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7/09/13
隨著人類大規模排放廢氣與污染物,海洋環境趨向高溫和高酸度,台灣周遭的海洋生態也因此逐漸變化。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的曾庸哲助研究員,透過對多種台灣臨海生物的生理學、生態學研究,發現「代謝能力的演化」是適應極端化環境的關鍵。
・2017/08/18
很多科學家也是科幻故事、漫畫、小說等的粉絲。欣賞科幻作品和思考科學問題並非對立。科幻作品是科學進展的翅膀,驅動著人類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而本篇《進擊的巨人》故事重點根本就不是巨人變身,而是想透過人類打巨人去說一些道理!
・2017/07/14
「蘭花要怎麼澆水呀?」「好幾天才澆一次真的可以嗎?」,花店老闆大部分會說,2-3 天或更久澆一次就好,不過究竟為什麼姿態嬌貴的蘭花,可以不用常常澆水呢?答案就藏在它的根部構造之中!
・2017/06/03
超級抗生素.萬古黴素 3.0 (vancomycin 3.0)在今年五月發表,搭載三種殺菌絕招,效能更勝初代萬古黴素25000倍!只要通過動物和人體試驗,它就有機會成為對抗細菌感染強而有力的後盾。
・2017/04/07
2017年3月,一份有關於肺的造血功能的重大發現登上了著名學術期刊《自然》。科學家透過小鼠實驗發現,肺不僅是維繫生命的呼吸器官,還貢獻了體內一半以上的血小板;除此之外,肺還能和骨髓在造血任務上互相合作,在骨髓的造血功能受損時派出造血先驅細胞,支援血球和血小板的合成。
・2017/03/26
傳統的電子顯微鏡雖然解像力較光學顯微鏡高出 1000 倍以上,但因為是以電子訊號成像,轉換成人眼可見的光訊號時只能輸出灰階影像,較不易辨識。為了讓電子顯微鏡兼有光學成像的高辨識度和電子成像的高解像力,科學家嘗試過許多方法。終於在 2016 年錢永健博士及研究團隊提出以鑭系重金屬替細胞「染色」的解決方法。
・2017/03/03
為什麼櫻花的葉緣有鋸齒,榕樹的就沒有?名古屋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植物科學界的小白鼠「阿拉伯芥」進行研究,發現關鍵在於名為EPFL2的多肽與它的受器,會和鼎鼎大名的植物賀爾蒙.生長素互相影響,最後生長素在葉緣累積的區域就會促進該處細胞的生長、在葉子上形成鋸齒。
・2017/02/23
在後抗生素時代,細菌出現抗藥性,讓我們常用的抗生素失去效用。如果不用抗生素,我們還有什麼武器可以對付細菌?科學家發現有些殺手細菌,可以對付同樣是細菌的同類。以往聽過以毒攻毒,或許未來我們是以菌攻菌!
・2017/01/09
預計在 2018 年秋季,物理界的七大國際單位制「公斤(kg)、公尺(m) 、秒(s)、安培 (A)、克耳文(K)、莫耳(mol)和燭光(cd)」在用了 50 幾年後終於要更新啦!跟最後一個實體測量單位 IPK 說再見吧
・2016/12/24
我們很難在自己家裡擺一棵真的聖誕樹,大多只能以塑膠聖誕樹取代。不過其實你還有一個選擇,可以簡單擁有自己的聖誕樹,還可以看著它漸漸長大。雖然只是聖誕樹形狀的紙片,但只要組裝好將它立在塑膠平台的十字插槽上,接著倒入神秘的無色透明液體,只要等待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聖誕樹上開始長出雪花了。這種紙樹開花的聖誕樹,你也玩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