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看過 VR 影片嗎?
自人類文明開端,整個種族對感官刺激的追求就沒停止過。然而過去,不管有再大的螢幕、多高的畫質,我們終究是透過一個框框在「觀察」事件的發生,只要稍稍轉個視角就能從情境中脫離。
不容易中斷的沉浸感 (immersion) 是 VR 「個人化」 (personalize) 視聽體驗的最大優勢。看看《一級玩家》裡面可以重現觸覺刺激、實現完全體感操作的連身衣,又或者是最近火紅的《電馭叛客2077》的大腦幻舞 (brain dance) ,這些都是人們距離理想 VR 體驗的最後一哩路。
特別是電馭叛客 2077 的幻舞,相較於單純的「虛擬」實境,這項技術更像是部第一人稱的紀錄片。任何人只要植入錄影插件,啟動後就能將自己所有的感官經驗與生理反應記錄下來供他人「欣賞」。
也因為拍攝的便利性,從比較正常的演唱會實況、技能演練,到獵奇的自殘甚至是死亡記錄,各種你不想或無法親身經歷卻又好奇「到底是什麼感覺」的事物都能成為幻舞素材。
只不過幻舞真的能讓人「感同身受」、經驗分毫不差的心理變化?
誠然,當我們在欣賞任何作品時,能否感受故事角色的心理狀態是會嚴重影響體驗的關鍵。這讓過去無數創作者傷透腦筋的代入感與認同感問題,現在只要接上幻舞就能迎刃而解了?
可惜幻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從當代心理學的角度,幻舞能讓人直接感受到拍攝者情緒的賣點,卻也是它最大的問題所在。
因為情緒,並不是一種說感受就能感受到的東西。
名符其實的「自作多情」
相較於進食、繁衍與求生這些單純的生物本能,情緒更像是種動態的能量,我們會被這些心理活動驅使去做某些行為,又或者賦予當下行為新的意義。例如當說話者帶著不同情緒時,同樣一句「沒關係」也會產生不同的感受。
至於情緒到底是怎麼產生的?這在心理學界已經是跨世代的爭論命題,從19世紀末期一路吵到現在。
從討論環境刺激與生理變化上的古典情緒理論,到 fMRI、腦波儀等先進儀器被廣泛投入神經科學領域井噴的研究數據,過去被視為圭臬的經典理論也開始從舞台退下。而最近幾年,心理學界對情緒的認識又面臨一波新的變革。
美國東北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莉莎‧巴雷特 (Lisa Feldman Barrett) 在幾年前提出了情緒建構論 (Theory of Constructed Emotion) 。有別於古典理論就事論事的觀點,巴雷特退了一步、用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大腦」這個造就一切心智活動的器官。
腦是意識的核心所在,有時候還能拿來當成罵人的素材(?),但是在巴雷特看來其真正功能仍是──像其他所有有腦動物一樣──維持體內的恆定性 (allostasis) 。餓了要吃、有病菌入侵就啟動免疫系統、遇到危險準備逃跑,甚至是在跟伴侶互動時產生的「反應」都在恆定的範疇裡。
為了能更有效率地取得我們需要的資源,大腦會記錄每次與外界互動的人事時地物與結果,方便往後遇到類似的情境時有所依據。而「情緒」就是用來賦予這些經驗意義,並加以分類的標籤。
讓我們滿足、舒適的經驗,被分類到「開心」;可能會危害生命或資源穩定的刺激,就納入「恐懼」與「憤怒」;意識到自己即將失去某些事物,那份感觸則成了「悲傷」。當然這都是很粗略的描述,但從情緒建構論的觀點來看,每種情緒只是為情境當下腦部活動與生理變化下的「註解」,充滿主觀的個人詮釋。
講到不同情緒的異同之處,巴雷特在其著作《How Emotions are Made》中用了一個很生動的比喻:不同的情緒就像是餅乾與麵包,雖然看起來嘗起來都不同,卻都是用相似的材料烤製而成的;即便都是餅乾,每一種甚至每一片之間都會因為配料或溫度而有所不同。
我們不會因為麵包都有麵粉就認為「麵粉=麵包」,因為除了麵粉之外還需要糖鹽或奶油牛奶等其他原料搭配。情緒也會因為引發的對象、當下的情境、過去人生經驗,或是其他更加瑣碎的細節影響,變成一份獨一無二的體驗。
你的人生中肯定有一部作品,不管是文字影像或音樂,每隔幾年重溫一次都會有全新的體悟。這正是因為歷練增長,讓你會被這部作品的不同要素引發新的情緒。像這樣的感動是靠著天時地利與人和才有辦法促成的結果,就算換個人來也能有類似的體驗,也會因為彼此的人生不同而有所落差。
上述提及的內容僅是情緒建構論的冰山一角,卻也點出兩個重點:第一是情緒本身在神經科學層面並沒有全然的一致性,同類別情緒之間都有差異存在;第二則是個人對情緒的感受與判斷與過去經驗息息相關,就跟麵包會因為原料產地不同而有口感或濕潤度上的差異一樣。
