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那些年, 我們一起DIY的天文望遠鏡

科學月刊_96
・2011/10/12 ・6042字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SR值 497 ・六年級

國中自製望遠鏡,只為一探月球奧祕;哈雷彗星造訪,從此與天文結下不解之緣。海外旅居,因緣際會下師承光學磨鏡大師。轉眼,在台灣親自指導製作的水管望遠鏡已超過1000 台。

科學月刊 第四十二卷第十期

文 / 吳俊輝

和許多人一樣,從小我就很想擁有一台天文望遠鏡,但由於價格昂貴,經常只能望著雜誌中的照片興歎。在國中一年級時(台中市居仁國中),母親便騎車載著我穿梭於台中市的各大書局和圖書館間,最後我依循幾本書中的資訊,硬著頭皮自製了兩台天文望遠鏡-用水管做的折射式望遠鏡和用廢木料做的牛頓式望遠鏡(圖一),其中的光學元件都是取材自日常生活中,如化妝鏡、老花眼鏡、放大鏡等等,所以光學品質並不理想,但因口徑不小,仍可以看得很遠。

圖一:(A)1983 年我在國中一年級時所自製的折射式水管望遠鏡,口徑10 公分
圖一:(B)1983 年我在 國中一年級時所自製的反射式(牛頓式)望遠鏡,口徑20 公分。

我原本只是想用望遠鏡親眼證實月球上的確有嫦娥或是其它生物存在,因為每每仰望月球時總覺有黑影晃動。結果我只找到了令人失望的答案。事隔兩年,在1986年的3月,哈雷彗星造訪地球,當時國三的我便利用這兩台自製的望遠鏡配合傳統的底片相機和以鐵絲及水管自製的轉接環,在台中的中興嶺上清楚拍攝到了它的蹤影(圖二)。該照片在學校引起不小的騷動,自此我便與天文結下了不解之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86 年3 月,我在國三時用自製的望遠鏡所拍 攝到的哈雷彗星,由於翻拍自舊照片的關係所以只見電 漿尾而看不清塵尾。

精 進

雖然後來走上了專業天文的路,得以使用世界級的大口徑望遠鏡進行研究工作,但卻仍對如何自製望遠鏡、尤其是徒手磨鏡有莫名的憧憬,因為這是自小的缺憾。1999 年我自英國劍橋大學霍金教授的相對論小組獲得宇宙學博士學位後,便到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U.C.Berkeley)任職,因緣際會認識了一位製作望遠鏡的名師蘇拉科夫斯基(Paul Zurakowski),他是史上第一位獲得「柯利弗霍姆斯獎」(RTMC’s Clifford Holmes Award,授予對天文普及具貢獻者)的人(於1978 年獲獎),小行星「12321」更是以他命名。在他門下,我一邊擔任義工一邊學習了兩年多,不但學會了徒手磨製一流光學非球面鏡的技術,還學會了許多量測及修正鏡片的技術,這些都是決定一台望遠鏡好壞的主要關鍵。

至此,心中感到充實萬分,長期以來夢想中的破洞總算補起來了。他告訴我,許多一流的非球面光學鏡片,其實都是仰賴手工打造出來的,除了靠經驗之外,有時還得倚賴準確的第六感,這並不是每個人都學得來的,所以他要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能力。

無心插柳柳成蔭

返國服務後,自2003 年起連續四年獲得教育部顧問室「基礎科學人才培育計畫」補助(特別感謝褚德三教授、郭重吉教授、呂助增教授的支持),成立了台大望遠鏡製作實驗室,原本只是想帶著物理系的學生作點基礎性的研究和訓練,但沒想到受到顧問室的青睞與鼓勵,連續給了我們三年的全國優等獎並另案補助於2004 年辦理第一屆全國望遠鏡製作研習營(圖三),從徒手磨鏡開始,並以水管作為鏡身的主體材料。

圖三:2004 年由教育部顧問室主辦的第一屆全國望遠鏡DIY 研習營,鏡片皆由徒手磨製。

我們的實驗室另方面也同時協助國內外的計畫進行望遠鏡光學設計及測試工作( 例如A M i B A 宇宙望遠鏡計畫、POLAR 計畫),同時也有能力自製中大口徑的望遠鏡。目前國內第一大自製望遠鏡「南瀛天文台」(圖四)及第二大自製望遠鏡「台大溪頭鳳凰山天文台」皆是由我所主導規劃監造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四:南瀛天文台(口徑76公分牛頓式)於2006 年8 月驗收時所攝。圓頂結構的頂部還藏有當時的 縣長蘇煥智和我的簽名。

教育部的計畫雖然於2006年即告結束,但之後很神奇地在沒有任何經費支助下,望遠鏡DIY的活動竟如柳成蔭般地開花結果,每年先後皆有不同的單位接洽主辦。目前還保存有的資料顯示,自2 0 0 9 全球天文年至今,在我親自指導下全國已製作出超過一千支以塑膠水管及木材為主幹材料的天文望遠鏡,俗稱「水管望遠鏡」,在網路上已有許多網友分享資料,也有中國時報、蘋果日報、自由時報等多家平面及網路媒體報導過,這都是始料未及的。其中的參與者從小學生到年近八十的民眾都有。在這些營隊中,有的是從徒手磨鏡開始,有的則是使用半成品搭配水管和木料以土法製作(圖五)。過程雖然辛苦,又占用許多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但總希望不會有人再像我小時候一般無奈,希望能多啟發一些科學人才。支持我一直走下去的,其實就是學員們滿意的笑容,和細數不完的感謝信及成果照。

圖五:DIY 營隊的水管望遠鏡設計已演進至第六代,其中並教導如何徒手磨鏡。

實 作

望遠鏡的打造主要分作三大步驟:鏡片製作(包含磨鏡及鍍膜)、鏡身打造、以及光學校準(圖六)。過程中的「磨鏡」是最關鍵也是最具技術性的步驟,畢竟鏡片是望遠鏡的心臟,所以其市價主要是貴在這個部份。就反射式望遠鏡而言,其主鏡片材料費其實並不高,主要是貴在製作工錢,因此磨鏡DIY 的主要價值之一便在於此,以下將作簡要的介紹。

圖六:我向DIY 營隊演示自製望遠鏡的概念流程。

「鍍膜」則是有工業界可以支援,只要花點錢即可解決,但在上述教育部計畫的補助下,我自行設計了一台900X750 公釐的真空蒸鍍機(圖六左下),是目前台大物理系最大的蒸鍍機,最大可以處理直徑720公釐的鏡片,可以自動控制鍍多層膜,半小時內即可完成一個循環,且真空度高達10-6 托( torr ,壓力單位)。「鏡身打造」則是自製望遠鏡的重要樂趣之一(圖七),可以自由發揮創意使用不同的材料來進行,懂一點機械及電子學的人甚至可以自製追星用的赤道儀。最後「光學校準」則是極重要卻常被忽略的步驟,基本上就是要將各光學元件的光軸對齊,以減低各類像差的產生。

