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文字

分享

0
0
0

電視和網路時代下的科學節目,有什麼不一樣?

活躍星系核_96
・2017/05/28 ・449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SR值 548 ・八年級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amolin|畢業於政大廣電所,現仍在政大擔任不起眼的專任助理。

講到科學節目,你腦中第一個閃過的畫面是什麼?

source:NASA

電視時代下的科學節目

即使你腦中浮現的畫面與我不同,但應該也相去不遠。無論你想到的是有獅子追著斑馬的非洲大草原、穿梭於複雜且精密儀器之間的研究員,或是和我一樣想到靜謐而無邊際的外太空,我們印象中的「科學節目」大致上都長得差不多。你剛剛看到「獅子追著斑馬跑」這幾個字時,腦袋是不是就有畫面浮現呢。這並不是你和我心有靈犀,而是因為我們對於科學節目的想像,大多都是電視媒體的形狀……所形塑的模樣,裡面不外乎包含下列三種元素:受訪的科學家、非常「科學」的形象、 宛如「上帝之聲」的旁白。

source:《摩根費里曼之穿越蟲洞》(Through the wormhole with Morgan Freeman)

一、為內容背書的科學家

一般我們熟悉的科學節目往往都會有科學家出現,聽起來合情合理,畢竟高深的知識只有受過專業領域訓練的學者才懂。對於節目製作群來說,和科學家保持密切聯絡相當重要,一來可以獲得新知,二來也能確保內容的正確性,科學家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不僅是資訊的生產者,更是內容的最終仲裁者。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二、非常「科學」的形象

我們對於科學節目會有同一種想像,正是因為科學節目看起來都很「科學」。科學的形象可以說是人為加工而成的,這種形象最早大概可以追溯至國中第一次接觸自然科時,光看到一些神秘的公式就令人生畏。在影片中,要呈現如此抽象又複雜的概念,除了需要一些動畫輔助外,拍攝少數人會接觸的科學儀器、只有科學家才看得懂的圖表、浩瀚的場景等等,在在強調了科學的神秘感與不可侵犯性,觀眾在看科學節目時,一邊努力理解他的內容,一邊加深科學節目真的好「科學」的想像。

三、旁白即是上帝

旁白,對於讓科學節目如此「科學」的貢獻,可說是功不可沒。科學節目裡的旁白經常帶有全知觀點,並以十分權威式的口吻,字正腔圓地陳述內容。旁白彷彿是上帝,讓我們無從、也無權去質疑他所說的內容。這種「上帝之聲」(voice-of-God)不僅能展現科學的客觀理性,更能發揮系統性知識傳遞的功能,以樹立權威的意見1

科學節目最重視的莫過於科學正確性。除了腳本要正確之外,電視媒體也會利用不同的視覺或敘事元素來強調內容的可信程度,而剛剛說的這些元素(並非全部,但最為常見)的組合恰好可以達到某種「真實效果」(realist effect)2,利用視覺上的真實感加強了內容的正確性,不僅塑造科學節目的威嚴,也讓觀眾看得心服口服。

但是,這套在電視屢試不爽的模式,搬到網路之後卻慘遭滑鐵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圖/取自 AsapSCIENCE:Which Came First? The Chicken or the Egg?

你說,「蛤?科學節目不就那樣嗎?在電視和在網路有什麼差別?」那你可能沒看清楚我上面放的這張圖。 Which Came First?The Chicken or the Egg?正是一支網路科學影片,也是第一支顛覆我對科學節目想像的網路影片。

AsapSCIENCE 是美國有名的 YouTube 科學頻道,由兩位大學專攻生物科系、同時也是大學好友(兼伴侶)的 Mitchell Moffit 與 Gregory Brown 所創,該節目的特色在於節奏緊湊的旁白、現場繪畫(live drawing)搭配定格實拍的呈現方式,在平均不超過五分鐘的片長中,盡可能地傳達一個概念或小知識(As soon as possible SCIENCE)。

AsapSCIENCE 的影片完全推翻剛剛所講的那些,構成我們腦中「科學節目」的元素。節目從頭到尾都沒有科學家出現、卡通式的畫風也與科學形象毫無關聯、旁白霹哩啪拉像趕火車般地快速講話,看起來如此「不科學」的影片,真的也是科學影片嗎?

