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12/15
人們一旦能掌控活動斷層的位置,便可藉由評估「地震危害度」來進行風險控管。具體而言,評估地震危害度,包含計算可能的地震規模、與震源距離、當地可能遭受到的地振動大小,以了解地震災害發生的潛在可能。在本專題中,鄭錦桐博士介紹定值法、機率法等兩種地震危害度的計算方法,以及說明如何將地震危害度運用於風險管理當中。
・2014/12/15
在地質學當中,尋找「活動斷層」是重要的研究主題,其目的就是要掌握最有可能發生大地震的地方究竟在哪裡。陳文山教授指出,臺灣目前已得知的活動斷層有33條,但實際總數可能高達50至70條,而且目前能掌握活動週期的活動斷層,僅有池上、瑞穗、車籠埔等3條。人們能否確切知道活動斷層的位置,事關重大,但目前資訊仍相當有限,亟需政府重視。
・2014/12/15
臺灣是地震頻繁的國家。根據中央氣象局過去90年的統計,臺灣平均每年約發生2,200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平均每年214次,災害性地震平均每年1次。臺灣的震災經驗非常豐富,我們從中學習到哪些科學知識呢?
・2014/05/01
尼加拉瓜的災害應變署(Nicaragua’s Disaster Response Agency,SINAPRED)在 4 月 18 日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認為近來頻發的地震活動可能導致馬拿瓜市北部附近的火山活動,不過,目前沒有立即性噴發的證據。
・2013/11/08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個月底發生了今年全台「最有感覺」的一起地震,雖然並非今年度規模最大
・2013/11/04
實際上所謂的「實用地震預測」,應該包括了時間、地點、規模、深度,以及使用理論的可重覆驗證性。以目前的科技與科學發展,要完全做到上述的5點,實在是強人所難。尤其是可重覆驗證的理論,等同於我們要理解,從能量的累積到釋放,地底下斷層面上不同深度位置的岩石性質、摩擦力行為等等,才能夠精準的針對短時間尺度提出預測。以下簡單的介紹一些目前科學家認為可以作為預測的工具與前兆分析的研究:
・2013/10/02
美國近年對於人為地震威脅的疑慮日增,最新的地震研究發現遠處強震會誘發受人為影響的斷層小規模震動,數個月內往往跟隨發生較大規模的地震
・2013/06/20
今年臺灣中部的地底下可不平靜,3月27日、6月2日接連的兩起地震,不禁會讓人懷疑,到底是哪條斷層在作祟呢?氣象局與許多學者都認為可能不是在地質圖上看到的斷層,而是地底下的盲斷層的錯動引發地震。所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何謂盲斷層。
・2012/12/29
過去對於高頻率地震波的原因了解不多,但現在有科學家找到新的解釋。今年十月底發表於《自然》期刊的研究指出,斷層在各次地震間癒合的時間越長,一旦斷層再次錯動破裂,地震波的速度就會越快。
・2012/12/11
  預測地震是百年來世界各國都想解開的謎團,儘管地震前的徵兆相當多,例如地下水化學及水位變化、電離層離子濃度異常、地殼變形、活斷層地震週期等,科學家在各種地震預測研究中積極投入並有所進展,但是不論在時間或空間準確度的局限都仍待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