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天文館_96
臺北天文館
482 篇文章・ 43 位粉絲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是國內最大的天文社教機構,我們以推廣天文教育為職志,做為天文知識和大眾間的橋梁,期盼和大家一起分享天文的樂趣!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2/07/22
美國航太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和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altech)的研究學者,最近開發了一款能將電子訊號放大的新型放大器(amplifier),將可適用於恆星、星系、黑洞等各類天體的研究,甚至可探索量子世界、發展量子電腦等,等於重新定義了可測量的最小極限,是個劃時代的發明。
・2012/07/20
所有甜點主廚都知道:完美的巧克力慕斯,得靠部分科學和部分藝術才能完成。歐洲太空總署(ESA)微重力(microgravity)研究的課題之一,是協助食品工業瞭解藏在多種泡沫狀食物或飲料中的科學,例如:法式蛋白酥皮(meringue)和咖啡等,以達到客戶的期望與需求。
・2012/07/20
巴黎天文物理研究所(Paris Institute of Astrophysics,IAP)Alain Lecavelier des Etangs等人,利用哈柏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和史威福太空望遠鏡(Swift)觀測資料,捕捉到一顆系外行星的大氣層劇烈變化的現象。這些天文學家認為這顆系外行星大氣層的劇烈改變,肇因於其母恆星發生了劇烈的星焰(stellar flare)爆發。
・2012/07/19
太空人從太空返回地球之後,常會因曾長期處在無重力狀態和暴露在太空高輻射環境而導致身體覺得虛弱或不舒服。不過,新研究顯示:被人們視為「低等生物」的蟲蟲,可沒這個問題。
・2012/07/17
加州大學Carl Melis等天文學家就目睹了一場類似事件:一顆年輕的類太陽恆星TYC 8241 2652周圍環繞的大量塵埃,意外的再也找不到了。這就像魔術一樣,一下看得到,一下看不到。
・2012/07/16
如果說宇宙是靠暗物質的框架撐起來的一個軀幹,那麼現在我們已經找到了其中的 –一根手指頭,或許最後這根手指還能為我們指向「星系是在哪裡成型」的終極答案!現在。研究人員已經直接偵測到橋接了兩星系團之間的一段細長狀的暗物質。
・2012/07/15
有了錢卓太空望遠鏡、XMM-牛頓太空觀測站和地面上的澳洲Parkes電波天文台的三管齊下,全宇宙移動速度最快的波霎可能已經現身!
・2012/07/14
目前已知像土星和木星這類行星的大氣層,只能從兩處取得能量,一是太陽,二是它們自己的內部。在最新一期icarus期刊中,美國航太總署(NASA)哥達德太空研究所(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Tony Del Genio等人利用卡西尼號太空船(Cassini)數年來所拍攝的土星影像,發現似乎是來自行星內部的熱能給了噴流能量,才使它們得以高速飛奔。
・2012/06/29
ALH84001這舉世聞名的火星石,大概是在1600萬年前被隕石撞擊後彈飛出火星,漫遊太空,然後在1萬3千年前與地球相遇並墜落在南極洲的「艾倫丘」冰原上,並在1984年被科學家所發現。
・2012/06/29
法國-義大利協同研究基地(French-Italian Concordia research base)的隊員,於5月初時,在南極基地向今年的最後一道陽光道別。從5月到9月的未來4個多月中,南極基地都將處於永夜的狀態下,雖然研究仍持續不墜,但無法補給,各基地都必須自己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