圖七:用大小水管及吉他調弦器拼組而成的口徑20 公分望遠鏡。
接下來將針對最具關鍵技術的「磨鏡」部分作進一步地說明。望遠鏡分為折射式及反射式兩類,後者的優點多,包括材料價格低( 因為不需透明的材料)、製作時程較短(因只須磨一個面)、機械結構較易建造( 因為主鏡在下方所以重心低)、沒有色散問題(因為採用反射原理而不是折射)等。因此不但世界級的大型望遠鏡皆已採用反射式,一般自製時也是以反射式為主。反射式的主鏡是拋物面鏡,其磨鏡過程可大致分為三步驟:「研磨、精拋、拋物面化」。自製時可以選用的材料頗多,一般雖多用玻璃,但也可使用陶磁材料,只要分子結構夠細緻即可。在「研磨」時,將未來的鏡片玻璃壓置於俗稱的「工具」之上,中間夾以磨粉和水(常用的磨粉為氧化鋁或氧化矽),將玻璃來回推拉,並一邊旋轉以減小系統誤差(圖八)。

圖八:(A)實作,磨鏡時的基本建置。
圖八:(B)實作,我示範磨鏡。

經過數小時後,物理定律便很神奇地將上方的玻璃磨成凹面,而下方的工具便形成凸面。過程中可利用三腳球徑儀、或直尺配合電鑽頭的土法來量測曲率半徑,直到快到目標曲率時,即可將磨粉換成較細的規格,讓原本粗糙的表面越來越細,最後變成毛玻璃般。接著進入「精拋」的階段,需要將原本的工具灌製上一層瀝青(圖六中),並將磨粉換為拋光粉(一般常用氧化鈰或氧化鐵)。繼續一段推拉的時間後,原本毛霧的玻璃表面便會漸漸光亮起來,等到全部亮起來後,此時的玻璃表面已大致呈球面。接著須要將其「拋物面化」,工具不變,只是原本簡單的直線來回推拉路徑,要換成「8 字形」或「W形」的路徑,以讓鏡片四周的曲率相對於中心漸漸減小,逼近拋物面。這是最難的步驟,因為W要多大、或是8字要多大,都是問題,技術好的話一下就完成了,抓不到要領的、或是之前一直有不良研磨習慣的,則會耗上很長的時間。

在這個步驟中,我們還得仰賴「干涉儀」來判斷施作的品質及進度。以一個直徑10 公分、焦長為100 公分的圓鏡而言,其球面和拋物面如果在中心相切,則在邊緣上只差大約100奈米,也就是如果要將一個球面鏡拋物面化,則需磨除的部分在鏡緣上只有約100奈米!如此小的差異就得靠干涉儀來量測(參考圖六中的直條紋干涉圖)。我們所教導製作的干涉儀利用人人自家可製的簡單光柵和LED 光源,成本大約只有100元不到,效果卻很好,再配合自撰的模擬軟體,即可將拋物面的誤差控制在100奈米以內,如再佐以刀邊測試,則可將誤差下修到2 0 奈米以內。很多人在親自體驗之前,都不敢也不願相信這一切皆是以徒手完成!徒手磨鏡在台灣數十年前即已有人陸續嘗試,並非新鮮事,而我們這裡所不同的是,對於最終階段的品管以及改進的技術,這也是掌控一面鏡片好壞的關鍵。以上的這些步驟其實都不難,但要知道要領;材料也不貴,但要找到合適的。當你徒手完成一片奈米精度的鏡片時,這一切辛苦所換取的便是無法言喻的喜樂。

眼見為憑

很多人在參與我們的活動之前,多半懷疑我們的水管到底能不能用?圖九是一位嘉義和興國小的學生所自製的水管望遠鏡,由於其家中經營汽車烤漆,便將水管外表烤上最高級的汽車烤漆,使其質感瞬間提升數百倍。重點是,這樣的東西能用嗎?

圖九:土味十足的水管望遠鏡在汽車烤漆的塗裝加持後,瞬間升級!

我們營隊活動的重點之一,便是教學員如何以零成本或低成本進行天文攝影,方法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利用自己的手機相機或家中的傻瓜相機。圖十是用手機相機直接搭配水管望遠鏡(無加裝其它任何配件)所拍攝到的太陽黑子、月球表面、及木星木紋。圖十一是從台大物理系頂樓於夜間使用水管望遠鏡所攝得的101 大樓。參加過我們活動的學員手機中,都有無數和此處類似的照片。

圖十:以手機相機直接搭配口徑11.4 公分的水管望遠鏡所拍攝到的(A)太陽黑子(使用A4 紙直接投影)、(B)月球表面(2010.6 月偏食),以 及(C)木星,皆攝於市區。
圖十一:夜間自台大物理系頂樓使用水管望遠鏡所攝得的101 大樓。

除此土法外,我們也教營隊學員如何改裝一般的平價USB網路攝影機,配合免費卻很專業的疊圖軟體(Registax),讓其瞬間變成天文專用攝錄影機(圖十二),此法可搭配個人筆電,於夜間進行天文攝影或於日間進行賞鳥,或於大運動場中觀看比賽。依此法所攝得的照片,其品質已可媲美專業天文照片,而成本卻只有數百元。由於我們教製的望遠鏡口徑都在10 公分以上,集光力多在250 倍以上,所以即使是在市區,只要天候正常,都可以進行觀測,本文所展示的天體照片,都是在台北市區內所攝,若在無光害處拍攝其效果將會更好。我們也曾在仁愛路邊及台大校園利用水管望遠鏡辦理數次的觀星活動,民眾無不驚喜萬分。重點是,我們的DIY望遠鏡成本都很低,以十多公分的口徑為例,我們的製作成本僅約三千元左右,這和市售動輒數萬元的天文望遠鏡相比,就效能而言有過之無不及,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自製的鏡片其精度都較市售的品質為高;即使是使用現成鏡片的營隊,其每一片鏡片都是由我親自使用干涉儀一一檢測過後才發出去,凡是精度不達要求的(八分之一波長),都一律退回給廠商。至此,所謂「低成本、高效益」,應是相去不遠矣。

圖十二:由一般PC 用的網路攝影機所改裝成的天文望遠鏡專用攝錄影機。

山寨營的出現

多年推廣下來,該營隊活動其實也引起廠商和部分科教人員的注意,近年已有數起所謂的山寨營出現。原本推廣是件好事,但仿效的人多半只學半套,也就是製作出來的望遠鏡外觀和我們的很像、或是購製使用和我們規格相同的零組件,但最終所呈現的影像品質卻大大不如我們,其原因在於所使用的光學元件並沒有像我們一樣在精心檢測通過後才發給學員,或是在DIY 的最後並沒有進行精確的光學調校(見圖六的第3步驟)。台灣的光學元件供貨商畢竟還是良莠不齊,許多賣出來的貨其實都沒有達到所標榜的光學精確度,而一般民眾大多也沒有能力查察。有些更惡劣的主辦單位甚至收取學員高額的學費;口徑1 1 . 4 公分、焦長91 公分的望遠鏡其總材料費明明才大約三千元,卻要價四、五千元以上,而所使用的材料其光學品質也未達規格,實在令人感歎。

未來展望

近年來由於沒有固定的主辦單位,加上自己還是以學術研究工作為主軸,所以常會不得已要推辭掉一些主辦單位的邀約。所幸目前已有台南的南瀛科學館開始規劃長期的營運,積極要讓該活動上軌道,實在是南部人的福氣。目前我們規劃於2011 年底前,將在南瀛科學館開辦全國第一梯口徑15 公分的平價高精度望遠鏡DIY 研習營,希望能將這個系列活動向上昇華,讓貴族天文平民化!

