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3/01
意識的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指現象意識,表示當下經驗的那種感覺,這些都是生物的主觀經驗,例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痛覺等。第二個層次是反思性意識,能思考當下及過去的經驗。有解決問題、學習和計畫等行為的動物,應該能思考其當下及過去的經驗。第三個層次是自我意識,是「我的經驗屬於我自己」的那種感覺,我們的感官經驗都呈現自我擁有的感覺。是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同時有這三層意識? 或者某種意識只侷限在某些動物? 如何判斷動物有這些意識?
・2017/01/23
失去意識成為植物人之後,自我還存在嗎?科學家們以和「自我」與「非自我」的句子,測驗並觀察植物人聽到問題的反應,發現在自我特定與非自我特定的問題中,大腦神經的反應仍然有意識高低的落差,也就是說當聽到關於「自我」的問題時,反應會稍稍較為強烈,而這間接的反證了哲學家們對於「意識和自我是內在連結一體」的論點,形成了定義與實驗結果的落差。
・2016/12/17
在電影《人造意識》(Ex Machina,或譯為《機械姬》)中,一間科技公司老闆請來了一位員工,去幫忙測試他研發的人工智能「艾娃」(Ava),是否具有意識?「意識」二字說起來簡單,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該如何去判斷身旁的人是有意識的,而非電影中的人工智慧艾娃呢?
・2016/07/28
《海底總動員2》裡,搞笑多莉帶著失憶症海底冒險,但是,魚類真的有感情嗎?牠們的生活有可能如此有趣嗎?
・2015/07/20
夢究竟是什麼呢?人又為何會做夢呢?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生難道不會像是莊周夢蝶,是誰夢見誰還未可知?還是人生就像南柯一夢,一覺醒來才發現現實中作的夢,其實是夢中夢,就像科幻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一樣?
・2015/06/18
機器人何時才能具有人類的智能,甚至超越人類呢?沒人知道,但是有許多人預測,其中大部分人的依據是摩爾定律,將之推廣到數十年後。但是摩爾定律並非真正的定律,因為它違背基本的物理定律:量子理論。所以摩爾定律無法永遠持續下去,而且我們現在已經看到速度減緩了。在十年或二十年內,速度的增加會平緩下來,結果會很可怕,特別是對電腦資訊產業。
・2014/09/26
什麼是盲視?盲視的最早案例,是一隻叫作「海倫」的猴子。海倫是英國心理學家懷斯克朗(Laurance Weiskrantz)實驗室中的一隻恆河猴。1965 年,海倫的初始視覺皮質被手術切除。手術完後,海倫的確就跟瞎了一樣,觀察牠的行為,完全看不出牠對視覺訊息有任何反應。但是兩年後,實驗室中的一位研究生韓佛瑞(Nicholas Humphreys,現為劍橋大學心理學家)卻發現,當海倫的視野中出現會移動的事物時,牠的視線似乎會朝向該物體,有時還會試著伸手去抓 。韓佛瑞鼓勵、幫助這隻猴子探索牠可能殘有的視覺功能,最後竟然發現,海倫可以盲目的在障礙物之間穿梭移動,為什麼會這樣呢?
・2013/12/31
自由意志和決定論者之間的論戰,也從古希臘時期開始延燒迄今,仍是哲學家好辯論的議題。決定論認為所有狀態的產生完全被在它之前發生的狀態決定。自 由意志論卻認為人類的意志是做出行為、達成道德價值的必要而終極的基礎。可是,在科學昌明的今天,我們是否該用科學的方式來解決這問題?《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問道,如果這個世界全都遵循著物理法則而運轉,我們的大腦也不例外的話,那麼我們還有可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嗎?我們真的還有自由意志嗎?
・2013/12/03
意識僅是自我的冰山一角,還有更龐大的未知潛意識有待科學家去發掘。其實,潛意識對科學家來說,可能更像地球上的海洋,雖然佔了四分之三的面積,但我們對 它的瞭解,可能仍不如月球。我們對自己心裡真正在想啥,以及我們表現出來的行為,常常所知甚少。除非是得道高僧,大多數人都讓潛意識給悄悄操控了。
・2013/02/24
記得小時候在美食節目看到講授龍蝦飯的做法。好像是把活龍蝦頭尾剪一下,放在米飯上在蒸籠裡蒸熟,讓米飯吸收湯汁。小時候只會想著有没有機會嚐到這樣的人間美味,現在倒是覺得把人家活活蒸熟,太狠心了點。可是,龍蝦真的會覺得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