圖/取自 SmarterEveryDay:The Backwards Brain Bicycle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則是由 Destin Sandlin 所經營的 SmaterEveryDay。在 SmarterEveryDay 的所有影片,都是由 Destin 擔任主持人,帶著觀眾去探索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然而,這類型的影片卻和電視的外景節目不同,網路科學影片從腳本、訪問、主持、拍攝,甚至是剪輯,大多是由創作者獨力完成(當然創作者也會帶著快樂夥伴出門,但多為協助,主要還是由創作者完成整支影片)。另外,Destin 很喜歡手持相機,以「自拍」方式拍攝自己,這也是我們在電視科學節目中比較少見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創作者身兼主持人,以「自我獨白」(monologue)的方式拍攝而成影片同樣也見於 VsauceVeritasium 等 YouTube 頻道,國內則有啾啾鞋為代表。但,這些影片同樣也如 AsapSCIENCE 一樣,面臨類似的問題:科學家呢(註 1)?科學形象呢?那個如上帝般的旁白呢?這些影片看起來就像一般 YouTuber 拍片(他們也的確是 YouTuber 啊),沒有媒體的把關與專業拍攝技巧,這樣也算科學節目嗎?

是的,他們都是科學節目,只不過呈現方式與表現手法,和電視很不一樣罷了。接下來請你拋下過往對於科學節目的想像,以開放、包容且友善的態度,一同來認識網路上的科學節目。

那網路時代下的科學節目呢?

圖/取自 Wikisky

世界越快,影片更要快

美國知名作家卡爾(Nicholas Carr)在《網路讓我們變笨?》一書便指出,人們的思考與行為模式很容易受到媒介的影響。不同於紙本或電視媒介為線性傳播模式,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思緒,網路是分散、跳躍、超連結、非線性的媒介,雖然讓我們接收資訊的速度變得更快、更廣博,卻也更容易被干擾而無法集中3

若以媒介特質的觀點切入,一支要放在網路上的科學影片就不能如傳統節目那般緩慢而沉穩,勢必要短、要快,並在破碎的時間內提供大量的資訊,方能符合網路閱聽人的媒介習性。因此,網路科學影片製作成本低、設備簡易、人力精簡,為了滿足觀眾對於新資訊的渴望,影片生產效率要高、更新速度求快,以維持社群的活躍性。在每禮拜都要產出的製作壓力下,網路科學影片就只能捨棄電視科學節目的專業技巧與敘事方式,改以快、狠、準的產製策略,來迎合媒介的需求。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管是誰,都可以拍影片聊知識

網路的影響不僅止於影片的樣貌,更改變了影片產製的流程。傳統科學影片(如科學節目或是科學紀錄片)都需藉由傳播與科學領域的專業人員共同合作,科學家扮演提供資訊並把關內容正確性的角色,而媒體人則負責將複雜的科學語言「轉譯」成民眾可理解的媒體語言,播送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對於平民老百姓來說,想參與科學節目的製作,只能想辦法進入媒體界工作,或是發憤圖強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如此才會有電視台會來採訪你)。

如果你沒有以上條件,那也沒關係,只要上網申請一個 YouTube 帳號(好啦,Vimeo 也可以),你也可以上傳自己拍攝的科學影片(如果你認為那是一支科學影片的話),盡情享受成為內容生產者的樂趣。

source:啾啾鞋 Youtube頻道截圖

例如像是方才提到的網路科學頻道,如 AsapSCIENCESmarterEveryDayVeritasium、啾啾鞋等等,他們的影片幾乎都是由創作者個人,或五人以下團體所製作而成,也因為人力與資源不如電視台豐沛,儘管影片看起來沒有那麼「專業」(這裡的專業是指相較於電視科學節目,有些 YouTuber 的影片也是具有一定拍攝水準的),卻依然瑕不掩瑜,不管是 YouTube 頻道或是臉書粉絲專頁的追蹤人次與觀看人數都是上百萬的天文數字,說明網路閱聽人其實並不在乎那三種用來強調「真實效果」的元素。既然如此,身為觀眾的我們,到底喜歡網路科學影片的什麼呢?

