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1/07/02
為什麼世上有東西而非空無一物? 我們為什麼存在? 為什麼主宰宇宙的是這套特定的法則而非其他法則? 霍金在《大設
・2011/06/28
「如果」、「也許」、「說不定」的確是上面這段敘述的關鍵詞,主詞「我」也可輕鬆替換(例如改成「某人」),而且看來還是醉漢言勇與癡人說夢,頂多像是一段不太精采的科幻小梗,至少在這個世界上!?但是如果按照嚴肅物理學「多重宇宙論」的普俗解釋,這故事並不能說是純屬虛幻,而是非常可能「真實地」正發生在「另一個」宇宙!更令人驚艷的是:這種看似科幻情節居然還可以從物理學的角度論證與推導、計算,事實上,理論物理學家甚至計算出合理存在10的500次方的平行宇宙,它們擁有不同的自然法則與不同的物理常數值!
・2011/06/17
「追本溯源」這四個字應該很適合替三部曲最後的故事做總結,故事分為兩大篇、「騾的尋找」和「基地的尋找」,不管是強大的個人也好還是結構的組織,無非不在尋找謝頓計畫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第二基地的存在,這些人物尋找第二基地的同時,無非也是再向讀者提出一個問題:心靈的力量真的重要嗎?
・2011/06/02
那為什麼他對於安妮的死充滿巨大的悲傷呢?在 19 世紀時期,醫療的技術與觀念並還未非常發達,對於許多疾病(例如細菌感染)經常是束手無策,小孩的免疫能力本來就比較弱;因此,當時小孩夭折的狀況比例很高,藉由宗教的慰藉,一般的人都可以找到心靈上的出口而不至於太過悲痛,甚至生得更多。由於達爾文已經對於宗教信仰失去信心,他拒絕接受是上帝所給的懲罰之說法。
・2011/06/02
這是一座被海洋隔離的小島,島上獨自演化出了與眾不同的生物品種,類似節肢動物與甲殼類動物的設計,極快速的生命週期步調,所以會有刺激的弱肉強食,噬咬噴血的情節都有。作者還有一個網站附了很多的圖片,仔細的描繪出整個韓德斯島上的各式各樣的生態系、食物鏈、生活型態,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很喜歡的法布爾昆蟲記,了解其他生物的生活怎麼會如此讓人著迷!
・2011/05/30
當初收到這本書《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教你擺脫六大錯覺的操縱》(The Invisible Gorilla:
・2011/05/28
大腳趾,讓人類能夠直立行走;拇指,讓人類的手能使用工具;咽頭,讓人類能夠說話;笑、眼淚、親吻,則讓人類可以彼此
・2011/05/27
現代人強調一心多用,認為自己可以、也應該同時間做好幾件事,所以邊讀書邊聽音樂、上網、看電視以及線上聊天,幾乎已成常態,邊開車邊講電話自然也包括在內。話雖如此,許多認知實驗卻一再顯示人的注意力是有局限的;也就是說:當我們專注於做某件事時,必然忽視了其他的輸入訊息,以至於視而不見或聽而不聞。問題是我們經常不曉得這一點,以為自己不可能會忽視明顯可察的訊息,這就是「注意力錯覺」。
・2011/05/26
「小我」若要能存活下去,就必須吃別人,同時避免成為別人的晚餐,也就是說,整個生物界法則,原本就是「獵人(Hunter)與獵物(Hunted)」關係的世界,所有生物都不例外;從這個角度來想,所謂「不殺生」者用以維生所吃的植物,是不是生命?所吸入空氣中的細菌,是不是生命?所謂的「不殺生」,根本就是一種對於生命莫大的無知與褻瀆,完全不懂「生命」到底是啥米碗糕!
・2011/05/15
《種子哪裡來?》(原文書名:An Orchard Invisible,意即:一座看不見的果園) 這本書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