這時候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電馭叛客 2077 的幻舞,這個宣稱能讓人直接感受他人情緒的技術……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想要感動人心?你可以不用這麼麻煩
從幻舞在遊戲裡面呈現出來的樣貌,我們可以把它視為一種「再現」的手段。在電馭叛客的世界裡面,當作商品的幻舞會經過專業人員剪輯與調整,但這個過程就像是在雕琢原石,可以去蕪存菁、卻無法無中生有。不只是拍攝者當下的感官刺激,還包括這些刺激引發的過去經驗、當下聯想到的種種思緒,以及前面一大段討論到的,情緒。
單純複製感官刺激在人人腦裡面都有晶片的電馭叛客世界觀並不是太困難的事情,但就好像有些人怎樣都無法理解香菜哪裡好吃,或是火鍋裡面加芋頭有多美味(理性勿戰),我們不一定有辦法透過記錄者的感官體驗促發出相似的情緒。
但是記憶……不是說複製就複製得了的。
根據前面提到的情緒建構論,情緒來自記憶,而記憶說穿了,就只是腦神經細胞之間的交流。
神經細胞雖然也是跑電的,但其複雜程度絕對不是電路板或晶片有辦法相提並論的。細胞是活體,這代表它沒辦法像電腦 OS 統一資料的儲存或傳遞規格,每一道記憶的痕跡只有自己才能解讀。
我們或許能在統計上找到大腦活動的模式與可能規律,但是這些都只是方便歸納的概括,無法反映真實的情況。每個人的腦,就像指紋一樣,都有極高程度的獨特性。單純複製腦部活動只會像是硬要用 Word 開啟 mp4 檔,不但讀不到正確內容,還可能在別人的腦裡引發嚴重錯亂。
那你問為什麼____有辦法取代我們的____(防雷消音)?那是因為它並不是單純讀取,而是完全的「覆蓋」,在這一篇文章有更詳細的說明:換了腦袋就換了個人?電馭叛客 2077 的聖物晶片到底有沒有譜
這代表幻舞就只是個會吃上詐欺官司的黑心產品嗎?那倒不一定。
注重流暢與真實的沉浸式體驗
如果不要求一定得 100% 重現記錄者的所有心理活動,幻舞作為強化版的 VR 裝置,其實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在文章最開始,我曾提到 VR 裝置的最大優勢在於它不容易中斷的沉浸感,而這也是我們能否享受遊戲、電影乃至於小說的一大關鍵。
沉浸感來自體驗的真實性與流暢性,只要沉浸感足夠,觀眾就能順利與情節角色產生連結,進而享受故事帶來的情緒起伏。但想要維持住沉浸感,那就不是單純靠聲光效果能彌補的了。例如引發很大爭議的《最後生還者 2 》就是在敘事順序上失了重心,讓大部分玩家無法認同為父報仇的艾比,進而大幅度劣化遊戲體驗。
前面也提到了,情緒並不是說來就能來的東西,流暢且合理的「心路歷程」是必要的。如果故事呈現的斷裂感太強,頻頻出戲的觀眾只會滿頭問號,更不要說被感動了。
總結來說,幻舞就像是傳說中的廚具。它雖然有各種能為料理錦上添花的神奇功能,卻沒辦法無中生有、取代最重要的食材與食譜。到頭來你能否端出一道引人入勝、直擊人心的作品還是得看廚師本身的功力。只想著要依靠工具卻沒半點基礎,最後就會有個藍頭髮的放毒大師教你做人(?)。
說個好故事,並且把故事說好。這個道理是在哪裡都不會變的。
參考文獻
- Barrett, L. F. (2017). How emotions are made: The secret life of the brai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 Barrett, L. F. (2017). The theory of constructed emotion: an active inference account of interoception and categorization.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12(1), 1-23.
- Barsalou, L. W. (2016). Situated conceptualiz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 Gallese, V. (2011). Embodied simulation theory: imagination and narrative. Neuropsychoanalysis, 13(2), 19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