除了知性,更要「人性」

或許我們一開始的命題就反了,網路科學影片雖說是「網路上的科學影片」,但其實也是「以科學為主題的網路影片」,不是嗎?想成網路影片,你是不是比較能接受剛剛那些 YouTube 影片的模樣了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澳洲科學傳播學者 Welbourne 與 Grant 在 2015 年所發表的文章就揭示:若影片中有固定的傳播者出現,該頻道所獲得的人氣相對來說也會比較高4。創作者不只是影片的生產者,更是與觀眾連接的橋梁。對網路閱聽人而言,他們在意的不只是內容,而是影片中的人究竟有什麼魅力,值得投注時間來看完他的影片(是的,網路就是這麼殘忍)。

Vsauce的創建人 Michael Stevens  圖/ 截圖自 Vsauce Youtube頻道

因此,那些高人氣的網路科學節目,都會散發很強烈的創作者個人特質。這種特質簡單來說,就是在影片中可以看出創作者的個人性與獨特性。而觀眾如何從中描繪出創作者的形象呢?可能是透過他的臉部表情、陳述方式、繪畫風格、剪接方式等,看到這些特質便可以馬上聯想到創作者(例如,看見 AsapSCIENCE 的畫,就知道這是 AsapSCIENCE 的影片,儘管沒有特別註明),久而久之觀眾便會與創作者產生某種情感上的連結,成為該頻道的穩定收視群。

這也是為什麼 Welbourne 與 Grant 也不忘提醒有志於網路科學節目的創作者,Be a human, not a company5。而這也恰好解釋了為何電視科學節目的模式會在網路慘遭滑鐵盧,他們的節目確實很專業、有深度且可信度高,但就是距離觀眾太遠了。

網路是以「人」為運作主體的有機網絡,不要忘記你和你的觀眾也都是獨立的「個人」,至少先不要扮演上帝,用一般朋友的形式和你的觀眾聊聊天,他們可能是在搭公車、等捷運、蹲廁所,或是睡覺前想看個影片放鬆,所以不拘束的對話是必要的。網路閱聽人很單純,只要能在五分鐘的影片哄哄他們、逗他們笑,結果都比正經八百又長達 50 分鐘的科學紀錄片來的有效(註 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或許我們過去都把「科學影片」想得太過狹隘了,換個角度想,網路科學影片就只是「科學影片」演變到數位時代下的樣貌。圖/取自 PanSci 泛科學:【雄性の驕傲】荒謬兵器榜

或許我們過去都把「科學影片」想得太過狹隘了,換個角度想,網路科學影片就只是「科學節目」演變到數位時代下的樣貌,就像過去在電影時代和電視時代,科學節目都有一套呈現方式一樣,不應將網路科學影片框架於既有的刻板印象,如此則可能忽視其潛在的傳播能量與發展性。

不管怎樣,只要有帶給我們不一樣得科學知識或概念,無論是以什麼形式呈現的,仍是一部好的科學影片,不是嗎?

  • 註 1:在此要稍稍澄清一下,國外頻道如 SmarterEveryDayVeritasium 在影片中仍會去採訪相關領域的專家或科學家,不同處在於,創作者都會一同出現在畫面中與受訪的來賓對話,而不是放任來賓一個人孤單地出現在畫面中受訪。
  • 註 2:這裡並不是說,傳統電視的科學節目沒有人要看。我相信熱愛擁抱知識的觀眾還是比較願意接受大量且富含深度的訊息。不過若真有此人,他對於科學的涉入程度應比其他人高,勢必也會選擇收看電視科學節目。一般而言,網路上大部分的人只是希望透過有趣、輕鬆的短片,得到一些有趣的小知識。

參考資料:

  1. Rabiger, M. (2009). Directing the Documentary (5th edition).
  2. van Dijck, J. (2006). Picturizing science: the science documentary as multimedia spectac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9(1): 5-24.
  3. 書籍《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貓頭鷹出版
  4. Welbourne, D. J. & Grant, W. J. (2015). Science Communication on YouTube: Factors that affect channel and video popularity.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24(2).
  5. Article retrieved from THE CONVERSATION: What makes a popular science video on YouTube.
文章難易度
活躍星系核_96
752 篇文章 ・ 121 位粉絲
活躍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是一類中央核區活動性很強的河外星系。這些星系比普通星系活躍,在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的全波段裡都發出很強的電磁輻射。 本帳號發表來自各方的投稿。附有資料出處的科學好文,都歡迎你來投稿喔。 Email: contact@pansci.asia

