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太陽能」共有 369 個結果

・2019/02/28
數十年來,一群科學家致力以人造樹葉取代自然光合作用並且直接從大氣之中創造燃料,能量則來自陽光。收益很明顯。幾乎所有能源都來自太陽,其中大部分源自於光合作用。(我們取得能源的形式,包括由植物而來的食物,以及植物的衍生物,例如石油、瓦斯、泥炭、煤、木頭與乙醇)。光合作用看似簡單:水、陽光、吸收二氧化碳並排出碳水化合物與氧氣。然而,單憑自然光合作用想要滿足世界對於能源日漸增長的需求,則是不可行的。
・2019/01/14
隨著網絡與軟體的快速進展,人類每天產生的數據量確實令人難以置信:1018字!如何應付這麼多的資訊,成為一位現代的民主社會公民呢?筆者所能想到的只有:透過邏輯思考的訓練,多用大腦做獨立分析!不要成為資訊的奴隸,要當資訊的主人!不管你將來要做什麼,在高中及大學時一定要有數學和物理的基本訓練,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的,請多為下一代著想吧!
・2018/12/04
能源供給如此高度依賴進口的台灣,其能源供應容易受到全球國際政治能源情勢影響。那該怎麼提高能源的多元自主發展、減少對於進口能源的依賴呢?受惠於天然環境、能提高區域能源自主性的再生能源,會是台灣這個能源孤島的解方嗎?
・2018/12/03
再生能源是每個國家的必修課,同學們利用國家內的自然資源和高科技,希望最大化再生能源的使用率。如果今天舉辦再生能源隨堂考,看看各個同學在過去十年(2006年到2016年)的學習狀況......
・2018/11/27
歷經千辛萬苦,NASA 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 終於在七個月的航行後順利抵達火星表面。接下來,它將會進行一系列的深入探索,嘗試更了解火星的解構,解開類地行星的誕生秘密。
・2018/11/16
人類早已開始認真考慮在地球之外建立一座自給自足的聚落,但根據我們目前的科技,不論在太陽系何處建立新基地都會是巨大挑戰。要想讓數百甚至數千人在充滿威脅的環境中存活,就需要克服這些挑戰。
・2018/11/16
能源早已是全球性的重要議題,該如何降低使用能源所產生的的碳排放?該如何阻止破壞性科技?能源未來又會如何發展?不論是現在或是未來,我們與能源的關係隨時都有可能改變,也許更好,也許更糟。
・2018/10/09
隨著加速器技術的發展,物理學家也不斷地繼續發現其它許許多多生命期甚短的新粒子!在相信上帝不應該會如此笨手笨腳地製造出這麼許多不同的「原子」的信仰下,物理學家終於在 1970 年代真正確定了不可再被分割的古希臘「原子」,以及瞭解了它們如何相互作用,建立了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現在,「希格斯玻粒子」已經被 CERN 撞出來了,那基本粒子到底長什麼樣子?
・2018/09/21
2010年起,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就開始推動「智慧電網與先進讀表主軸專案計畫」;2012年,行政院也核定通過「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選定了數個規模小、電力系統獨立且有再生能源發展潛力的離島,作為發展智慧電網的先發試驗場域。2018年初,義守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陳朝順博士所率領的研發團隊,在澎湖七美完成了智慧電網示範系統,利用能源管理系統、儲能系統與智慧變流器的搭配,實踐了穩定可靠,又可降低離島高昂柴油發電費用的智慧電網。
・2018/09/20
從古至今,生物學家致力於探究細胞內各種生物分子的作用機制。有些人會問,這有什麼用?廖俊智與研究團隊的構想為,先花點功夫改造細菌細胞的基因,重新設計細胞內生物分子的合成反應途徑,就能讓細菌循環利用不同的碳源,並產出高碳醇類(例如異丁醇)作為生質燃料,特別可加工作為航空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