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戀讓你心如刀割嗎?也許那是真的,至少在你的腦裡。腦神經學家發現,分手的「痛」,也會活化腦部掌管痛覺的區域,就像生理上真實感受到傷害一樣。
過去的研究發現,模擬的分手,會連結到腦部感到痛的神經迴路,但並不是藉由感官體驗到痛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in Nwe York City)的心理學家愛德華‧史密斯(Edward Smith)和研究團隊,在曼哈頓散發傳單、廣告還有透過facebook宣傳,找來四十位在最近六個月內,剛經歷失戀的受測者。在核磁造影(MRI)掃描受測者腦部活動的同時,他們會看到前伴侶的照片,並要回憶那段分手的經歷。
結果顯示,當受測者回憶起分手時,大腦掌控痛覺的區域-次級體感皮質區(second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和腦島背後側( dorsal posterior insula)會被活化。表示分手和生理上的痛覺,在腦中其實相去不遠。
不過史密斯坦承這不是完美的研究,因為「我們無法掌握哪些受測者的經歷屬於『分手經歷』,而哪些不是」。他說,「永遠都可能有其他未知的因素,使得這些經歷失戀傷痛的人的大腦,表現出我們所看到的結果。」
無論如何,這項發現令人印象深刻。尤其研究團隊還分析了另外150位受測者的情緒反應,包括恐懼、焦慮、憤怒、憂傷,作為對照組,卻沒有一項腦部活動和痛覺相似。
只能說,或許失戀是特別的經歷吧。
資料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Daily News: Rejection Really Hurts, Brain Scans Show [March 28, 2011]
研究文獻:Ethan Kross et al. 2011. Social rejection shares somatosensory representations with physical pain. PNAS
泛科學院精選線上課程:你的對手正在學!數位世界法則 10 堂課
每個趨勢專家都說時代變了,那麼你在數位世界的生存之道是什麼?「網紅」、「平台」、「AI」這些人人會說的關鍵字,真正造成的改變有哪些?就讓投身數位產業超過 15 年的講師提供您貨真價實的實戰心法!
泛科學院精選線上課程:爸媽需要搞懂的 14 堂大腦教養課(預購)
老是覺得小孩不乖?各位爸媽別煩惱,一起跟著資深心理師學習「教養心理學」,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和發展需求,讓親子之間溝通更順暢、關係更親密!
Pingback: 從「科宅我看人類性擇研究」談「該如何解讀科學研究」 | PanSci 泛科學()
Pingback: No.465《薩克斯自傳》 – BotherFo()
Pingback: No.465《薩克斯自傳》 – MyOhue News()
Pingback: No.465《薩克斯自傳》 – Smgchic News()
Pingback: No.465《薩克斯自傳》 – Betacqu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