0

2
0

文字

分享

0
2
0
量子科技即將走入生活?最有趣的科學知識傳播 QuBear 量子熊,來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3/07/10 ・676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知從什麼時候,「量子」取代了磁場、奈米,成了時興的名詞。特別是把量子與資訊兜在一起,無論是在科學或是科技上,都深具潛力。或許有一天,我們將打開以量子位元建構的量子電腦,透過量子演算法進行各種計算,並把資訊用量子傳輸的方式傳遞出去。

這樣的日子可能真的不遠了。

為了因應量子科技時代的來臨,行政院在 2022 年 3 月宣布成立「量子國家隊」,由 17 個產學研團隊組成,包含了通用量子電腦硬體技術、光量子技術、量子軟體技術與應用開發這三大領域。

「量子熊 QuBear」身為量子國家隊的推廣擔當,針對年輕世代學子,激發量子科學與科技的興趣與瞭解,將全力推動 Quantum PAY,以三大多元管道「Podcast、 Article、YouTube」進行知識傳播,內容類型含括播客、文章跟影音短片。量子熊 QuBear 除了打造線上平台,更製作多個 quantum PAY 學習模組,努力朝著建立量子熊的微學習平台,以及建構長遠的科學知識傳播生態圈的目標前進。

最後,你或許會好奇,量子熊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量子電腦的核心技術是量子位元 (qubit)。英文發音快一點,就跟 QuBear 有點相似,於是就裝個可愛,叫做量子熊啦!

記得看到量子熊時,幫忙按讚、訂閱,還有~開啟小鈴鐺~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WM3vYaCd_VoPHQ1hrUdzA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1
1

文字

分享

0
1
1
以科學為本!從 DNA 探索大未來——百濟神州(BeiGene)Kids Science 生物科學營,為小小醫生科學家鋪路!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2/12/27 ・3734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文由 百濟神州(BeiGene)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小朋友們,當爸媽或家人生病時,你的心情如何?擔心、焦慮、想辦法讓他們好過一點?」

「希望家人最好不要生病」、「吃藥看醫生才能快快恢復」這是來自孩子們最純真直接的回應。

全球前 50 大生技製藥大廠百濟神州(BeiGene)副總裁暨細胞治療研發中心負責人黃士銘,日前率近 20 位企業志工和家人們一起至坪林國小,在泛科學協助下,舉辦「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課堂上,身為生物科學家的他,首次擔綱一日業師,在活動一開始即拋出了上述這個情境題,引導孩子們思考生物科學,其實是一門很有意義的學問,不僅貼近日常所需、更能真實地幫助許多人。

黃士銘表示:「BeiGene 是一家以科學為本,專注於創新癌症藥物研發,我們與全球各地科學家及醫師緊密合作,以病人至上的精神,致力為全世界患者帶來可近性及可負擔的高品質藥物。」身為一位科學家,我們相信『改變治癒未來』(Change is the Cure)。先進科學改變人類生活,而醫療科學為人類帶來治癒的力量。因此,在台灣,我們與這塊土地最頂尖的科學人才共同努力,專注於細胞治療在癌症醫學領域的研發,也因為台灣向來是生技產業人才搖籃,這更讓我們重視到,科學教育從小紮根的重要性,讓小朋友從早期開始培養科學核心素養,豐富孩子們的知識和視野,希望啟發他們對於生物科學的興趣。我們很期待透過 BeiGene 「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重視科學教育的環境,挹注多元教學資源,發揮共好影響力,為台灣培育更多優秀的生技人才。

BeiGene 副總裁暨細胞治療研發中心負責人黃士銘,率近 20 位企業志工和家人們前進坪林國小,讓偏鄉小朋友從小開始培養科學核心素養。圖/BeiGene

有鑑於此,秉持以科學為本、病人至上的 BeiGene,致力「培育未來生物科學人才」作為品牌 ESG 關鍵的當責行動。於是乎,當觀察到台灣偏鄉科學教育資源與師資分配不均的狀況,便與全台最大科學知識社群–「泛科學」聯手,舉辦「 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BeiGene 企業志工於假日帶著家人們,前進新北市坪林國小進行教學活動,為偏鄉學童種下科學教育種子,希望藉由對生物科學的體驗與實驗過程,提升偏鄉學童對於環境觀察的敏感度與科學的認識基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BeiGene 「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為學童打造出「適齡、適性」、結合理論與手作的生物科學探索課程活動。圖/BeiGene

生物科學樂趣多! 啟發學童對科學創造的想像

小學階段是最適合紮根科學教育的時期,但偏遠地區的學校由於交通不便與地理人文環境特殊,造成師資、設備、資源不足等情況。若能引進多元的教學資源,開啟偏鄉孩子們不一樣的視野,便能在科學的啟蒙之路上,燃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啟發學童對科學創造的想像!

