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
59 篇文章・ 3 位粉絲

相對論是由兩部分所組成: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不但是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也適用於除了重力現象之外的所有物理現象。廣義相對論則描述重力以及重力與其他自然力的交互作用。

引自《相對論好難?愛因斯坦親自解釋給你聽—《愛因斯坦自選集》》

對相關內容有興趣嗎?按下「追蹤」,輕鬆掌握所有新內容!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10/15
掌握時間的本質是困難的,但時間的問題卻是如此誘人。文獻上記載著無數有關時間的想法和概念,其中高低抽像難易五花八門——有的是蒙塵的鑽石,有的看來閃亮奪目卻原來是砂礫,讓時間的概念看來更為迷惘不清。
・2015/09/17
一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創建出全新的幾何體系,讓縱橫二千年的歐氏幾何從絕對真理變成特例;然後在他死後50年,還幫了愛因斯坦在物理界提出革命性的廣義相對論,將主宰二百多年的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踢下王位。他,就是出生於漢諾威王國的數學家黎曼。
・2015/08/11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的在奈米尺度上藉由表面電漿子,利用類似音爆、光爆的原理產生並控制光。
・2015/05/29
為了保險起見,愛丁頓親率的一組到非洲西岸的普林西比小島(Principe),另一組則到巴西。結果1919年的5月29日這一天早晨竟真的下起滂沱大雨,愛丁頓焦急萬分,幸好在日食開始前,天空終於放晴,愛丁頓把握時間在五分鐘內換了十六張底片。巴西那邊也成功拍到日食,但最後的比對結果直到九月才出爐。
・2015/05/27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星際效應》(Interstellar)一生至少要看兩次!一次是在讀了基普.索恩(Kip Thorne)的好書《星際效應: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推測與想像》(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之前,另一次是之後。
・2015/03/14
1905 年,德國《物理年鑑》期刊在半年內連續刊登了四篇劃時代的論文,篇篇內容都震古鑠今。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作者竟然都是同一人!人類史上唯一可以與之比擬的就只有 1666 年牛頓同時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發明微積分與發現光譜了。而且此人名不見經傳,竟非學術圈內人,而只是瑞士專利局裏頭才二十幾歲的小職員。原本默默無聞的愛因斯坦就這麼橫空出世,後世也將這一年稱為「奇蹟之年」。
・2013/07/22
在西方世界,1900年也象徵著古典物理和近代物理的分野,1900年(二十世紀)之前,是由牛頓的力學定律引領風騷,接著是十九世紀的電磁年代,由馬克士威的電磁波理論帶入高峰,而熱力學三定律也在十九世紀完成,大自然的物理規律幾乎是由這三大領域所掌握。
・2012/12/25
相對論中的E=mc^2 可以說是現代物理中最重要的方程式不為過,它的應用從最微小,像是核反應和原子的光譜修正,到巨觀的宇宙的起源等等領域,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從這些方面延伸對現代人的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包括:能源、通訊、航太科技等等。當然,它也成為了科幻片最經典的題材之一。
・2012/12/24
又一本解說相對論的書?為什麼還有人要寫這種主題的科普書呢? 在科普書的出版傳統裡,公式一向是編輯最忌諱的東西。當年天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出版經典名作《時間簡史》,就在自序裡爆料說他的編輯警告他,只要多一個公式,買書的讀者就會少一半。
・2012/12/18
雖然我本身物理很差,但也因為興趣常買一些關於宇宙學與物理學的書來看,看不看得懂是一回事,但能悠游其間,飽嚐一些不曾或難以接觸的新事物與新知識總是令人渴望;我認為一本好的科普書,能將科學知識的傳達分為兩個層面,且兩個層面都能顧到,分別是:科學的概念(通常文字敘述便能達成,且不容易忘掉),以及其延伸後的細項機制(數學為主),即使後者難以消化,只要前者能成功地進入讀者腦袋,那也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