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21/01/22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洪志銘副研究員、端木茂甯助研究員與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生方怡婷,統整全世界五千多種鳥巢,推算鳥巢的演化史,發現鳥巢與鳥類的演化歷程息息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自然通訊》。
・2020/12/28
人類對藝術史的認識又有重大突破。一隊考古學家報告,在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中發現大批畫作,最早的年代超過一萬年。卻有些人質疑:那批畫看起來保存太好,怎麼能確定不是最近的作品,真的是冰河時期的創作呢?
・2020/12/16
海水之所以是鹹的,和原始海洋的形成有關。隨著風化和侵蝕,岩石中的鹽類進入海洋。雨水含少量CO2,會溶解岩石中的鹽類,跟著水份進入溪流、河川,最後匯注大海。
・2020/12/11
莫維斯線是在地圖上畫分兩種石器分佈的線,在線的左方(西方)有著工藝複雜的石斧,而右方(東方)只有簡單的砍砸器,在上個世紀,莫維斯線經常被西方學者引用,來說明東方落後是源自於石器時代,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2020/09/14
第 30 次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 (Ig Nobel Prize) ,即將在臺灣時間 9 月 18 日上午登場!而這個年年有新梗、處處有新意的頒獎典禮,總是讓大家驚喜不已。俗話說:「認真的科學家最搞笑」(誤),回顧典禮過去 29 年的歷史,可以發現不少獲獎的研究都和動物有關,那些年不小心被科學家玩來玩去的動物,到底有哪些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0/07/23
近日有關於以古代遺傳學探討東亞地區的遺傳史,除了前文提及的兩項研究,近日問世的第 3 篇論文則著重於東亞的東北部。研究的 55 個樣本年代介於 1700 到 7500 年前,如仰韶、龍山、石峁等重要的古文化,都有樣本包含在內。
・2020/07/23
台灣所屬的東亞,最近有數項這類「古代DNA」的論文發表,其中也包含來自台灣遺址的樣本;對於東亞遺傳歷史,一系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新石器時代東亞的人類族群,跟現在的人類有關連嗎?南島語族的源頭與移動又有什麼發現?
・2020/07/10
作為生活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每日的生活都脫離不了植物。保持「植物健康」既是地球生態系統的基礎,對維繫生命至關重要,更是人類糧食安全的保障。2018 年聯合國大會決議,宣佈 2020 年為「國際植物健康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Plant Health),旨於「保護植物,保障生活」提升全球對於「保護植物健康」之意識,進而遠離飢餓及貧窮、保護環境及促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