引導孩子們思考生物科學,其實是一門很有意義的學問,不僅貼近日常所需、更能真實地幫助許多人。圖/BeiGene

坪林國小校長王珮君表示:「科學是生活,舉凡食、衣、住、行都隱含著許多科學知識與原理,非常感謝 BeiGene,看見偏鄉孩子在專科教育學習資源的需求,舉辦『Kids Science 小小生物科學營』, 讓孩子從做中學習。藉由豐富有趣的課程,帶領學校的孩子不僅能從學習中獲得更多與醫學相關的科學知識,同時也能啟發他們擁有像『科學家』一樣地邏輯思考,像『醫師』一樣地解決問題!永保好奇心,持續不斷的創新與探索。」

坪林國小校長王珮君致力提供學生更好的學習資源,感謝 BeiGene 帶來豐富多彩的 STEM 教育課程。圖/BeiGene

親子共學玩實驗夯: 水果DNA切切樂、手作仿生鳥

身為全台最大科學知識社群——「泛科學」知識長鄭國威表示,孩子學習科學的目的,除了開拓視野外,更重要的是培養科學思辨的精神與態度!在這個以社群力=影響力的時代,泛科學希望與各界企業一起『加乘、共好』,透過彼此的核心職能,讓下一代對科學產生興趣。

孩子學習科學的目的,除了開拓視野外,更重要的是培養科學思辨的精神與態度。圖/BeiGene
利用簡單易操作的實驗一窺水果 DNA 的樣貌。圖/BeiGene

這次的課程,特別邀請到曾獲教育部殊榮的生物老師──簡志祥「阿簡老師」,帶領學童認識水果 DNA,利用簡單易操作的實驗一窺 DNA 的樣貌,了解生命細胞最初始的模樣;也體驗了解仿生科技在醫療上及生活上的應用,透過「仿生鳥手作實驗」引導學童思考有哪些生活用品是從仿生科學啟發而得來,並從手作實驗中獲得更多靈感與樂趣,最後的「仿生鳥飛行競賽」,讓學童用自己親手做的成品互相比拚,進一步體驗空氣動力原理,邊玩邊學、小朋友無一不感到新奇與有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透過生活周邊常見產品實例,了解仿生科技在醫療上及生活上的應用。圖/BeiGene
透過「仿生鳥手作實驗」引導學童思考有哪些生活用品是從仿生科學啟發而得來。圖/BeiGene
「仿生鳥飛行競賽」,讓學童用自己親手做的成品互相比拚,進一步體驗空氣動力原理,邊玩邊學、小朋友無一不感到新奇與有趣。圖/BeiGene

本次課程活動獲得很好的迴響,孩子們邊玩邊學,不僅輕鬆提升專注力,同時對生物科學產生興趣。各位家長們,想要帶著孩子自己動手體驗 Kids Science 科學課程嗎? 以下分享 DIY 簡單步驟跟著做,親子共學樂趣多: 

【水果切切樂】

藉此實驗了解細胞各構造的特性,如清潔劑可溶解細胞膜的脂質,破壞細胞膜。 高濃度食鹽水可使 DNA 溶解在溶液中,DNA 不溶於酒精中,所以使用酒精萃取出 DNA。由於實驗材料簡單,且方法易操作,對生物科技有興趣的學習者也可以自行操作實驗不同水果的差異性。

教學影片。影/Youtube

材料:
萃取液(食鹽、水、清潔劑)冰棒棍、牙籤、離心管、塑膠杯、塑膠袋、紗布、竹籤、切塊水果、酒精

方法:
準備萃取液,內容是 1/3 杯的水、1/2 匙鹽和 1 匙的清潔劑混合。把切塊水果放進塑膠杯裡,倒進萃取液,能夠蓋住水果的量就夠了,用冰棒棍把水果攪爛。
把紗布鋪在另一個塑膠杯上,將攪爛的水果倒入紗布上,收集濾下的液體。
把酒精倒入液體中,過幾分鐘就會在上層的酒精裡看到白色的絲狀物。恭喜你,你拿到了這些水果的 DNA 了。拿牙籤輕輕攪拌這些 DNA,把它們收集到離心管裡頭吧。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原理:
為什麼這些材料就可以萃取出 DNA 呢?當你把水果攪爛和萃取液混合時,會破壞水果的細胞,清潔劑可以破壞水果細胞的細胞膜和核膜,而加入鹽則可以讓 DNA 溶解在萃取液內。最後加入的冰酒精,則會讓 DNA 從溶解的狀態被析出來,就成了你看到的白色絲狀物。

