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HTML-CSS/config.js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3/10/27
一項新的德國研究發現,像洗手這些簡單的清潔行為,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失敗及挫折。 科隆大學的Kai Kaspar博
・2013/10/21
林杰樑的老師吳德朗教授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林杰樑醫師的風範,值得後人學習,但是要再複製林杰樑,大概是不可能的。」像林醫師這樣能抵抗壓力、擁有專業知識且持續精進的專家,我認為台灣還有。但問題或許是:我們該繼續把重擔放在一個人身上嗎?
・2013/10/21
今天在各大媒體中看到,手機電磁波不會致腦癌的報導。主因就是有台灣的研究團隊,根據手機門號數量,和罹患腦癌的人數作追蹤,發現2000-2009年間,台灣手機門號明顯增加,但罹患腦癌的人數卻沒有明顯的增加,因此作了這樣的推論。
・2013/10/19
「如同不斷追尋繽紛美麗蝴蝶的昆蟲學家一樣,我被神經灰質的後花園所深深吸引。那裡有形態精緻優雅的細胞,還有那充滿神秘的靈魂的蝴蝶,說不定它的一振翅,有天(誰知道?)就能解開精神世界的秘密。」 Cajal如是對我說。
・2013/10/16
一直以來,所有的課本在解釋季風成因時都會由海陸風開始講起,解釋完海陸風的成因後,便把海陸加熱差異造成的溫差及後續的氣壓差,直接放大應用到季風的解釋上,而且認為冬季季風與夏季季風都可以用同樣的理論解釋。
・2013/10/14
這場「哇!災!」請到了三位講者來分享全球以及國內在面對天災時,有哪些因應措施和管理的計畫。四十幾位參加的朋友大概都希望能夠解答:「我知道災害很可怕,但我能作什麼?」想必這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問。
・2013/10/11
第五次開講的智活星期二一樣在老地方舉行(下一次也就是最後一次很有可能就會更換場地了,請有興趣的讀者們注意演講資訊更新),這次第一位講者陳聖智老師是任教於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的老師,同時也是智活文創聯盟北部地區學校的統籌負責人。
・2013/10/09
身為貓奴之一的z編,看到〈貓咪發出「呼嚕聲」代表壓力大 一直以來都會錯意了? 〉這則新聞時,心頭為之一震,深恐虧待了家中的喵皇陛下,忍不住點進去看是怎麼一回事(中計了....)。像貓一樣好奇再加上對該媒體的「成見」,我忍不住從幾個關鍵字找到國外的相關報導,發現這很可能又是網路媒體自己腦補......
・2013/10/07
說到「亞斯伯格」症候群,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如果說「自閉症」,那應該很多人都可以從字面聯想到一些意義。
・2013/10/03
人們喜歡混在一起。我們是非常社會化的動物。實際上,我們是如此社會化,單純與人互動時,腦部活化的部位與最基礎的獎勵機制(例如進食)進行時的部位幾乎是相同的,那表示跟別人互動讓我們感到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