圖十三:那些年,我們一起DIY 的天文望遠鏡——我與我的望遠鏡DIY 營隊們。

而民眾也常問我:下一梯將在何時辦在哪裡?有沒有專屬的網站可以參考?這些問題其實都讓我一再掙扎,因為自己的時間實在有限。目前我只有一個建置已超過1 5 年的英文網站提供DIY的資訊(就掛在我台大的個人網站上),目前計畫將其重整,提供更好的資訊,以便能讓更多的人受惠。另外我們在全國已組成了一個志工團(特別感謝發起人兼團長許麗香小姐),目前負責擔任各地DIY 營隊的助教人力;凡是參加過我們望遠鏡DIY營隊的學員,都有資格加入我們的志工團。如果你有資格、想加入而未加入,也都隨時歡迎你和我連絡。

真的很感謝全國各地有一群熱心的路人甲相挺和相助,讓這個活動能一路走到今天。

結 語

兒時的自製望遠鏡造就了今天的我,也造就了許多科學家。關於望遠鏡DIY 一事,或許是為自私的夢想,或許是為啟發更多的後進,我都得感謝母親當年騎車載我奔走街巷、感謝蘇拉科夫斯基的傾囊相授、感謝當年褚德三教授的支持及鼓勵、感謝各地路人的大力相挺、感謝上天讓我心想事成。願有夢人終能成大事,共勉之。(本文圖片皆由作者提供)

吳俊輝:任教台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

科學月刊 第四十二卷第十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706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0

1
0

文字

分享

0
1
0
從認證到實踐:以智慧綠建築三大標章邁向淨零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024/11/15 ・4487字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文由 建研所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當你走進一棟建築,是否能感受到它對環境的友善?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意識到,但現今建築不只提供我們居住和工作的空間,更是肩負著重要的永續節能責任。

綠建築標準的誕生,正是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匱乏問題,確保建築設計能夠減少資源浪費、降低污染,同時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然而,要成為綠建築並非易事,每一棟建築都需要通過層層關卡,才能獲得標章認證。

為推動環保永續的建築環境,政府自 1999 年起便陸續著手推動「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以及「綠建材標章」的相關政策。這些標章的設立,旨在透過標準化的建築評估系統,鼓勵建築設計融入生態友善、能源高效及健康安全的原則。並且政府在政策推動時,為鼓勵業界在規劃設計階段即導入綠建築手法,自 2003 年特別辦理優良綠建築作品評選活動。截至 2024 年為止,已有 130 件優良綠建築、31 件優良智慧建築得獎作品,涵蓋學校、醫療機構、公共住宅等各類型建築,不僅提升建築物的整體性能,也彰顯了政府對綠色、智慧建築的重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這麼多,你可能還不明白建築要變「綠」、變「聰明」的過程,要經歷哪些標準與挑戰?

綠建築標章智慧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
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一招:依循 EEWH 標準,打造綠建築典範

環境友善和高效率運用資源,是綠建築(green building)的核心理念,但這樣的概念不僅限於外觀或用材這麼簡單,而是涵蓋建築物的整個生命週期,也就是包括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和維護階段在內,都要貼合綠建築的價值。

關於綠建築的標準,讓我們先回到 1990 年,當時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首次發布有關「建築研究發展環境評估工具(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築永續評估方法。美國則在綠建築委員會成立後,於 1998 年推出「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認證」(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EED)這套評估系統,加速推動了全球綠建築行動。

臺灣在綠建築的制訂上不落人後。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氣溫高,濕度也高,得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評分規則——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EEWH」應運而生,四個英文字母分別為 Ecology(生態)、Energy saving(節能)、Waste reduction(減廢)以及 Health(健康),分成「合格、銅、銀、黃金和鑽石」共五個等級,設有九大評估指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們就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看它如何躍過一道道指標,成為「鑽石級」綠建築的國家公園!

位於臺南市四草大橋旁的「台江國家公園」是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臺灣唯一的濕地型的國家公園。同時,還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其外觀採白色系列,從高空俯瞰,就像在一座小島上座落了許多白色建築群的聚落;從地面看則有臺南鹽山的意象。

因其地形與地理位置的特殊,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則成了台江國家公園的首要考量。園區利用既有的魚塭結構,設計自然護岸,保留基地既有的雜木林和灌木草原,並種植原生與誘鳥誘蟲等多樣性植物,採用複層雜生混種綠化。以石籠作為擋土護坡與卵石回填增加了多孔隙,不僅強化了環境的保護力,也提供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使這裡成為動植物共生的美好棲地。

台江國家公園是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的綠建築。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第二招:想成綠建築,必用綠建材

要成為一幢優秀好棒棒的綠建築,使用在原料取得、產品製造、應用過程和使用後的再生利用循環中,對地球環境負荷最小、對人類身體健康無害的「綠建材」非常重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建材最早是在 1988 年國際材料科學研究會上被提出,一路到今日,國際間對此一概念的共識主要包括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廢棄物減量(reduce)和低污染(low emission materials)等特性,從而減少化學合成材料產生的生態負荷和能源消耗。同時,使用自然材料與低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建材,亦可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

在綠建築標章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也於 2004 年 7 月正式推行綠建材標章制度,以建材生命週期為主軸,提出「健康、生態、高性能、再生」四大方向。舉例來說,為確保室內環境品質,建材必須符合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等條件;為了防溫室效應的影響,須使用本土材料以節省資源和能源;使用高性能與再生建材,不僅要經久耐用、具高度隔熱和防音等特性,也強調材料本身的再利用性。


在台江國家公園內,綠建材的應用是其獲得 EEWH 認證的重要部分。其不僅在設計結構上體現了生態理念,更在材料選擇上延續了對環境的關懷。園區步道以當地的蚵殼磚鋪設,並利用蚵殼作為建築格柵的填充材料,為鳥類和小生物營造棲息空間,讓「蚵殼磚」不再只是建材,而是與自然共生的橋樑。園區的內部裝修選用礦纖維天花板、矽酸鈣板、企口鋁板等符合綠建材標準的系統天花。牆面則粉刷乳膠漆,整體綠建材使用率為 52.8%。

被建築實體圍塑出的中庭廣場,牆面設計有蚵殼格柵。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日常節能方面,台江國家公園也做了相當細緻的設計。例如,引入樓板下的水面蒸散低溫外氣,屋頂下設置通風空氣層,高處設置排風窗讓熱空氣迅速排出,廊道還配備自動控制的微噴霧系統來降溫。屋頂採用蚵殼與漂流木創造生態棲地,創造空氣層及通風窗引入水面低溫外企,如此一來就能改善事內外氣溫及熱空氣的通風對流,不僅提升了隔熱效果,減少空調需求,讓建築如同「與海共舞」,在減廢與健康方面皆表現優異,展示出綠建築在地化的無限可能。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在綠建材的部分,另外補充獲選為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新建工程,其採用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低的建材,比方提高高爐水泥(具高強度、耐久、緻密等特性,重點是發熱量低)的量,並使用能提高混凝土晚期抗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與建物碳足跡的「爐石粉」,還用再生透水磚做人行道鋪面。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2023 年優良綠建築的臺南市立九份子國民中小學。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同樣入選 2023 年綠建築的還有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首先,他們捨棄金屬建材,讓高爐水泥使用率達 100%。別具心意的是,他們也將施工開挖的土方做回填,將有高地差的荒地恢復成平坦綠地,本來還有點「工業風」的房舍告別荒蕪,無痛轉綠。

