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4/22
一群瑞典創業家所組成的團隊和在地能源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個完全仰賴混合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的革命性數據中心。不只不需要電網或化石燃料來產生能源,它還能有所回饋-將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熱轉化為能量作為溫暖之用。
・2015/02/17
《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生物多樣性的衰減如何導致文化貧乏》(Vom Verstummen der Welt: Wie uns der Verlust der Artenvielfalt kulturell verarmen lässt),則是要帶領大家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看我們身邊的生物多樣性逐漸消失的問題。與其述說那些消失的物種,在科學上有多重要,羅比森從一個很特別,也是生態學家比較少著墨之處來探討這個問題,就是從人類文化如何因生物物種大規模滅絕而變得貧乏的角度來著手
・2015/02/07
台北電玩展剛過,大家是否去展場大肆搜刮,收穫滿滿呢?不過在你玩電動的同時,是否有想過:打電動說不定能兼顧環保?
・2014/07/22
即便許多物種曾經在地球上落腳,絕大多數的物種最後都走向滅絕一途,我想,人類也不會例外。翻開一些介紹地球生命史的書籍,時常述說著某個時代由某些生物稱霸,我們也就這樣在腦海中形塑遠古年代的生命藍圖。然而,仔細一想,究竟什麼才是所謂的「稱霸」呢?是數量的多寡?還是站上食物鏈的頂點?
・2014/04/17
《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從科學面向出發,但也不設限於科學面,深入淺出地解說能源問題背後的真相。雖然《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整本書的內容大致上在《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也有,不過《給未來總統的能源課》裡的資訊更詳細也更新。
・2013/12/18
每當霧霾又一次籠罩京滬穗等各大城市,或是「外企員工因為無法忍受糟糕的空氣而逃離北京」等新聞見諸媒體,對空氣污染的擔憂就再次成為大陸民眾的集體焦慮。
・2013/10/22
一些有良心的富裕西方人在瘋狂消費之餘,也開始反思他們購買的商品,其原料的交易是否公平,大中盤商是否為了自身的利益,把給予農民等的收購價或勞工的薪資,比成本或生活所需還低到無法讓他們生存,讓少數霸佔通路的人荷包滿到溢出來,讓資訊不足而議價能力低落的農民和勞工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在發展中國家造成一場又一場的人倫悲劇。
・2013/08/14
機器相互溝通(M2M)技術正迅速受各界歡迎,數位通訊與行動網絡不斷演進,如今機器已可透過無線溝通,不需人類中介,形成物聯網,也讓你我生活更簡便,無論是健康管理或能源解決方案,這項技術都可能是城市與社區邁向永續與未來的關鍵。
・2013/07/30
當都市裡的人類正在為房價高漲、都更問題而頭痛時,住在屏東後灣的寄居蟹也在被迫遷跟尋找新屋的流離顛沛中掙扎著,除了非洲大蝸牛換下的殼以外,海岸散落的寶特瓶、燈泡、甚至是水龍頭...都成了寄居蟹不得已的寓所。而為了改善這個情形,一級建築士...啊,不是,是海生館研究員,身為貝類專家的邱郁文博士。他除了持續調查問題的嚴重性以外,也號召發起了「捐螺貝給寄居蟹」的活動。我們來到高雄與邱郁文博士見面,希望聽取他多年以來工作、研究過程,發現海洋垃圾不為人知的各種問題。
・2013/07/08
研究人員發現海洋漂浮的塑膠垃圾表面有大量的細菌居住。這些細菌的多樣性高,而且和海水原本有的住民大不相同。說真的,我們成功用大量塑膠垃圾建立了一個新棲地。這又是個人定勝天的例子?或許這該是個人類做太多壞事,大自然來收拾殘局的恥辱印記。現在就從少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