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登入/註冊
最新
熱門
科資源
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
研之有物
分類
人體解析
地球脈動
太空天文
文明足跡
環境生態
生命奧祕
科學傳播
科技能源
自然生態
萬物之理
醫療健康
電影中的科學
Lab
科科齊打交
社群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Line
科電報
Podcast
精選
看A片學性教育
百工裡的科學人
她是科學家
異星知識王
COVID-19專區
所有特輯
贊助我們
搜尋
登入/註冊
+追蹤
貝氏定理
5 篇文章・ 0 位粉絲
+追蹤
常用關鍵字
2019-nCoV
COVID-19
F1分數
偽陰性
召回率
敏感性
新冠肺炎
普篩
機率
武漢肺炎
準確度
特異性
精密性
統計學
貝氏定理
DNA
正義
法律判決
p値
先驗機率
所有文章
熱門文章
書籍
長評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選擇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選擇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健康養生
林澤民
・2020/04/28
醫療檢測的準確度:「偽陰性」、「偽陽性」到底是什麼意思?如何計算準確度?
最近因為大家關心新冠病毒是否要全面篩檢的問題,媒體上常見一些醫事檢驗學的術語,這些名詞都與新冠病毒檢測的準確度有關。本文嘗試用基本統計檢定概念來詮釋這些名詞,更進一步探討醫療檢測的準確度。
2019-nCoV
COVID-19
F1分數
偽陰性
召回率
敏感性
新冠肺炎
普篩
機率
武漢肺炎
準確度
特異性
精密性
統計學
貝氏定理
0
0
好書搶先看
PanSci
・2018/07/10
當「機率」被誤解,審判是否會變成粗暴的正義?──《偶然的科學》
當機率被法醫、法官及陪審團誤解,看似正確的數據,都會變成製造謬誤的幫兇。正確地了解貝氏定理才能根本解決謬誤。
DNA
機率
正義
法律判決
貝氏定理
0
0
數學妙用
林澤民
・2017/01/07
p 值的陷阱(上):p 值是什麼?又不是什麼?
為什麼要談論 p 值的問題?因為在近十多年來,不只是政治學界,而是很多學門,特別是在科學領域,有很多文章討論傳統統計檢定方法、尤其是 p 值統計檢定的問題,甚至有位很有名的統計學者,Andrew Gelman 寫了篇文章,叫作〈科學的統計學危機〉(The Statistical Crisis in Science),今天要討論的主要內容,包括 p 值的真正的意義,以及大家如何誤用,換句話說就是:p 值到底是什麼?它又不是什麼?
p値
先驗機率
反機率
命題邏輯
統計學
貝氏定理
0
0
專欄
賴 以威
・2014/09/11
情人的加分扣分,請遵守貝氏定理
貝氏定理告訴我們,每位對象都有一定的機率是理想情人。約會的每個當下,我們都能算出這組「理想情人機率」。倘若發生了新事件,再利用新事件來更新機率值。
愛情
機率
貝氏定理
0
0
好書搶先看
PanSci
・2013/09/30
《精準預測 The Signal and the Noise》-貝氏定理的單純數學
如果貝氏定理的哲學基礎豐富得出人意料,那定理的數學則是單純得令人震驚。定理最基本的形式只是一組代數表達式,有三個已知的變項,一個未知的變項。但這個單純的公式可以導出非常有預測力的洞見。
先驗
後驗
機率
精準預測
貝氏定理
風險
0
0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
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
。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