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子
大海子
53 篇文章・ 3 位粉絲
希望以人文關懷的觀點,將海洋生物世界中的驚奇與奧妙, 透過多媒體的設計與展現,分享個人心得給社會大眾, 期望能引起更多人關心海洋的公共議題, 為保護海洋略盡一份心力。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由舊到新

・2011/06/01
每一篇科普文章都是新的挑戰,就像每一份創意料理一樣,素材處處皆是,但是如何從主題的訂定,料理調配方式的選擇,素材的選用與搭配,最後完成合乎大眾口味的美食,整個創作辛苦的過程,只有同為創作者才能理解箇中的滋味。阿基師是創作美食的料理師,而科普作家應該是科學知識的資訊料理師,兩者最終的成品雖不相同,但同樣都能滿足人心靈上最深層的需求。
・2011/06/07
以海生館為例,根據我們長年來的調查發現,來本館參觀的觀眾只有三成左右會有學習海洋生物相關知識的意願,另外三成的動機則是純娛樂的-講白了就是來玩的而已,其餘剩下的三成的觀眾則介乎其間-若有機會學習新的知識也好,不然單純玩玩也不錯。這些會來參與科教活動的觀眾多屬於親子,就是父母親帶孩子來參加的,而且多以國小學童或學齡前的幼童為主,只有舉辦節慶特別活動且獎品豐厚的狀況下,如元宵節猜燈謎活動,成人才會看在獎品的份上參與活動。面對觀眾的不同屬性,科教活動就應導入「客製化」的觀念,為特殊觀眾群量身訂做,而非一視同仁。
・2011/07/06
小朋友一旦看到可愛的小動物,就想要擁有,成為自己的寵物。至於回家之後,要如何養?養在那裡?要給動物吃什麼?完全沒有一點概念。
・2011/07/26
雖然心裏明明知道,空貝殼是寄居蟹不可少的家,活生生的貝類本身也是一個生命,內心深處也深知將貝殼帶回家的作法是不妥的行為,仍熬不過心中想要將美麗事物收藏佔為已有的慾望,往往幾經天人交戰,最後妥協就是:我只撿一顆就好了
・2011/08/14
如果放生的目的在於解救生命免於人為的迫害,那還不如去認養棲地,擔當起生態系守護者,長期維護自然生態環境完整性避免遭受到人為的破壞,讓自然棲地養生修息的功能運作正常,如此一來,健康的生態系自然可以吸引許多物種,此作為不但保全了自然棲地的完整性,且也提供許多生物庇護所與繁衍後代最佳的棲所,既不花錢又可長長久久滋養出許多生命,豈不是比花錢買生物放生效果更好嗎?
・2011/08/19
斑馬鰭塘鱧(Ptereleotris zebra),又名斑馬凹尾塘鱧,身體修長,喜歡在珊瑚礁附近懸浮,看似悠閒實則是緊張大師,老是神經兮兮,稍有風吹水動,就如飛鏢般直衝入最近的岩石縫隙中躲藏,非等到海不揚波,才會再次出來活動,因此西方人戲稱牠為飛鏢魚(dartfish)。除了躲藏速度如飛鏢般快外,斑馬鰭塘鱧體型修長,張鯺時與西方人在酒吧中玩的飛鏢盡也有幾分相似,加上準確且迅速”命中”靶心(隙縫)的功夫,取此封號當之無愧。
・2011/09/08
重獲自由的我,第二天一大早當第一道曙光射入水中時,就四處探訪,尋問回家的路,可是我看了半天,沒有一隻魚我認識的,當地的魚也沒有看過我,問了半天,沒有人理我耶...
・2011/10/18
海邊看似毫無生命氣息的枯木碎石,卻常常躲藏著許多的幼小生命,是一石一世界的最佳寫照。
・2011/10/27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尼莫叫什麼名字?」 「啊!這是什麼奇怪的問題?」「尼莫不就是名字了
・2011/11/02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 我什麼時候變成珊瑚殺手了?」還上了各大報,網路上也有我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