雲林豐泰文教基金會的綠園區。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等等,這樣看來建築夠不夠綠的命運,似乎在建材選擇跟設計環節就決定了,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建築是活的,需要持續管理–有智慧的管理。

第三招:智慧管理與科技應用

我們對生態的友善性與資源運用的效率,除了從建築設計與建材的使用等角度介入,也須適度融入「智慧建築」(intelligent buildings)的概念,即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提升建築物效能、舒適度與安全性,使空間更人性化。像是透過建築物佈建感測器,用於蒐集環境資料和使用行為,並作為空調、照明等設備、設施運轉操作之重要參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了推動建築與資通訊產業的整合,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 2004 年建立了「智慧建築標章」制度,為消費者提供判斷建築物是否善用資通訊感知技術的標準。評估指標經多次修訂,目前是以「基礎設施、維運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智慧創新」等六大項指標作為評估基準。
以節能管理指標為例,為了掌握建築物生命週期中的能耗,需透過系統設備和技術的主動控制來達成低耗與節能的目標,評估重點包含設備效率、節能技術和能源管理三大面向。在健康舒適方面,則在空間整體環境、光環境、溫熱環境、空氣品質、水資源等物理環境,以及健康管理系統和便利服務上進行評估。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在設計與施工過程中,充分展現智慧建築應用綜合佈線、資訊通信、系統整合、設施管理、安全防災、節能管理、健康舒適及智慧創新 8 大指標先進技術,來達成兼顧環保和永續發展的理念,也是利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打造的指標性建築,受到國際矚目。

樹林藝文綜合大樓。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111年優良智慧建築專輯」(新北市政府提供)

在興建階段,為了保留基地內 4 棵原有老樹,團隊透過測量儀器對老樹外觀進行精細掃描,並將大小等比例匯入 BIM 模型中,讓建築師能清晰掌握樹木與建築物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過程不影響樹木健康。此外,在大樓啟用後,BIM 技術被運用於「電子維護管理系統」,透過 3D 建築資訊模型,提供大樓內設備位置及履歷資料的即時讀取。系統可進行設備的監測和維護,包括保養計畫、異常修繕及耗材管理,讓整棟大樓的全生命週期狀況都能得到妥善管理。

智慧建築導入 BIM 技術的應用,從建造設計擴展至施工和日常管理,使建築生命周期的管理更加智慧化。以 FM 系統 ( Facility Management,簡稱 FM ) 為例,該系統可在雲端進行遠端控制,根據會議室的使用時段靈活調節空調風門,會議期間開啟通往會議室的風門以加強換氣,而非使用時段則可根據二氧化碳濃度調整外氣空調箱的運轉頻率,保持低頻運作,實現節能效果。透過智慧管理提升了節能效益、建築物的維護效率和公共安全管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結

綠建築、綠建材與智慧建築這三大標章共同構建了邁向淨零碳排、居住健康和環境永續的基礎。綠建築標章強調設計與施工的生態友善與節能表現,從源頭減少碳足跡;綠建材標章則確保建材從生產到廢棄的全生命週期中對環境影響最小,並保障居民的健康;智慧建築標章運用科技應用,實現能源的高效管理和室內環境的精準調控,增強了居住的舒適性與安全性。這些標章的綜合應用,讓建築不僅是滿足基本居住需求,更成為實現淨零、促進健康和支持永續的具體實踐。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圖/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討論功能關閉中。

鳥苷三磷酸 (PanSci Promo)_96
211 篇文章 ・ 312 位粉絲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contact@pansci.asia

0

5
2

文字

分享

0
5
2
用黑白相機拍出色彩繽紛的宇宙
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
・2022/04/30 ・2550字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文/邵思齊,現就讀臺大地質科學系,著迷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現代的人們生活在充滿明亮人造光源的城鎮中,難以想像純粹的夜空是什麼樣子。對宇宙中天體的印象,多半來自各地天文台與太空望遠鏡所捕捉的絢麗星雲、星團、星系。但這些影像中的顏色是真實的嗎?如果我們能夠用肉眼看到這些天體,它們的顏色真能如影像中如此的五彩繽紛嗎?

色彩的起源:為什麼人眼能看到顏色?

電磁波跨越各種尺度的波段,有波長遠小於 1 奈米的伽瑪射線,也有波長數百公里長的無線電波。但人類眼睛中的的感光細胞僅能感測到波長介於 400-700 奈米之間的電磁波,也就是僅有這段電磁波能夠以紅到紫的色彩出現在人類的視野當中,所以我們對外界的認知就受限於這小一段稱為可見光(Visible Light)的視窗。人之所以能夠辨識不同的顏色,靠的是人眼中的視錐細胞。視錐細胞分成 S、M、L 三種,分別代表 short, medium, long,其感測到的不同波長的光,大致可對應到藍色、綠色、紅色。

S、M、L 三種視錐細胞可以感測不同的顏色,後來的相機設計也以此為基礎。圖/Wikipedia

肉眼可以,那相機呢?

在還沒有電子感光元件的時代,紀錄影像的方法是透過讓底片中的銀離子曝光、沖洗後,變成不透光的金屬銀(負片),但這樣只能呈現出黑白影像。於是,歷經長時間的研究與測試,有著三層感光層的彩色底片誕生了。它的原理是在不同感光層之間加上遮色片,讓三層感光片能夠分別接收到各自顏色的光線。最常使用的遮色片是藍、綠、紅三色。進入數位時代,電子感光元件同樣遇到了只有明暗黑白、無法分辨色彩的問題,但這次,因為感光元件無法透光,不能像底片一樣分層感光,工程師們只好另闢蹊徑。

於是專為相機感光元件量身打造的拜爾濾色鏡(Bayer Filter)誕生了,也就是由紅色、綠色、藍色三種方形濾光片相間排列成的馬賽克狀濾鏡,每一格只會讓一種顏色通過,如此一來,底下的感光元件就只會接收到一種顏色的光。接著,再把相鄰的像素數值相互內插計算,就可以得到一張彩色影像。由於人的視錐細胞對綠色特別敏感,因此拜爾濾色鏡的設計中,綠色濾光片的數量是其他顏色的兩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種讓各個像素接收不同顏色資訊的做法,雖然方便快速,卻需要好幾個像素才能還原一個區塊的顏色,因此會大幅降低影像解析度。這對寸解析度寸金的天文研究來說,非常划不來,畢竟我們既想得知每個像素接收到的原始顏色,又想獲得以像素為解析單位的最佳畫質,盡可能不要損失任何資訊。

藍綠紅相間的拜爾綠色鏡,廣泛用於日常使用的彩色感光元件,例如手機鏡頭、單眼相機等裝置。圖/Wikipedia

要怎麼讓每個像素都能獨立呈現接收到的光子,而且還能夠完整得到顏色的資訊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整塊感光元件前加上一塊單色的濾色鏡,然後輪流更換不同的濾色鏡,一次只記錄一種顏色的強度。然後,依照濾鏡的波段賦予影像顏色,進行疊合,得到一張還原真實顏色的照片。如此一來,我們就能用較長的拍攝時間,來換取最完整的資訊量。以天文研究來說,這種做法更加划算。

