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月刊_96
科學月刊
249 篇文章・ 3735 位粉絲
非營利性質的《科學月刊》創刊於1970年,自創刊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普及工作;我們相信,提供一份正確而完整的科學知識,就是回饋給讀者最好的品質保證。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3月 重設

・2023/03/05
COP 15 落幕後,台灣的生態多樣性工作也得接軌上國際趨勢。CBO 5 指出,目前的生態多樣性目標實施情況不同。
・2023/03/04
台灣學校規定早自習取消,學生可以晚疫點到校。但這樣的做法遭到一些質疑的聲音,從睡眠角度來看,這些策略真得適合嗎?
・2022/03/02
111 年學測是 108 課綱實施後的第一次學測。大考中心該如何拿捏數學 A 和數學 B 的分流命題,又該如何掌握考題難易度,都是師生關注的焦點。
・2021/03/05
今(2021)年的學測數學科被評為「史上最難」。事實上,數學科每年的難易度呈現出週期性震盪,一下容易一下難的考試,不只出題者傷透腦筋,考生更是無所適從。
・2020/03/25
1990 年 2 月 14 日,航海家 1 號太空船為太陽系家族拍下了第一張全家福,迄今剛好 30 年。而地球的大小在照片中只是未滿一個畫素、不起眼的小點,幾乎淹沒在太陽強光於相機內產生的雜散光之中。
・2020/03/24
全球各地的大城市當中,因建築的玻璃與鏡子等設計,經常會發生鳥類飛行時錯認這些是可飛行的路徑,導致撞上而造成傷亡的「窗殺」事件。窗殺事件層出不窮,臺灣也該正視此問題,並研擬出相關的預防措施。
・2019/03/14
儘管十二年國教的必修時數減少,教師教學時,仍需引導學生澄清物理概念,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提問。從思考和提問中解惑,學得更多,更能建立深厚的科學概念。
・2019/03/08
人們常說「老狗玩不出新把戲」,神經組織學的研究顯示,人類大腦細胞間的突觸在 25 歲發展高峰後似乎會減少,是否會因此限制新事物的學習與發展,而這些突觸的消失又是否意味著老化的開始?人類大腦是否有它的「替補機制」,像是有原始的、未分化的幹細胞來對抗這樣的老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