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智華
防水患需因地制宜
梅雨季鋒面帶來的連日大雨,讓台灣從南到北都降下了驚人雨量,許多低漥地區頓時成了「水鄉澤國」,而首善之區的台北都會區也不堪瞬間豪雨肆虐,就連熙來攘往的交通要道基隆路也頓時成了「基隆河」,不少人苦笑自己上班就像在「渡河」般辛苦,而眼看颱風季節又即將來臨,更多民眾擔心的是如何避免水患發生,不要讓「我家門前有小河」的窘況一再上演。
為何每逢大雨就成災?看到電視新聞播放一幕幕災區街道因大雨而成「水道」的畫面,讓不少受過水患之苦的民眾都忍不住質疑台灣水利工程排水成效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導致豪雨一來就「作大水」。
對此,成功大學特聘教授、同時也是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主任詹錢登表示,ㄧ般人對水利工程往往都存有錯誤觀念與迷思,認為只要蓋了水利工程就可以「永保安康」、水患不會來敲門。事實上,這還關係到所降下的雨量多寡,以日前因鋒面影響而降下的豪雨來看,動輒超過 200 毫米的驚人雨量,即使是先進國家的水利工程設施都不一定能耐得住瞬間降下的暴雨。
他以之前發生的泰國水患為例,當時就持續好一陣子仍積水未退,相較之下,台灣的水利工程品質已經算是不錯,像「員山子分洪道」的完工就為基隆河打下重要的水利工程基礎,讓基隆河兩岸的淹水情況比過去改善許多,不會一下大雨就鬧水災。
「水利工程並非防水患的萬靈丹,而是要從多方面向整體考量才能減輕災情,」詹錢登強調,回歸基本面來看,水利工程目的是希望透過硬體設備的強化來提高排水能力、降低水患發生機率,但並不代表只要政府砸上百億元興建水利工程就能確保萬無一失,因為一旦降雨量超過水利工程承載量時,一樣有可能導致積水或淹水等問題發生。
他有感而發指出,要預防水患發生,並不是一味將堤防愈蓋愈高、或花大錢拚命蓋工程就可以,而是要保留公共低漥地、打造疏洪區,讓水有路可走;就像古早時代的老祖宗會在山林間打造梯田、水塘,讓大雨來臨時可以作為暫時的「蓄水池」,避免大水一下子就淹到民宅、造成傷亡損失。
而這樣的先人智慧也可運用在現代社會裡,對於地勢較地窪的地區要採取「非工程角度」來思考,因為「水往低處流」是亙久不變的真理,所以低漥地帶要規畫疏洪區讓大雨有「容身之處」,讓水不會立刻就往外流到市區、導致水利工程與防災規畫成效打折扣!
打造水患預警系統 規畫防災地圖
「防災規畫應該因地制宜,不能把所有地區都套用同一套防洪與防災標準,」詹錢登表示,每個地區地勢高低與地形環境各有不同,本來就應該視地形環境差異而量身打造,像台北本身由於是盆地地形,先天上就容易發生積水情況,因此保留疏洪區是不可少的基礎水利設施,像二重疏洪道的規畫就是將過多的雨水疏導至二重溪,流入大海。
詹錢登表示,「有時候水患不見得與硬體水利工程品質有關,而是人為因素所導致。」他以此次台北市文山區淹水為例,其主因就在於人為疏失,因為值班技工操作不當,將應該打開的水門關起來,導致大雨排不出去,造成涵管水壓太高而爆裂,形成淹水窘況。類似這樣的情況也意味著水利工程人員需再加強訓練,才能避免在緊要關頭出差錯。
而這也凸顯出軟硬體設備與資源雙管齊下的重要性。面對日益劇烈的氣候變遷與強降雨,相關部門在規畫水利工程時應該更有「遠見」,不能短視近利。他建議,政府當局應建立一套「防災地圖」,掌握每個縣市的低漥區有哪些,哪些區塊排水不良等,除了興建應有的堤防、擋土牆、水道工程外,建立「水患預警系統」亦不可或缺,他強調政府須把這些項目都一併納入都市規畫藍圖中整體考量,才不會陷入「顧此失彼」的窘況。
不只如此,推動防災教育、設計撤離動線亦是必要之務,他表示平日就要做好民眾與學生的防災訓練,讓大家可以預先準備才能「未雨綢繆」,了解水患發生時該如何安全撤離、有所因應,為大台北防洪計畫。
原文發表於人間福報 [201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