另外,由於視錐細胞並不是只對單一波長的光敏感,而是能夠接收波長範圍大約數百奈米寬的光,因此若是要還原真實顏色的影像,人們通常會使用寬頻濾鏡(Broadband filter),也就是波段跨足數百奈米的濾鏡進行拍攝。

美麗之外?濾鏡的科學妙用

雖然還原天體的真實顏色是個相當直覺的作法,但既然我們有能力分開不同的顏色,當然就有各式各樣的應用方法。當電子從高能階躍遷回到低能階,就會釋放能量,也就是放出固定波長的電磁波。若是受到激發的元素不同,電子躍遷時放出的電磁波波長也會隨之改變,呈現出不同顏色的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我們在拍攝時,可以只捕捉這些特定波長的光,那我們拍出的照片,就代表著該元素在宇宙中的分佈位置。對天文學家來說,這是相當重要的資訊。因此,我們也常使用所謂的窄頻濾鏡(Narrowband filter),只接收目標波段周圍數十甚至數個奈米寬的波長範圍。常見的窄頻濾鏡有氫(H)、氦(He)、氮(N)、氧(O)、硫(S)等等。

有時候,按照原本的顏色疊合一組元素影像並不是那麼妥當,例如 H-alpha(氫原子)和 N II(氮離子)這兩條譜線,同樣都是波長 600 多奈米的紅色光,但如果按照它們原本的波長,在合成影像時都用紅色表示,就很難分辨氫和氮的分布狀態。這時候,天文學家們會按照各個元素之間的相對波長來配製顏色。

以底下的氣泡星雲(Bubble Nebula, NGC7635)為例,波長比較長的 N II 會被調成紅色,相對短一點的 H-alpha 就會調成綠色,而原本是綠色的 O III 氧離子則會被調成藍色。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相對輕鬆地在畫面中分辨各個元素出現的位置。缺點是,如果我們真的用肉眼觀測這些天體,看到的顏色就會跟圖中大不相同。

由哈伯太空望遠鏡拍攝的氣泡星雲,使用了三種波段的窄頻濾鏡。圖/NASA

當然,這種人工配製顏色的方法也可以用來呈現可見光以外的電磁波,例如紅外線、紫外線等。舉哈伯太空望遠鏡的代表作「創生之柱」為例,他們使用了兩個近紅外線波段,比較長波的 F160W 在 1400~1700nm,比較短的 F110W在900~1400nm,分別就被調成了黃色和藍色。星點發出的紅外光穿越了創生之柱的塵埃,與可見光疊合的影像比較,各有各的獨特之處。

三窄頻濾鏡疊合的可見光影像與兩近紅外線波段疊合的影像對比。圖/NASA

望遠鏡接收來自千萬光年外的天體光線,一顆一顆的光子累積成影像上的點點像素,經過科學家們的巧手,成為烙印在人們記憶中的壯麗影像。有些天體按照他們原始的顏色重組,讓我們有如身歷其境,親眼見證它們的存在;有些影像雖然經過調製,並非原汁原味,卻調和了肉眼所不能見的波段,讓我們得以一窺它們背後的故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
7 篇文章 ・ 19 位粉絲

0

6
3

文字

分享

0
6
3
從太空窺探金星表面的派克太陽探測器
Heidi_96
・2022/03/04 ・3829字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天文觀測中,自古以來就有許多關於金星的紀錄。從 1960 年代起,蘇聯、美國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和日本也都相繼發射探測器,執行不同類型的太空任務,希望能夠更認識金星。

2020 年,NASA 的派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簡稱「派克號」)首次在太空中以可見光拍攝金星表面,並在 2021 年 2 月再次拍攝一系列可見光照片後,將他們的分析成果公諸於世。

本篇文章將依序介紹金星探測史、派克號的探測方法、可見光照片的分析成果,以及金星探測的未來展望。現在,就讓我們從頭認識這位閃閃發亮的鄰居吧!

始於科學革命的金星之旅

對地球上的我們來說,月亮是夜空中最亮的天體,但你知道最亮的「行星」是哪一顆嗎?那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角——金星!金星的平均視星等,也就是肉眼所看到的平均星體亮度,大約是 -4.14,僅次於月亮的 -12.74 與太陽的 -26.74(數字越小就越亮)[1],不只是地球夜空中最亮的行星,更是太陽系第三明亮的星體。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個這麼耀眼的酷東西掛在天上,想必科學家絕不會輕易放過!就在科學革命(1543–1687 年)期間,天文學領域突飛猛進——哥白尼提倡日心說、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克卜勒導出行星運動定律等等。同時期的知名科學家還有伽利略,他改良望遠鏡,透過觀測金星相位(圖一),也就是金星表面的光照變化,得知金星並不是繞著地球運行,進而推翻當時蔚為盛行的地心說。

圖一:伽利略透過望遠鏡發現金星和月亮一樣有盈缺變化。圖片上半部分別是土星、木星和火星。圖/NASA

此後,眾多業餘天文學家和天文愛好者也都一窩蜂利用望遠鏡觀測金星。有許多人聲稱在背光側看見了微弱的灰白色光芒,並將其稱作「灰光」(Ashen light)。

有些人認為是灰光是金星上的閃電,有些人則認為是紫外線穿透金星大氣時,氧離子游離而輻射出的暗綠色光芒(類似地球上的極光現象),可是沒有人能夠確實拍照紀錄,因此當時普遍認為灰光只是一種視錯覺。時至今日,這些假設也都還沒有確切的科學根據。[2]

不斷演進的金星探測技術

時間來到 1960 年代,繼水手 2 號(Mariner 2)在 1962 年掠過金星後,金星 4 號(Venera 4) 在 1967 年進入金星大氣層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金星大氣約含有 90-93% 二氧化碳、7% 氮氣,以及少許氧氣和水蒸氣。[3] 緊接著在 1975 年,金星 9 號(Venera 9)測出表面溫度約 485 °C、雲層厚度約 30–40 公里。除此之外,還拍下金星表面的 180 度全景照片(圖二),是史上第一個將金星照片傳回地球的探測器。[4]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二:1975 年 10 月 22 日,Venera 9 拍下第一張金星表面的照片。圖/NASA 

金星大氣層布滿厚厚的硫酸雲,不僅反射了大約 75% 的陽光,也阻擋了來自金星表面的大部分可見光。因此,科學家決定改用雷達儀器測繪金星表面。1990 年代,麥哲倫(Magellan)多次以雷達測繪金星表面的火山和隕石坑等地貌結構,其清晰程度與可見光測繪不相上下,可說是目前最詳細的金星地圖(圖三)。[5]

圖三:根據麥哲倫的數據資料製作的金星視圖。圖/NASA

此後,科學家進一步利用近紅外線(NIR)觀測金星背光面,因為近紅外線(波長 0.75–1.5 μm)有利於影像在低光環境下生成,而這個波段恰好也是大氣透明度最高的範圍,可以更清楚地看見金星表面。1998 年,卡西尼號(Cassini)以 0.85 μm 的波段觀測金星,可惜這種方法在技術上難以突破,因為輻射強度會隨著波長變短而迅速下降。直到 2020 年,派克號才終於以更短的波長捕捉到金星表面的輻射。