【手作仿生鳥】

結構仿生設計學主要研究生物體和自然界物質存在的內部結構原理在設計中的應用問題,適用與產品設計和建築設計。研究最多的是植物的莖、葉以及動物形體、肌肉、骨骼的結構。本課程從生活中引導小朋友去思考有哪些生活用品是從「仿生科學」啟發得來的。並從手作實驗中得到更多靈感與啟發!

仿生學小知識:

仿生學是模仿生物特殊本領的科學,目的在了解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原理,來研發新的機械和技術,將大自然的智慧轉化成人類可操控的技術,可以說是「向大自然學習」的一門科學,例如達文西的「撲翼機手稿」就是藉由研究鳥類與昆蟲飛行所設計出來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葉」,除了表面上有蠟等物質可以防水,也發現葉面上有奈米等級的絨毛結構,這些結構使得水滴不易被戳破,讓水滴能在葉面上自由滾動,正是屬於仿生學的範疇,而這個發現也運用在現在的防水塗料上。此外,模仿蜘蛛絲做成的線非常強韌,可以拿來做防彈衣,這些都屬於仿生學的研究成果。

教學影片。影/Youtube

方法:
確認你的配件,包括翅膀、尾巴、木條、三條橡皮筋,將翅膀配件靠內的桿子套上右邊鐵鉤,靠外的桿子套上左邊鐵鉤,將木條插入翅膀的孔,另一端插入尾巴的孔,接著將橡皮筋套進兩端的掛勾,最後一步驟只要扭轉橡皮筋就可以飛行了。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196 篇文章 ・ 30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2

3
0

文字

分享

2
3
0
面對新聞媒體,科學家該如何溝通?——《疫苗先鋒》
天下文化_96
・2022/03/27 ・3958字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作者/莎拉.吉爾伯特、凱薩琳.格林
  • 譯者/廖建容、郭貞伶

2020 年 7 月 15 日,佩斯頓(Robert Peston)在英國獨立電視台《十點新聞》(News at Ten)報導:「記者最近得知,在製藥界巨頭『阿斯特捷利康』的支持之下,牛津正在進行的疫苗開發工作有了非常重要的消息,同儕審查顯示,我們身上都具備的抗體,以及名為 T 細胞或稱殺手細胞所造成的免疫反應,跟研究者期待的一樣好。所以這是個好消息,是疫苗可能有效的證據……相關人士認為最快在秋天『這款疫苗』就有可能大量生產。」

Robert Peston
羅伯特.佩斯頓現為英國獨立電視台的記者。圖/Nuffield College

我想我真的把紅酒噴了出來。這是在搞啥啊?所有參與這項計畫的人,只要是跟臨床試驗數據沾上一點邊,都會受到嚴格的指示,絕對不能談論它。我們不能在自己的電腦裡保存副本,或是用電子郵件傳送。當然也不能告訴朋友。甚至有些人實際參與疫苗製造,也還未被告知數據是長什麼樣子。但是,佩斯頓卻在推特跟全國新聞上大談特談。

《泰唔士報》(The Times)及《每日電訊報》(Telegraph)上,立刻出現了對他的某些說法照單全收的文章(其他報紙則主要關注我們有必要在三明治連鎖店裡繼續戴口罩)。牛津大學甚至在推特上發推其中一條新聞連結;我們被禁止談論自己的研究發現,但洩密的科學卻可以,這似乎是精神錯亂了。

我不認為我們有人去調查消息從哪裡走漏(對於洩密的源頭為何,充斥著各種猜測:是英國疫苗任務小組的某人說出去的,還是有政府部長想要在那一天曝光一個好消息?)但這讓我們在未來更加小心。如果我們瞭解得還不夠清楚的話,這件事也讓我們更加明白了,當聚光燈照到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時,燈光是多麽刺眼。

