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6/10/14
台灣地狹人稠,要發展太陽能發電似乎有很大的困難,然而再多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晁成虎卻認為,太陽能發電擁有更多「想像空間」。在八八風災過後,屏東縣政府嘗試將太陽能板放在受災戶農地裡,意外發展起了「養水種電」的新契機。
・2016/10/14
知洋科技總經理總經理湛翔智說:「如果各位都是一隻蝴蝶,那離岸風電在未來總有一天就能蓬勃發展。」他認為離岸風機會是台灣發展風能的重要一步。究竟台灣發展風力發電的潛力如何?而離岸風電的優勢又在哪裡呢?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台灣有沒有能力跟上世界的腳步?
・2015/11/29
我們的皮膚內分布了許多感覺受器,能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感受」到東西,但不是所有人的皮膚都能正常行使功能,如截肢患者或機器人。而皮膚底下藏著我們重要的器官與組織,目前大部分還是需要儀器才能進行檢測,但重病患者或是需要隨時監控健康狀態的人可能耐受不住天天跑醫院了。對此,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電子皮膚,用來感知外部和監測內部,且為了使它更加貼近人類皮膚,目前的技術已經可以使它透明化且具延展性,甚至開始發展超乎皮膚的功能如記錄對話、癒合傷口和自行產生電力。而現在,電子皮膚可望取代儀器變身成為你的「專屬醫生」,連癌症它都不放過。
・2015/04/22
一群瑞典創業家所組成的團隊和在地能源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個完全仰賴混合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的革命性數據中心。不只不需要電網或化石燃料來產生能源,它還能有所回饋-將工作過程中所產生的熱轉化為能量作為溫暖之用。
・2015/04/20
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玻璃,可以從風雨獲得能量來改變顏色。對那些藉由電池、太陽能板和標準電源插座啟動的智慧窗戶來說,又多了一項可替換的能量來源。此種輸出電力可適用於許多應用,無論是作為家用或商用電力都合用。
・2015/04/20
原始人飲食法(paleo diets,也稱舊石器時代飲食法)仿照遠古狩獵採集者的飲食,被視為是種健康的飲食方法。不過最新研究顯示工業化社會的人類的腸道無法負荷這種飲食法,相較於狩獵採集者,工業化人類的腸道擁有較少的微生物,且缺乏至少一種以上的主要古細菌。
・2015/04/16
研究人員發現近期有喝牛奶的參與者,大腦中含有較多的穀胱甘肽。穀胱甘肽可以幫助減輕大腦氧化力,和新陳代謝過程中反應性化學化合物所造成的損傷,氧化力和許多疾病有關,包含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
・2015/04/16
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博士生傑里米.斯特里布林(Jeremy Stribling)、馬克斯.克倫(Max Krohn)和達納.阿瓜約(Dan Aguayo)編寫了一個程式SCIgen,它可以產生無意義的電腦科學研究論文。這個程式被他們用來揭發那些缺乏同行審查,以及以出版和會議費用詐騙研究人員的低質會議。
・2015/04/08
許多研究認為在生活艱困的年代中女胎的比例明顯高於男胎,而一份芬蘭舊教會的紀錄分析顯示,男胎的存活率在高壓時期比和平時期來的高。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女性會發展出生育趨勢,使特定男胎流產以及其背後的影響因素。
・2015/04/08
現在有數個最新的研究顯示:食物纖維可能和食物過敏的成因有關。研究人員認為「促進腸道益菌的生長」或許是個預防方法,甚至有可能可以逆轉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