飛越金星七次的「派克號」

2018 年 8 月,派克號發射升空,飛往太陽(圖四)。為了在這漫長的旅途中節省燃料,派克號總共得進行七次重力輔助飛越(VGA),利用金星的引力逐步修正飛行軌道,最終在 2025 年抵達距離太陽中心 10 個太陽半徑(約 690 萬公里)的地方,進行日冕和太陽風的測量任務。

七次重力輔助飛越(VGA)的時程分別如下[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VGA1:2018 年 10 月 3 日
  • VGA2:2019 年 12 月 26 日
  • VGA3:2020 年 7 月 11 日
  • VGA4:2021 年 2 月 20 日
  • VGA5:2021 年 10 月 16 日
  • VGA6:2023 年 8 月 21 日
  • VGA7:2024 年 11 月 6 日
圖四:準備發射升空的派克號。圖/NASA

截至目前(2022 年 3 月),派克號順利完成了前 5 次 VGA。在 VGA1 和 VGA2 期間,派克號都沒有任何動作。

後來,科學家認為可以利用其搭載的 WISPR 望遠鏡(Wide-Field Imager for Parker Solar Probe)觀測金星雲層。WISPR 可說是派克號的靈魂之窗,但它並不只是一座望遠鏡,而是兩座寬頻光學望遠鏡—— WISPR-I(Inner)和 WISPR-O(Outer),兩者配備的濾光片都只能讓可見光(波長 0.5–0.8 μm)通過。

於是,在 VGA3 和 VGA4 期間,科學家突發奇想,讓 WISPR 對準金星的向光面和背光面,分別拍下照片,想藉此測量雲的速度。沒想到 WISPR 竟然直接穿透了厚重的雲層,以可見光拍攝到明暗不一的表面,同時達成「以光學望遠鏡觀測金星表面」和「從太空拍攝金星表面的可見光照片」兩項創舉。

這時候,問題來了!WISPR 的最短曝光時間是 2 秒,但金星的向光面太亮了,拍出來的照片張張過曝、過飽和,還產生假影,使得原圖和電腦重組照片有所誤差。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科學家只好放棄拍攝向光面,改以背光面的照片作為研究材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WISPR 拍攝的可見光照片

VGA3 期間拍攝的照片只有兩張可以用,其中一張如下(圖五,黑白部分)。在這張照片長達 18.4 秒的曝光期間,派克號不斷被宇宙塵埃(漂浮在太空中的小顆粒)撞擊,造成隔熱罩上的材料燒毀,留下許多水平方向的刮痕。若是忽略刮痕,可以清楚看到明暗不一致的區域,而造成顏色深淺不一的主要原因就是金星的地形特徵。

藉由比對 WISPR 照片與麥哲倫的雷達地形圖(圖五,彩色部分),科學家得以了解溫度如何隨高度變化。圖中黑色(紅色)部分是金星最大的高地區域,位於阿芙蘿黛蒂高地(Aphrodite Terra)西邊的奧瓦達區(Ovda Regio)——越接近白色的區塊越熱,是低海拔地形;越接近黑色的區塊則越冷,是高海拔地形。

圖五:VGA3 觀測到的金星可見光影像(黑白)與麥哲倫雷達地形圖(彩色)的對比。圖/NASA

有了 VGA3 的失敗經驗後,VGA4 的照片就沒有出現刮痕了,而且還從不同的角度拍到了金星表面(圖六)。在 VGA3 期間,派克號是從金星後方飛越,因此 WISPR 拍到的是金星的東側邊緣;在 VGA4 期間,派克號則是從金星前方飛越,因此 WISPR 拍到的是金星的西側邊緣——這讓科學家能夠更細微、更全面地觀察金星的背光面。

圖六:VGA4 觀測到的金星可見光影像(黑白)與麥哲倫雷達地形圖(彩色)的對比。圖/NASA

金星探測的未來展望

雖然金星、地球和火星都是在同一時間形成,現在卻大不相同——火星的大氣層非常稀薄,而金星的大氣層非常厚重。為了解開這個謎團,NASA 和 ESA 在 2021 年 6 月宣布了 3 項全新的金星探測任務,分別是 VERITAS[7]、DAVINCI[8] 和 EnVision[9]。這些任務將進一步探測金星的大氣、地質和其他條件,瞭解這顆星球是否曾經宜居,又是如何演變成現在的樣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派克號,不幸的消息是,2021 年 10 月的 VGA5 不利於背光面拍攝,而 2023 年 8 月的 VGA6 也將是如此。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想看更多 WISPR 拍攝的可見光照片,就讓我們期待 2024 年 11 月的最後一次飛越(VGA7)吧!

NASA 官方針對派克號金星探測任務的介紹。影/YouTube-NASA

註解

  1. Apparent magnitude – Wikipedia
  2. Ashen light – Wikipedia
  3. Venera 4 – Wikipedia
  4. Venera 9 – Wikipedia
  5. Magellan (spacecraft) – Wikipedia
  6. Parker Solar Probe: The Mission
  7. In Depth | Veritas – NASA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8. DAVINCI Homepage – Probe and Flyby Mission to Venus Atmosphere
  9. EnVision: a mission for understanding planets everywhere

參考資料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Heidi_96
7 篇文章 ・ 13 位粉絲
PanSci 編輯部角落生物|外語系畢業,潛心於翻譯與教學,試圖淡化語言與知識的隔閡。

0

0
1

文字

分享

0
0
1
那些年, 我們一起DIY的天文望遠鏡
科學月刊_96
・2011/10/12 ・6042字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SR值 497 ・六年級

國中自製望遠鏡,只為一探月球奧祕;哈雷彗星造訪,從此與天文結下不解之緣。海外旅居,因緣際會下師承光學磨鏡大師。轉眼,在台灣親自指導製作的水管望遠鏡已超過1000 台。

科學月刊 第四十二卷第十期

文 / 吳俊輝

和許多人一樣,從小我就很想擁有一台天文望遠鏡,但由於價格昂貴,經常只能望著雜誌中的照片興歎。在國中一年級時(台中市居仁國中),母親便騎車載著我穿梭於台中市的各大書局和圖書館間,最後我依循幾本書中的資訊,硬著頭皮自製了兩台天文望遠鏡-用水管做的折射式望遠鏡和用廢木料做的牛頓式望遠鏡(圖一),其中的光學元件都是取材自日常生活中,如化妝鏡、老花眼鏡、放大鏡等等,所以光學品質並不理想,但因口徑不小,仍可以看得很遠。

圖一:(A)1983 年我在國中一年級時所自製的折射式水管望遠鏡,口徑10 公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一:(B)1983 年我在 國中一年級時所自製的反射式(牛頓式)望遠鏡,口徑20 公分。

我原本只是想用望遠鏡親眼證實月球上的確有嫦娥或是其它生物存在,因為每每仰望月球時總覺有黑影晃動。結果我只找到了令人失望的答案。事隔兩年,在1986年的3月,哈雷彗星造訪地球,當時國三的我便利用這兩台自製的望遠鏡配合傳統的底片相機和以鐵絲及水管自製的轉接環,在台中的中興嶺上清楚拍攝到了它的蹤影(圖二)。該照片在學校引起不小的騷動,自此我便與天文結下了不解之緣。