媒體的影響

在我小時候,我夢想著要成名:我會上電視,《每日郵報》(Daily Mail)上會刊登我的照片,所以我決定要成為科學家。以上純屬虛構,並沒有人這麼說過。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整個 2020 年,團隊裡的每個人都挺身應付自己的人生課題。與此同時,由於事情還沒有難到爆表,我們以很快、有時快到嚇人的速度發展出全新的技能。我們一路走一路解決問題,也因為參與這個「世上獨一無二的故事」,我們學習著如何克服在溝通上所遇到的挑戰。

當人們只想要簡單的答案時,我們試著想出方法讓人們瞭解事情的複雜性。在為病人保密(和避免內線交易)的同時,也要公開透明。要真實地介紹我們的工作,卻又不低估它的價值。既要跟人們討論與數據相關的注意事項、未知數及不確定性,又要能給人們安慰,讓人們信任我們的工作。在維持住個人生活界線的同時,我們也努力促進大眾對科學有更多瞭解。

有時候媒體(傳統媒體和社群媒體)會幫助我們應對這些緊張局面。大部分新聞記者跟我們一樣,都是在艱難的情況下盡力而為,在傳播新興的複雜科學方面,有許多記者做得相當出色。但是在其他時候,媒體似乎也確實造成了緊張狀態。有時候,某些記者有自己的目的,而其他記者根本沒仔細去查證真相,就把這位記者說的話當成事實報導出來,結果訊息被扭曲,或是故意聳人聽聞,讓我們深感挫折。

這同時也是我們的機會,畢竟可以接觸到通常不會對我們的研究感興趣的人群,並將確認過的正確訊息告訴全世界。我們始終清楚,疫苗之父詹納(Edward Jenner)的偉大成就不是發明對抗天花的疫苗。疫苗並非他的創見,他就跟其他科學家一樣,都是在其他人的工作基礎上發展壯大。但是他做到了其他人沒有做到的事,那就是向大眾宣傳他的發現,並呼籲人們廣泛接種疫苗。

1796 年,愛德華.詹納發明人類史上第一支疫苗,用來對抗天花。圖/Wikipedia

媒體像雙面刃一樣,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我們不是有影響力的人或是皇家成員,所以我想,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先前並沒有那麼關心媒體的本質。我們在實驗室裡隱姓埋名的工作,如果我們的最新發現能刊登在高度專業的科學期刊,我們會很高興。可是現在,我們別無選擇,只好拿起這把雙面刃,盡我們所能地揮動。我們的工作很重要,而且人們想要瞭解我們的工作,即使我們不想涉入,也無法置身事外。在 2020 年最初的幾個月,關注、壓力及失言都在逐漸累加。1 月底,全世界開始擔憂疫情,我們收到很多請求,希望我們發表談話。2 月時,我們在研究實驗室首度進行照片拍攝(不是在臨床生物製造機構,畢竟我們正在製造疫苗,我不能冒險讓疫苗製造過程受到汙染或中斷),往後還又進行過好幾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讓攝影師及拍攝小組進實驗室,總是會一團混亂。三、四個人在實驗室裡踩來踩去,電線拉來拉去,有讓人絆倒的危險,拍攝小組將工具隨手棄置在實驗室的工作檯上,並要求深感壓力的團隊成員解釋目前正在做什麼,拍攝小組會說再講一次,最後一次,這次真的是最後一次。有時候結局並不愉快,譬如有位工作人員認為原本要進行拍攝的辦公室不合適,會拍到窗外的鷹架,結果他們在免疫學實驗室裡最忙碌的角落拍攝訪談,毀了一整個早上的工作。

到了 3 月,我和團隊成員一直不斷收到媒體的採訪請求。我記得曾跟《每日快報》(Express)的記者做過電話訪談。我跟他談了大約半小時,我以為我有小心仔細地向他描述整個故事:我們如何製造疫苗,如何測試疫苗的安全性,以及對於臨床試驗的計畫。結果當我看到新聞標題時,想像一下我有多麼驚訝:「冠狀病毒疫苗:牛津大學科學家怕英國『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裡』」。

