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雖然不能改變時間,但我們可以改變人對於時間的知覺(明明同樣是五分鐘,卻感覺有七八分鐘那麼長),這次要介紹的研究就是透過誘發實驗參與者產生所謂「哇」(Awe)的情緒來改變他們對於時間的知覺。甚麼是所謂「哇」的情緒,作者引用了 Keltner 與 Haidt (2003) 的說法,認為哇這個情緒狀態是當一個人經驗到一個非常巨大的東西,讓一個人必須要更新自己的心智基模。上圖是黃石公園中的黃石公園湖的一景,筆者回想到所謂哇的經驗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幾年前去黃石公園,通過蜿蜒的山路後突然看到眼前一大片的黃石公園湖,真是讓人心曠神怡!
回歸正題,這個研究的作者就透過影片的方式讓實驗參與者進入所謂的哇情緒或是正向情緒,會用正向情緒做比較的原因是因為哇通常是比較正向的,當然也會有讓人覺得恐怖或害怕的哇… 之後會用一些問題來探索他們對於時間及相關概念的想法。
第一個實驗中,是直接問實驗參與者對於一些事情的信念,其中安插了四個問題是跟時間充裕感有關係的問題。結果顯示,看了哇影片的實驗參與者,體驗到哇的情緒明顯高於看了正向情緒影片那組,除此之外他們感覺時間較充裕。第二個實驗作法類似,只是另外詢問實驗參與者對於貢獻自己的金錢(捐款)或時間(當志工)的看法,結果顯示看了哇影片的那組較願意貢獻自己的時間,但對於金錢的貢獻兩組沒有差異。第三個實驗另外想要了解看了不同的影片是否會影響實驗參與者的選擇,在看完影片後,實驗參與者每次要從兩項東西中選擇他們比較想要的一個,其中一項東西是具體的物品,另一項東西是較具體驗性質的(例如看一場表演)。結果顯示看了哇影片的那組比較喜歡體驗性的東西。
根據這三個實驗的結果,作者推論看了哇的影片確實會讓人有種時間很多的感覺,因此會影響到實驗參與者願意貢獻自己時間去當志工。除此之外,也會改變實驗參與者的選擇,甚至影響他們的幸福感。
這是個有趣的實驗,但也讓人會看到有些困惑,因為若哇的經驗讓我們必須改變基模,那改變的究竟是甚麼呢?是說我們會覺得每分鐘實際的長度變長了,或是我們會放大所擁有的時間(原本有 10 分鐘,會放大為有 20 分鐘)?兩者在行為上會有同樣的結果,但歷程卻是不太相同的。用一個更實際的例子讓大家思考,相信有去過美國的人回到台灣後都會有個感覺,怎麼女生都這麼瘦… 食物怎麼這麼小盤。在這個例子中,因為我們對於人的胖瘦基模改變了,所以用改變後的基模就會覺得同樣的人變瘦了。這樣去思考,就會覺得這個研究結果怪怪的,除非是真的相信哇是非常神奇獨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