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Y. M. Huang
Y. M. Huang
95 篇文章・ 4 位粉絲
輔大心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探討情緒與認知之間的關係、老化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落實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 部落格網址:認知與情緒新聞網 (http://cogemonews.com)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2年 重設

・2012/12/26
最根本的問題是這個研究並沒有讓實驗參與者看到綠色且非大自然情境的影片,所以無法證實大自然情境對人身心的影響,究竟是綠色較多或是其他的原因;換句話說,就是這個研究根本自打嘴巴,沒有關鍵性的設計來檢驗他們的假設,而是採取一個叫保守、肯定會有正面結果的作法。
・2012/12/19
社會上對於心理學這門學問普遍的輕視,因為它不如物理、化學一般,有很明確的證據。但這其實是民眾的誤解,甚至連心理學相關的研究也會誤解,認為傳統的心理學研究沒有辦法幫助我們真正了解人的心智運作。相較於心理學,神經科學就是一門科學的學科,因此大家會一面倒的認為神經科學的證據就是真的!
・2012/12/12
這次要介紹的研究是探討美國人的政治態度是否為影響他們對於環保的看法,研究者的基本假設是不同政治態度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觀,而不同的道德觀可能會影響他們對於環保議題的看法。他們認為政治態度較為民主開放的個體會較在意是否有人/物受到傷害、有人需要被關懷,而環保議題通常是關切環境的被破壞等等,因為這個衝擊了他們的道德觀,因此較容易將環保議題視為一個攸關道德的議題。
・2012/12/05
這幾天旺中買壹傳媒的社會事件已經轉變為一名手無寸鐵的學生與媒體怪獸間的鬧劇,筆者很私心的希望可以指桑罵槐,但也沒那麼多時間找直接相關的研究,倒是找到一篇談論情緒控制與政治態度的研究。就讓我們透過這個研究來思考,為什麼選前政客們總是要製造熱情,為什麼他們不希望你保持冷靜。
・2012/11/28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對於自己的身體有所些意見,有些人可能很喜歡自己的鼻子,有些人可能很討厭自己的屁股,還有些人完全的自戀。若你對於自己的身體有所抱怨,請仔細讀這篇文章,或許會有些幫助。
・2012/11/21
大家或許在好奇甚麼是ING啊... 是一種藥物?是投信公司的簡稱(之前爆出弊案的安泰投信)?還是甚麼呢?我想有些人看到ING想到的是英文動詞中進行式或加上的字尾,walk vs. walking (走路 vs. 正在走路),沒有錯,這個研究要談的就是這個在動詞字尾加上的ING2對於情緒感受的影響。
・2012/11/14
一直一來學術圈都有一個問題(不是僅在心理學領域),就是要能夠被發表的文章都必須要有一些正面的成果,例如發現某個藥物能夠治療憂鬱症,如果你發現一個藥物不能夠治療憂鬱症,基本上是沒有期刊會發表這個研究的。在這樣的學術生態下,若我們僅專注有被發表的研究,其實是有非常研究的取樣偏頗,也非常有可能做了錯誤的推論。
・2012/11/07
大多數人在被排擠的時候都會有些負面的感受,不論是因為什麼樣的事情被排擠;有些人甚至為了不要被排擠,而甘願被欺負或是被指使。但該體被排擠的時候該怎麼降低負向情緒改受?
・2012/10/31
他們從皮膚電位變化、腦部杏仁核的活動化度來推論恐懼制約的學習成效。結果顯示,這兩組實驗參與者都會有恐懼制約的產生,但是沒有辦法主動看到人臉的那組,恐懼制約是在早期發生,晚期就消失了;正常組則是晚期恐懼制約的效果較強烈。
・2012/10/24
根據這個研究的結果,我們對於人的感覺似乎不單純是心理面向的,很有可能有化學物質無形在作梗;這些不自主所釋放的物質對於人際溝通可能有重大的影響,但因為過去研究較少針對這個面向著墨,所以這影響力被低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