圖二:1986 年3 月,我在國三時用自製的望遠鏡所拍 攝到的哈雷彗星,由於翻拍自舊照片的關係所以只見電 漿尾而看不清塵尾。

精 進

雖然後來走上了專業天文的路,得以使用世界級的大口徑望遠鏡進行研究工作,但卻仍對如何自製望遠鏡、尤其是徒手磨鏡有莫名的憧憬,因為這是自小的缺憾。1999 年我自英國劍橋大學霍金教授的相對論小組獲得宇宙學博士學位後,便到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U.C.Berkeley)任職,因緣際會認識了一位製作望遠鏡的名師蘇拉科夫斯基(Paul Zurakowski),他是史上第一位獲得「柯利弗霍姆斯獎」(RTMC’s Clifford Holmes Award,授予對天文普及具貢獻者)的人(於1978 年獲獎),小行星「12321」更是以他命名。在他門下,我一邊擔任義工一邊學習了兩年多,不但學會了徒手磨製一流光學非球面鏡的技術,還學會了許多量測及修正鏡片的技術,這些都是決定一台望遠鏡好壞的主要關鍵。

至此,心中感到充實萬分,長期以來夢想中的破洞總算補起來了。他告訴我,許多一流的非球面光學鏡片,其實都是仰賴手工打造出來的,除了靠經驗之外,有時還得倚賴準確的第六感,這並不是每個人都學得來的,所以他要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能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心插柳柳成蔭

返國服務後,自2003 年起連續四年獲得教育部顧問室「基礎科學人才培育計畫」補助(特別感謝褚德三教授、郭重吉教授、呂助增教授的支持),成立了台大望遠鏡製作實驗室,原本只是想帶著物理系的學生作點基礎性的研究和訓練,但沒想到受到顧問室的青睞與鼓勵,連續給了我們三年的全國優等獎並另案補助於2004 年辦理第一屆全國望遠鏡製作研習營(圖三),從徒手磨鏡開始,並以水管作為鏡身的主體材料。

圖三:2004 年由教育部顧問室主辦的第一屆全國望遠鏡DIY 研習營,鏡片皆由徒手磨製。

我們的實驗室另方面也同時協助國內外的計畫進行望遠鏡光學設計及測試工作( 例如A M i B A 宇宙望遠鏡計畫、POLAR 計畫),同時也有能力自製中大口徑的望遠鏡。目前國內第一大自製望遠鏡「南瀛天文台」(圖四)及第二大自製望遠鏡「台大溪頭鳳凰山天文台」皆是由我所主導規劃監造的。

圖四:南瀛天文台(口徑76公分牛頓式)於2006 年8 月驗收時所攝。圓頂結構的頂部還藏有當時的 縣長蘇煥智和我的簽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育部的計畫雖然於2006年即告結束,但之後很神奇地在沒有任何經費支助下,望遠鏡DIY的活動竟如柳成蔭般地開花結果,每年先後皆有不同的單位接洽主辦。目前還保存有的資料顯示,自2 0 0 9 全球天文年至今,在我親自指導下全國已製作出超過一千支以塑膠水管及木材為主幹材料的天文望遠鏡,俗稱「水管望遠鏡」,在網路上已有許多網友分享資料,也有中國時報、蘋果日報、自由時報等多家平面及網路媒體報導過,這都是始料未及的。其中的參與者從小學生到年近八十的民眾都有。在這些營隊中,有的是從徒手磨鏡開始,有的則是使用半成品搭配水管和木料以土法製作(圖五)。過程雖然辛苦,又占用許多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但總希望不會有人再像我小時候一般無奈,希望能多啟發一些科學人才。支持我一直走下去的,其實就是學員們滿意的笑容,和細數不完的感謝信及成果照。

圖五:DIY 營隊的水管望遠鏡設計已演進至第六代,其中並教導如何徒手磨鏡。

實 作

望遠鏡的打造主要分作三大步驟:鏡片製作(包含磨鏡及鍍膜)、鏡身打造、以及光學校準(圖六)。過程中的「磨鏡」是最關鍵也是最具技術性的步驟,畢竟鏡片是望遠鏡的心臟,所以其市價主要是貴在這個部份。就反射式望遠鏡而言,其主鏡片材料費其實並不高,主要是貴在製作工錢,因此磨鏡DIY 的主要價值之一便在於此,以下將作簡要的介紹。

圖六:我向DIY 營隊演示自製望遠鏡的概念流程。

「鍍膜」則是有工業界可以支援,只要花點錢即可解決,但在上述教育部計畫的補助下,我自行設計了一台900X750 公釐的真空蒸鍍機(圖六左下),是目前台大物理系最大的蒸鍍機,最大可以處理直徑720公釐的鏡片,可以自動控制鍍多層膜,半小時內即可完成一個循環,且真空度高達10-6 托( torr ,壓力單位)。「鏡身打造」則是自製望遠鏡的重要樂趣之一(圖七),可以自由發揮創意使用不同的材料來進行,懂一點機械及電子學的人甚至可以自製追星用的赤道儀。最後「光學校準」則是極重要卻常被忽略的步驟,基本上就是要將各光學元件的光軸對齊,以減低各類像差的產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七:用大小水管及吉他調弦器拼組而成的口徑20 公分望遠鏡。
接下來將針對最具關鍵技術的「磨鏡」部分作進一步地說明。望遠鏡分為折射式及反射式兩類,後者的優點多,包括材料價格低( 因為不需透明的材料)、製作時程較短(因只須磨一個面)、機械結構較易建造( 因為主鏡在下方所以重心低)、沒有色散問題(因為採用反射原理而不是折射)等。因此不但世界級的大型望遠鏡皆已採用反射式,一般自製時也是以反射式為主。反射式的主鏡是拋物面鏡,其磨鏡過程可大致分為三步驟:「研磨、精拋、拋物面化」。自製時可以選用的材料頗多,一般雖多用玻璃,但也可使用陶磁材料,只要分子結構夠細緻即可。在「研磨」時,將未來的鏡片玻璃壓置於俗稱的「工具」之上,中間夾以磨粉和水(常用的磨粉為氧化鋁或氧化矽),將玻璃來回推拉,並一邊旋轉以減小系統誤差(圖八)。

圖八:(A)實作,磨鏡時的基本建置。
圖八:(B)實作,我示範磨鏡。

經過數小時後,物理定律便很神奇地將上方的玻璃磨成凹面,而下方的工具便形成凸面。過程中可利用三腳球徑儀、或直尺配合電鑽頭的土法來量測曲率半徑,直到快到目標曲率時,即可將磨粉換成較細的規格,讓原本粗糙的表面越來越細,最後變成毛玻璃般。接著進入「精拋」的階段,需要將原本的工具灌製上一層瀝青(圖六中),並將磨粉換為拋光粉(一般常用氧化鈰或氧化鐵)。繼續一段推拉的時間後,原本毛霧的玻璃表面便會漸漸光亮起來,等到全部亮起來後,此時的玻璃表面已大致呈球面。接著須要將其「拋物面化」,工具不變,只是原本簡單的直線來回推拉路徑,要換成「8 字形」或「W形」的路徑,以讓鏡片四周的曲率相對於中心漸漸減小,逼近拋物面。這是最難的步驟,因為W要多大、或是8字要多大,都是問題,技術好的話一下就完成了,抓不到要領的、或是之前一直有不良研磨習慣的,則會耗上很長的時間。