愚蠢的是,我真的說過這樣的話。就在訪談結束前,他問了我:「妳最擔心什麼?」現在回想起來,這顯然是記者的套話技巧。我們一直在聊天,我覺得很放鬆,所以我沒想太多就回答了。我其實說的是(我的想法埋在文章的字裡行間,文章其實寫得相當好,既清晰又準確),由於我們必須如此快速的工作,吉爾伯特無法先花上好幾年的時間測試不同版本的疫苗,再提出最後的設計,我們只能做出最簡單的選擇,重複之前對抗 MERS 的有效策略。但是標題暗示的跟我所說的並不一樣。上了一課,學到教訓了。

4 月時,聽說校園裡出現了狗仔隊(我想是有人在醫院停車場注意到某人持有長焦鏡頭的照相機)。我們並不習慣這種關注。格拉納托據稱死亡的假新聞所帶出的一連串事件,讓我們清楚的意識到,在跟媒體互動時,我們需要更有策略、更主動掌握局勢。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媒體在許多方面對我們都很有幫助。我們能夠那麼快地招募到臨床試驗志願者,新聞報導很可能是重要關鍵之一,它也提升了我們的知名度,讓注意到的人慷慨捐助我們的計畫。但是現在我們需要保護志願者及臨床試驗過程的隱私及安全性,並給我們自己空間,繼續研究工作。

我們在為疫苗臨床試驗而設立的網站上貼出告示:「我們知道臨床試驗的進展充斥著謠言及不實報導。我們懇請民眾不要相信這些訊息,也不要繼續轉傳。我們不會再提供關於臨床試驗的評論,所有的官方更新都會公布在這個網站上。」

我們也開始將所有來自新聞記者的要求轉給大學的新聞辦公室,他們會代表我們回絕絕大部分的要求。新聞辦公室幫我們安排跟幾位選定的記者做了幾次背景介紹。我們不再做任何形式的評論,而是討論一些一般性議題,譬如,比較兩次不同臨床試驗結果的困難之處,以及我們可能會如何處理;或者在臨床試驗中我們如何測量抗體。除此之外,我們會在有數據要發表以及有話要說時再進行溝通,而不是無話不說。

當然,這並未讓各方不再提出請求。儘管我的推特出了點狀況,相對來說我的私人資訊還是沒那麼公開,但吉爾伯特就得放棄手機了。大學網站上有她的手機號碼,記者不斷打來要她發言,公眾人士想聽她的保證,投資顧問希望得到內線消息,會議籌辦業者想找她當主講人。

吉爾伯特教授不斷收到新聞記者和各方人士的邀約。圖/Pexels

可是吉爾伯特無法放棄電子信箱,因此她的收件箱中充滿了想得到及想不到的釣魚嘗試,企圖誘使她點擊惡意附件,也有人寄來各種訊息,要她放棄研究,採用他們的理論來治癒新冠肺炎,包括吃香蕉/大蒜/水仙花/日本梅精/植物/所有天然成分/複合配方/蜘蛛毒的解毒劑/水及鹽/動物(「我沒有指明什麼動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學升級了網路安全防護。有傳言說俄羅斯特工試圖偷竊我們的疫苗數據,我們的資訊人員也遇到一些「不尋常」的問題。不過,無論他們做了什麼,肯定沒有過濾掉所有可能是善意、卻也造成困擾的方法。

我們的新策略其實就是在發表第一篇同儕審查論文之前,繼續埋頭苦幹。這個策略一直還滿順利,直到佩斯頓的洩密文刊出。他讓我們大吃一驚,但還好他的結論是正確的,不像 4 月時我們處理的假新聞。疫苗的表現確實如我們的預期。它讓免疫系統增強對新型冠狀病毒棘蛋白的防禦,並且沒有引起任何有問題的副作用。偶爾會有手臂痠痛,或是發燒的現象,這些副作用很容易用撲熱息痛(paracetamol)治療。

不過就像 4 月時的情況,希望我們做出評論的要求激增,突破新高。這讓我們首度感到相當為難。任何一絲訊息,即使是某人從其他管道洩漏出去的,都會讓我們受到質疑。當我們什麼都不說,會被批評不夠透明化,沒有盡到告知大眾的義務,但要是我們真的說了,批評者又會說我們是在做「新聞稿科學」。

——本文摘自《疫苗先鋒:新冠疫苗的科學戰》,2022 年 2 月,天下文化
所有討論 2
天下文化_96
132 篇文章 ・ 618 位粉絲
天下文化成立於1982年。一直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已出版超過2,500種書籍,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化、文學人生、健康生活、親子教養等領域。每一本書都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也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