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每當年末、月初都會關注星座老師的預測,而且相信你的出生月份決定個性,甚至決定一生健康狀況」的無可救藥星座迷嗎?有些人認為星座運勢差異是星象變化造成的結果,不過,從科學的角度看,這一切都可能只是統計結果罷了。
覺得有些失落嗎?先別急著灰心,雖然星座運勢可信與否仍無法斷定,但出生月份與疾病之間的關聯一直是個重要且有趣的問題喔!下面的研究,或許可以說明為何有時星座老師會說某某星座要注意身體的哪些毛病喔!
星座影響健康?
哥倫比亞大學的 Tatonetti 博士曾用西元 1900 到 2000 年所蒐集到的 174.9 萬人健康狀況資料,進行大規模的生日與疾病關聯分析(Boland, Shahn, Madigan, Hripcsak, & Tatonetti, 2015),結果發現三到四月出生的人,患有心臟疾病的機率較高,而十到十二月出生的機率較低。但是!十月出生的朋友也別高興太早……根據統計,十月出生的人最容易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易被昆蟲咬;最常懷疑自身感染性病等。(各位觀眾別太緊張,這只不過是統計結果,就像星座老師說你可能會有桃花但實際上根本……說多都是淚)。
這些研究對以上疾病的成因解釋,通常無關星象,例如:
(1)冬天(1-3月)出生的小孩,較容易感染流感病毒;或者因較少曬太陽,使得身體缺乏維生素 D,並且因此較易得到心臟相關的疾病。
(2)由於六、七月開始各地區的空氣汙染顯著上升,所以三、四月出生者,較容易在出生後三個月內曝露於帶有懸浮微粒(PM 2.5)及一氧化碳的空污中,這間接解釋了為何三四月出生的人較容易患有心臟相關疾病,或長大後有較高的機率發生心房顫動。
那麼,生日也會影響毛小孩的健康嗎?
長久以來,藉由其他物種來研究人類疾病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門課題。許多基因是人類與動物共有的,例如 T 細胞上的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ABO 血型、免疫等相關基因。另有研究 (Chen, et el, 2015)指出,在生物結構有 20% 相似度的情況下,會受到相近的基因調控。寵物狗狗與人類朝夕相處且又在同一屋簷下,所受到的環境刺激也大同小異,自然成為重要的研究對象啦!
由於人類提供了穩定的環境與飲食,家犬全年皆可繁殖,而不像北半球阿拉斯加的野生灰狼(Canis lupus)只在 4、5 月出生,或是鬃狼(Chrysocyon brachyurus)只在冬天出生,所以科學家便可針對各月份出生的家犬與心臟疾病的關聯進行研究。
賓州大學 Mary Regina Boland 博士從 OFA 資料庫獲得約 13 萬隻狗狗(共 253 種品種)的基本資料與疾病紀錄進行分析(Boland, Kraus, Dziuk, & Gelzer, 2018)。將這些狗狗根據演化基因分型分成 23 種,並且區分出易得/不易得心臟病的品種,進而與常見的 13 種心臟病進行比對。結果顯示,不易患有心臟疾病的狗狗品種(聖伯納犬/大瑞士山地犬/馬爾濟斯/比熊犬),在六到八月出生的狗狗有較高的機率得到心臟疾病;而那些本身較易罹患心臟疾病的品種(獵犬/可麗牧羊犬/德國牧羊犬/梗犬),罹病高峰則落在九月出生者。但是,易患心臟病的狗狗品種,其得到心臟病的風險與其出生月份關係較弱一些。
另一方面,不易患有心臟疾病的狗狗品種,其得到心臟病風險與出生月份較相關聯,這又是為何呢?作者認為這一切應該是不同品種狗狗的在心臟發育時,所參與的基因調控與外界環境交互作用所導致的結果。作者也提出假設,認為可能是由於受季節所調控的特殊基因所造成的(並非已知的心臟發育調控基因)。
看來煞有其事,但研究的限制與問題也不可忽視
雖說就目前的統計結果來看,狗狗出生月份與罹病機率似乎真有關聯,不過會影響統計結果的因素其實很多,例如:
- 那些較易得心臟病的品種,會被刻意避免配種或是給予替別的照顧。
- 造成後天性心臟病的原因太多,例如肥胖、缺乏運動、飲食及基因問題等。
- 狗狗並沒有依據地理分佈進行分析,環境會有極大的誤差。
- 有些狗狗患有先天心臟疾病會在出生時很快被發現而死亡,或是診斷時間與項目的誤差。也有許多飼主不願提供資料,這些都導致可能的統計誤差。
而且,不同物種之間的發育機制與基因還是有很大的歧異,因此儘管家犬與人類十分親近,但這個研究並不適合用以參考討論人類疾病。
研究看到這兒,本文作者現在好像更相信星座啦 XD,但目前我們所得到的不過是統計結果,現實生活中總是有很多很多的例外,還是要靠後天的努力來守護自己與毛小孩們的健康喔!至於其餘錯綜複雜的前因後果,就等待科學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囉!
參考資料:
- Boland, M. R., Kraus, M. S., Dziuk, E., & Gelzer, A. R. (2018).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Varies by Birth Month in Canines. Scientific Reports, 8(1), 7130.
- Boland, M. R., Shahn, Z., Madigan, D., Hripcsak, G., & Tatonetti, N. P. (2015). Birth month affects lifetime disease risk: a phenome-wide metho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22(5), 1042–1053.
- Boland, M. R., Parhi, P., Li, L., Miotto, R., Carroll, R., Iqbal, U., … & Mooney, S. (2017). Uncovering exposures responsible for birth season–disease effects: a global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Informatics Association, 25(3), 275-288.
- Chen, B., Greenside, P., Paik, H., Sirota, M., Hadley, D., & Butte, A. J. (2015). Relating chemical structure to cellular response: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bioactivity, and structural data across 11,000 compounds. CPT: pharmacometrics & systems pharmacology, 4(10), 576-584.
(文字編輯/翁郁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