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1/23
1936 年,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與同事終於辛苦的將器材運上洛磯山脈的派克峰峰頂。四年前他才發現正子,希望這一次也能幸運地從宇宙射線留下的蹤跡發現新粒子。是的,此時粒子加速器還沒發明,物理學家只能從抵達地球的宇宙射線中尋找跡象。安德森的辛苦有了代價,他再次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新粒子,而西方也因此才終於發現了一位他們從未聽聞的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
・2015/01/22
十七世紀初,這是科學的微光才要開始驅散黑暗的時代。哥白尼過世已逾半世紀,而牛頓尚未誕生,在此世紀交替之際點燃科學火炬的,在義大利有伽利略,在德國有克卜勒,英國則有培根。
・2015/01/21
籠子的頂端懸掛著一根香蕉,底下有六隻黑猩猩拼命地往上跳躍,伸直手臂試圖抓下香蕉。香蕉的高度離牠們的指尖還有一段距離,顯然絕非牠們的跳躍能力所能及。突然有隻黑猩猩停了下來,似乎明白了這只是徒勞;牠離開還在努力嘗試的同伴,走到放在角落的一只木箱旁,從不同方向打量它,然後往前抓起木箱,直接搬到香蕉正下方,接著爬上箱子,一躍而起,成功抓下香蕉。在一旁觀察的德國心理學家科勒露出滿意的笑容,因為他的理論獲得證實了。
・2015/01/20
1803 年,愛妻因病去世,安培面對此重大打擊的方式是瘋狂地投入研究工作,除了繼續鑽研數學,他也研究物理、化學,發表多篇論文。1820 年,丹麥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電流會使磁針轉動,轟動了全歐洲,因為在此之前,沒有人認為電力與磁力有何相干。安培聞此消息後立刻展開實驗。再來的事我們都知道了:安培陸續提出安培右手定律、安培定律及安培加成定律,為電磁學揭開了序幕。
・2015/01/19
瓦特?啊不就他小時候看到燒開水的水壺蓋子被蒸氣掀起,因此得到靈感而發明蒸汽機。錯!他既沒有因此得到靈感,蒸汽機也早就有人發明了,瓦特只是「做了一個改良的動作」。不過這個改良卻造成很大的差別,為工業革命揭開了序幕。
・2015/01/18
生命究竟是如何從胚胎發展為成體?從亞里斯多德以降,這個問題一直有兩派不同的理論,一個是漸成論,認為是由不定形的同質物質逐漸分化成不同器官;一種是預成論,認為所有部位一開始就存在胚胎或種子內,只是逐漸由小變大。但沒有具體證據,兩派理論都純屬臆測;直到十七世紀顯微鏡發明後,才終於得以觀測胚胎的初期階段,斷定孰是孰非。
・2015/01/17
美國的紙鈔上印的都是政治人物,但其中最高面額的百元紙鈔上的班傑明・富蘭克林卻顯得與眾不同。他不但是政治家,還是政治學者、出版家、作家、慈善家、發明家與科學家。
・2015/01/16
「一閃一閃亮晶晶,好像你的身體,……」妳與他在夜空下漫步,望著滿天星斗,妳不禁哼唱起孫燕姿的《克卜勒》。就在妳享受這一絲絲浪漫與甜蜜時,身旁的他開口了:「其實啊,這些閃爍的星星都是像太陽一樣的恆星,本身可不會閃啊閃的。」
・2015/01/15
近代科學家中最受爭議、形象最差的大概非愛德華・泰勒莫屬。庫柏力克的黑色諷刺電影《奇愛博士》中,瘋狂科學家這個角色的設定據說就是以他為參考對象;從電影的副標題《我如何學會不再擔心並且愛上炸彈》就可以知道這絕對不是一種致敬。其實就連他真正因科學上的成就而得到的稱號──「氫彈之父」──都不是那麼正面。
・2015/01/14
地球的年齡有多大?當然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是 45 億年左右,但直到二十世紀初以前,科學家的估算仍然南轅北轍,從幾萬年到幾億年都有,因為沒一個可靠的方法。直到發現了放射性之後,才終於有可以正確推估地球年齡的工具。然而這個方法可不是一出現就受到肯定,若非扮演承先啟後之關鍵角色的英國地質學家霍姆斯堅持不懈,我們可能要更晚才會知道地球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