。雖然固碳應該是植物的工作,但是動物在幫助固碳上也是有間接貢獻的。
參考資料
- Christopher C Wilmers, James A Estes, Matthew Edwards, Kristin L Laidre, and Brenda Konar. 2012. Do trophic cascades affect the storage and flux of atmospheric carbon? An analysis of sea otters and kelp forests.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e-View)
- BBC News. Eat kangaroo to ‘save the planet’. 2008/08/09.
- Wilson GR and Edwards MJ. Native wildlife on rangelands to minimize methane and produce lower-emission meat: kangaroos versus livestock.
- Conservation Letters 1 (2008) 1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