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X射線
11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X射線
廣義相對論
相對論
裸奇異點
黑洞
倫琴
影像診斷學之父
鉛
基因突變
摩根
放射線
穆勒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MRI
NMR
回波平面造影術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攝影
科學史上的今天
WILHELM RÖNTGEN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太空天文
歐柏昇
・2019/04/19
從理論、懷疑到相信——人類探尋黑洞的漫漫長路(下)
前文說過,牛頓力學也可以描述某種「黑洞」(黑星)現象,而且還與相對論預測的黑洞有幾分相似。假想一個情境,在相對論出現之前,人類就看到黑洞,說不定也會認為這是牛頓力學的成功預測?我們發覺,牛頓力學也有能力粗糙地描摹或預測黑洞,只不過歷史發展沒有給牛頓這樣的表現機會。
X射線
廣義相對論
相對論
裸奇異點
黑洞
0
0
好書搶先看
物理雙月刊
・2017/01/17
1901 年諾貝爾物理獎:為什麼 X 射線不叫倫琴射線?—《物理雙月刊》
倫琴除了獲得1901 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之外,符茲堡大學更頒授榮譽醫學博士給倫琴。今天醫學界稱倫琴為影像診斷學之父,無數病人因為他的物理研究而得救。
X射線
倫琴
影像診斷學之父
鉛
0
0
人體解析
張瑞棋
・2015/12/21
發現 X射線會造成基因突變:穆勒誕辰|科學史上的今天:12/21
1926年,穆勒發現經X射線照射過的果蠅所生的下一代,有很高的比例會產生性狀改變。經過多次實驗後,他於1927年發表論文,公開X射線會造成遺傳基因突變的實驗結果。論文一出立即造成轟動,因為這代表從此就能視實驗需要,以人工的方式產生大量突變,不用再被動地苦等自然突變。
X射線
基因突變
摩根
放射線
穆勒
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0
0
專欄
張瑞棋
・2015/07/03
首次人體核磁共振攝影 │ 科學史上的今天:07/03
侖琴於 1895 年發現 X射線,發布其夫人的左手骨骼相片,震驚世人。隔年,愛迪生即推出商用 X光機,供醫療診斷之用。然而核磁共振現象雖然早在 1938 年就由美國物理學家拉比(Isidor Rabi)發現,卻等了將近四十年,才首度用於掃描人體。
MRI
NMR
X射線
回波平面造影術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攝影
科學史上的今天
0
0
專欄
張瑞棋
・2015/03/27
侖琴誕辰 │ 科學史上的今天:3/27
侖琴發現 X 射線之後,居禮夫婦與愛迪生接連研究,讓 X 射線隨即造福了一戰戰場上的醫療團隊,成為受傷士兵的新救星。歷史上沒有其他科學新發現像 X 射線這樣,迅速地產生重大影響並且馬上付諸實際應用。這一切,其實來自於侖琴對陰極射線的求知欲。
WILHELM RÖNTGEN
X-RAY
X射線
侖琴
科學史上的今天
諾貝爾獎
0
0
專欄
張瑞棋
・2015/03/01
貝克勒發現放射性,是因為抽屜裡這一張底片│科學史上的今天:3/1
1896 年 3 月 1 日,巴黎的上空仍是佈滿厚厚的雲層。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克勒(Henri Becquerel, 1852-1908)望著窗外陰沉沉的天空,嘆了口氣。他打開抽屜,拿出放在裡頭已經兩、三天的東西,猶豫著要如何處置⋯⋯
HENRI BECQUEREL
X射線
侖琴
居禮
放射性
科學史上的今天
貝克勒
鈾
0
0
太空天文
臺北天文館
・2015/01/26
小黑洞也有大食量!
M101 ULX-1周圍理論上應主要為小黑洞所有之硬X射線且結構複雜,這個僅20-30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無法如其他低質量黑洞般,迅速吸積且發出極亮的X射線。但卻能以接近理論極限的速率吸積物質,卻又相對平靜,這是很驚人的!
X射線
黑洞
0
0
太空天文
臺北天文館
・2012/10/03
銀暈:包圍銀河系的龐大熾熱氣體
在最新研究中,天文學家利用美國的錢卓(Chandra X-ray Observatory)、歐洲的XMM-Newton和日本的朱雀號(Suzaku)等X射線觀測衛星的觀測資料,發現銀河系周圍氣體暈可從銀河系中心 向外延伸達數十萬光年遠,且氣體暈的總質量相當於銀河系所有恆星加起來的的總質量。如果能確認這個氣體暈的大小和質量,或許可以解決懸宕已久的銀河系「消失的重子(missing-baryon)」問題。
X射線
熱氣暈
重子
銀暈
錢卓
0
0
太空天文
臺北天文館
・2012/07/20
星焰發功,轟擊系外行星
巴黎天文物理研究所(Paris Institute of Astrophysics,IAP)Alain Lecavelier des Etangs等人,利用哈柏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和史威福太空望遠鏡(Swift)觀測資料,捕捉到一顆系外行星的大氣層劇烈變化的現象。這些天文學家認為這顆系外行星大氣層的劇烈改變,肇因於其母恆星發生了劇烈的星焰(stellar flare)爆發。
X射線
大氣層
星焰爆發
黑子
0
0
太空天文
臺北天文館
・2012/06/28
在汽油檔和柴油檔間切換的黑洞
黑洞是一具極強大且有效率的引擎,一邊吞吃物質,一邊將所進食物質的能量歸還給宇宙。當黑洞吸引了物質進入,另一方面它也啟動了一個輻射出密集的X射線的機制,並供應著噴流的動能。不過,似乎卻並非每個黑洞都以同樣方式進行進食和能量釋出。
X射線
新恆星
黑洞
黑洞噴流
0
0
1
2
下一頁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