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心智十分有生產力,而且活力旺盛,以至於我們會有各種行為,例如幾乎對所有東西都想套上「我」意識(也就是投射我們自己的意圖)——我們的寵物、我們的舊鞋、我們的車、我們的世界、我們的神。好像我們不甘於獨自處在認知鍊的最上層,獨佔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的位置。』
我很少把一本書看兩次。
很少是個保守說法,印象中其實我好像沒有把任何一本書看過兩次。(萬惡的教科書除外,畢竟它們可以讓人產生有看跟沒看一樣的效果)
小說很少看兩次,科普書更是如此。畢竟好書太多,怎麼讀都讀不完,又怎麼會想要回頭花時間翻舊書呢?但這本《大腦、演化、人》還是讓我破了例。之前有寫過專文推薦它,這次想再針對二次閱讀的體悟來點不一樣的。
這次我想主要針對我覺得最饒富趣味的該書第四章〈內在的道德羅盤〉。最近我一直在針對這方面的腦科學以及行為學議題取材,幾乎有點著了魔!裡面針對人類大腦中關於「互惠行為」的道德模組提出了行為經濟學家的實驗來探討,所以我覺得這部分值得我深入追究。具體來說,葛詹尼加引用的是02年諾獎得主Vernon L. Smith關於賽局理論的實驗研究。
(同年另一位經濟獎得主為Daniel Kahneman,有趣的是他是一位心理學家,不過在此基於篇幅我們就不談這位學者的故事了。)
他們的研究是關於有名的經濟學賽局,Ultimatum game(分錢遊戲)以及Dictator game(獨裁分錢遊戲)。簡單地說,兩位玩家,在前者環境底下玩家A得到一筆錢並決定要如何分給自己和B,而B呢?B決定接受或拒絕。如果A把一百塊分成九十九塊給自己、一塊錢給B,B要嘛接受(於是錢就照至樣分下去了),要嘛拒絕(這時候兩人都拿不到半毛錢!);獨裁分錢則是這個環境的變型,A決定如何分錢,然後錢就這麼分下去了,B只能接受。實際上跑這個賽局還有許多細節,不過精神大致上已經從上面的說明捕捉到了。
好,所以經濟學家從這樣的賽局行為研究中得到了什麼洞見?
他們發現:人啊,其實不自私!
(換作是你會怎麼分錢?)
葛詹尼加援引他們的研究結論來支持大腦中存在關於互惠行為的內建道德秩序。故事到此告一段落,皆大歡喜!
——真的嗎?
但是故事其實還沒結束。
不曉得各位是否還記得(不可能吧!)我曾專文推薦過的經濟學家李維特的書,《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 Superfreakonomics》?該書第三章「Unbelievable Stories About Apathy and Altruism(關於自私與利他:你該相信什麼)」正好也以Smith的研究為主軸。全書中這一章分外有趣,不僅僅只是因為它的內容是關乎人性善惡本質這個富有哲學義涵的古老議題,也因為它描述了一場行為實驗經濟學界的顛覆性革命。
李維特談的是另一位行為經濟學宗師John List的研究。(我僅列他在這個議題上的一篇代表性學術論文在文末,關於他的其他有趣研究也包含我曾介紹過的競爭行為的兩性差異[a, b]。)正如許多同儕追隨Smith的研究想要找到更多結果,List也接續研究了獨裁分錢遊戲。他與其他學者的差別在於,他發現Smith那美妙的結論,很遺憾——顯然是錯的。
畢竟誰說諾獎得主就不會犯錯呢?Smith的研究對於行為經濟學的貢獻絕對是功不可沒,但就人性自私與互惠的議題探索上,他實則沒能得到最真確的結果。這裡最大的研究方法威脅,在心理學界也有很廣泛的討論,就是實驗的設計本身改變了受試者的行為。
…no one wants to look cheap in front of somebody else.
換言之,那些人在實驗室裡做一套,在實驗室外頭又做另一套!List是「田野實驗(Field experiment)」的專家,他重新設計了獨裁分錢賽局,一開始只是簡單地追加獨裁者玩家一個新的選項:除了決定怎麼分錢,你也可以在完全不分錢給對方的情況下,進一步從對方那裡搶一些錢過來。
這聽起來不會改變實驗結果。畢竟之前已經有許多學者循此脈絡以行為實驗證實人的本性還真的是樂善好施,那些會(無私地)分錢給對方的,又怎麼可能去搶對方的錢呢?事實卻不是如此。事實是,簡單地追加這個選項之後,Smith當初得到的美好結論就毀了。不超過一半的人會分錢給對方。45%的人一毛也沒分出區。還有20%的人,進一步選擇從對方那裡搶錢過來。
WHAT THE…FXXX???
而在更進階版本的賽局中,List設計每個玩家必須先做一點工作才能獲得那些錢,並且每個玩家都知道對方也做了這樣的工作,然後他們決定要不要分錢。結果顯示,三分之二的人既不給錢、也不搶錢。
到底,這背後是什麼邏輯?
因為實驗環境不夠逼真,導致結果被扭曲了。實驗環境當然不總是逼真的,這是非戰之罪,但是當其偏離現實的程度足以影響研究目標時,就很危險了。
在最初的獨裁分錢遊戲中,事實上玩家被給予的選擇就是「分錢」。如果你只能分錢,或許(顯然就是)你就會分一些錢給別人。現實中,這很少見。這個世界你爭我奪。在List最終版本的分錢賽局中,人們彷彿是覺得「這些錢都是我們自己掙來的,誰也不欠誰」,所以他們既不分錢、也不搶錢。
People aren’t “good” or “bad.” People are people, and they respond to incentives. They can nearly always be manipulated -for good or ill -if only you find the right levers.
看來傳統的分錢賽局所發現的互惠行為並不真的是出於利他精神。我們不能說這就代表人的本性中沒有利他的精神,但起碼,沒有這麼強。
我也認為,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會扭曲《大腦、演化、人》中關於「道德羅盤」的論述。我們確實有某些道德情緒,在腦科學領域越來越多研究傾向支持我們天生下來就準備好接受某種方向的道德感。
然而起碼在互惠利他的層面上,科學界還有待更多的研究心血投入,才能得到更好的答案吧!理查.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針對互惠行為的解釋是完全出自於自私基因演化理論,整個行文態勢就是要將與之競爭的「群體選擇理論」打得滿地找牙。但並不是每個學者都認同他。
人究竟有多自私?
這個問題或許一開始就問錯了。
人可以自私,也可以慷慨,重點在於他們如何對行為誘因做出反應。起碼,這是來自經濟學領域的見解,我相信它起碼一部份地揭露了真實。剩下的部分?或許我們可以期待認知神經科學持續茁壯的不遠的未來吧!
*2012.3.20 updated
最近我收到來自一位實驗經濟學家的回應,所以決定針對本文作了一處修正。由於Vermon Smith的研究主要貢獻不是賽局理論(關於社會性偏好的)行為實驗,原文中的用詞恐有誤導讀者認為「這位經濟學家因為一個錯誤結論的研究而獲獎」。
感謝該位經濟學家的不吝指教!
[References]
John A. List (2007).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giving in dictator gam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5(3): 482-93.
Nicholas Bardsley (2008). “Dictator game giving: altruism or artefact?” Experimental Economics, 11: 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