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編按:【科科齊打交】是我們希望可以與大家一起進行的對話形式。泛科學編輯部會盡力蒐集資料,提供可以協助討論的科學內容,非常期待能夠塑造一個開放與理性討論的空間。
在《看 A 片學性教育是否搞錯了什麼》中,引用各種研究,來指證 A 片橋段中的不合理之處,而我也開始懷疑,身為理性的人,為什麼會對不合理的 A 片產生感覺?甚至有人會有類似上癮的效果。而 A 片帶來的影響,也不僅僅是個人,甚至能對整個社會產生一些微妙的影響。
現在,我們想邀請你,在閱讀完相關內容後,在此文底下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想法!
A片成癮是治療還是毒品?
在看A片會不性福,對真人沒性趣嗎?一文中,我們知道 A 片具有「刺激獎勵迴路」的效果,這種效果與「物質成癮」類似,對我們來說,看 A 片是真的會上癮,然而,這種「上癮」究竟是好是壞,研究者目前也還沒有共識。
在回顧 A 片成癮性的研究中,有的研究者悲觀認為 A 片的成癮性會強迫使用者自慰,進一步造成性功能障礙,甚至被當作性功能障礙的主因;也有另一批的研究者,樂觀運用 A 片的成癮性與認知行為療法,開發出 IBST (Internet‐Based Sex Therapy) 的治療方法,來幫助有心理性性功能障礙的人找回自信。
無論悲觀還是樂觀,兩種研究都還在持續進行中。
A片的刻板印象
比起 A 片成癮,A 片所造成的社會現象可能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像是 2015 年的波多野結衣悠遊卡,引起大眾討論性產業工作者污名化的議題。不過,比起 AV 女優汙名化,A 片中各種職業或角色的刻板印象也是個問題,像是OL、護士、教師、人妻……等,這些 A 片中的刻板印象,會讓某些觀眾信以為真,或是在言詞中透露出令人不舒服的觀點,造成某些人不必要的困擾。
雖然曾有研究透過讓醫師用血液或唾液是否檢測出 IgE 抗體來判斷狗是否過敏(Ermel, R et al.,1997),但最新的研究卻發現,無論使用無論血清的 IgE 抗原或是唾液裡的 IgM 或 IgA 抗原都無法有效檢測出狗狗的過敏來源(Udraite Vovk Let al., 2019 & Lam ATH et al., 2019),甚至會造成偽陽性誤判。因此,目前學界公認唯一能識別食物過敏原的方法就是「食物排除法」(Food Elimination Method)。
Lam ATH, Johnson LN, Heinze CR. Assessment of the clinical accuracy of serum and saliva assays for identification of adverse food reaction in dogs without clinical signs of disease. J Am Vet Med Assoc. 2019 Oct 1;255(7):812-816. doi: 10.2460/javma.255.7.812. PMID: 3151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