在這個步驟中,我們還得仰賴「干涉儀」來判斷施作的品質及進度。以一個直徑10 公分、焦長為100 公分的圓鏡而言,其球面和拋物面如果在中心相切,則在邊緣上只差大約100奈米,也就是如果要將一個球面鏡拋物面化,則需磨除的部分在鏡緣上只有約100奈米!如此小的差異就得靠干涉儀來量測(參考圖六中的直條紋干涉圖)。我們所教導製作的干涉儀利用人人自家可製的簡單光柵和LED 光源,成本大約只有100元不到,效果卻很好,再配合自撰的模擬軟體,即可將拋物面的誤差控制在100奈米以內,如再佐以刀邊測試,則可將誤差下修到2 0 奈米以內。很多人在親自體驗之前,都不敢也不願相信這一切皆是以徒手完成!徒手磨鏡在台灣數十年前即已有人陸續嘗試,並非新鮮事,而我們這裡所不同的是,對於最終階段的品管以及改進的技術,這也是掌控一面鏡片好壞的關鍵。以上的這些步驟其實都不難,但要知道要領;材料也不貴,但要找到合適的。當你徒手完成一片奈米精度的鏡片時,這一切辛苦所換取的便是無法言喻的喜樂。

眼見為憑

很多人在參與我們的活動之前,多半懷疑我們的水管到底能不能用?圖九是一位嘉義和興國小的學生所自製的水管望遠鏡,由於其家中經營汽車烤漆,便將水管外表烤上最高級的汽車烤漆,使其質感瞬間提升數百倍。重點是,這樣的東西能用嗎?

圖九:土味十足的水管望遠鏡在汽車烤漆的塗裝加持後,瞬間升級!

我們營隊活動的重點之一,便是教學員如何以零成本或低成本進行天文攝影,方法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利用自己的手機相機或家中的傻瓜相機。圖十是用手機相機直接搭配水管望遠鏡(無加裝其它任何配件)所拍攝到的太陽黑子、月球表面、及木星木紋。圖十一是從台大物理系頂樓於夜間使用水管望遠鏡所攝得的101 大樓。參加過我們活動的學員手機中,都有無數和此處類似的照片。

圖十:以手機相機直接搭配口徑11.4 公分的水管望遠鏡所拍攝到的(A)太陽黑子(使用A4 紙直接投影)、(B)月球表面(2010.6 月偏食),以 及(C)木星,皆攝於市區。

圖十一:夜間自台大物理系頂樓使用水管望遠鏡所攝得的101 大樓。

除此土法外,我們也教營隊學員如何改裝一般的平價USB網路攝影機,配合免費卻很專業的疊圖軟體(Registax),讓其瞬間變成天文專用攝錄影機(圖十二),此法可搭配個人筆電,於夜間進行天文攝影或於日間進行賞鳥,或於大運動場中觀看比賽。依此法所攝得的照片,其品質已可媲美專業天文照片,而成本卻只有數百元。由於我們教製的望遠鏡口徑都在10 公分以上,集光力多在250 倍以上,所以即使是在市區,只要天候正常,都可以進行觀測,本文所展示的天體照片,都是在台北市區內所攝,若在無光害處拍攝其效果將會更好。我們也曾在仁愛路邊及台大校園利用水管望遠鏡辦理數次的觀星活動,民眾無不驚喜萬分。重點是,我們的DIY望遠鏡成本都很低,以十多公分的口徑為例,我們的製作成本僅約三千元左右,這和市售動輒數萬元的天文望遠鏡相比,就效能而言有過之無不及,其中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自製的鏡片其精度都較市售的品質為高;即使是使用現成鏡片的營隊,其每一片鏡片都是由我親自使用干涉儀一一檢測過後才發出去,凡是精度不達要求的(八分之一波長),都一律退回給廠商。至此,所謂「低成本、高效益」,應是相去不遠矣。

圖十二:由一般PC 用的網路攝影機所改裝成的天文望遠鏡專用攝錄影機。

山寨營的出現

多年推廣下來,該營隊活動其實也引起廠商和部分科教人員的注意,近年已有數起所謂的山寨營出現。原本推廣是件好事,但仿效的人多半只學半套,也就是製作出來的望遠鏡外觀和我們的很像、或是購製使用和我們規格相同的零組件,但最終所呈現的影像品質卻大大不如我們,其原因在於所使用的光學元件並沒有像我們一樣在精心檢測通過後才發給學員,或是在DIY 的最後並沒有進行精確的光學調校(見圖六的第3步驟)。台灣的光學元件供貨商畢竟還是良莠不齊,許多賣出來的貨其實都沒有達到所標榜的光學精確度,而一般民眾大多也沒有能力查察。有些更惡劣的主辦單位甚至收取學員高額的學費;口徑1 1 . 4 公分、焦長91 公分的望遠鏡其總材料費明明才大約三千元,卻要價四、五千元以上,而所使用的材料其光學品質也未達規格,實在令人感歎。

未來展望

近年來由於沒有固定的主辦單位,加上自己還是以學術研究工作為主軸,所以常會不得已要推辭掉一些主辦單位的邀約。所幸目前已有台南的南瀛科學館開始規劃長期的營運,積極要讓該活動上軌道,實在是南部人的福氣。目前我們規劃於2011 年底前,將在南瀛科學館開辦全國第一梯口徑15 公分的平價高精度望遠鏡DIY 研習營,希望能將這個系列活動向上昇華,讓貴族天文平民化!

圖十三:那些年,我們一起DIY 的天文望遠鏡——我與我的望遠鏡DIY 營隊們。

而民眾也常問我:下一梯將在何時辦在哪裡?有沒有專屬的網站可以參考?這些問題其實都讓我一再掙扎,因為自己的時間實在有限。目前我只有一個建置已超過1 5 年的英文網站提供DIY的資訊(就掛在我台大的個人網站上),目前計畫將其重整,提供更好的資訊,以便能讓更多的人受惠。另外我們在全國已組成了一個志工團(特別感謝發起人兼團長許麗香小姐),目前負責擔任各地DIY 營隊的助教人力;凡是參加過我們望遠鏡DIY營隊的學員,都有資格加入我們的志工團。如果你有資格、想加入而未加入,也都隨時歡迎你和我連絡。

真的很感謝全國各地有一群熱心的路人甲相挺和相助,讓這個活動能一路走到今天。

結 語

兒時的自製望遠鏡造就了今天的我,也造就了許多科學家。關於望遠鏡DIY 一事,或許是為自私的夢想,或許是為啟發更多的後進,我都得感謝母親當年騎車載我奔走街巷、感謝蘇拉科夫斯基的傾囊相授、感謝當年褚德三教授的支持及鼓勵、感謝各地路人的大力相挺、感謝上天讓我心想事成。願有夢人終能成大事,共勉之。(本文圖片皆由作者提供)

吳俊輝:任教台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

科學月刊 第四十二卷第十期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文章難易度
科學月刊_96
249 篇文章 ・ 3706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