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棋_96
張瑞棋
423 篇文章・ 945 位粉絲
1987年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1992年取得美國西北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浮沉科技業近二十載後,退休賦閒在家,當了中年大叔才開始寫作,成為泛科學專欄作者。著有《科學史上的今天》一書;個人臉書粉絲頁《科學棋談》。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5/05/02
1800年4月,英國皇家學會主席班克斯(Joseph Banks)收到一封來自義大利化學家伏打的信。他打開一看,原來是伏打的論文,描述他如何將鋅片、濕紙板、銅片三者層層相疊,而產生持續穩定的電流。班克斯既震驚又興奮,如果論文屬實,這將是人類史上第一個電池啊!問題是信中只有論文的前半部。 原來伏打考慮到英法戰爭還在進行,不知信件能否順利抵達,所以將論文拆成兩部分投遞。班克斯還沒等到另一封信,已經忍不住跟老友卡萊爾醫生(Anthony Carlisle)分享這消息。卡萊爾看了這半篇論文後也是又驚又喜,他也忍不住了。他向化學家好友尼寇森(William Nicholson)透露論文內容後,兩人決定親自實驗看看「伏打堆」電池是否真的能產生電。
・2015/05/01
1722年,15歲的林奈(Carl Linnaeus, 1707-1778)不抱任何期待地等著熬完初中最後一年。生長於瑞典南部鄉下的他從小就喜歡植物,放學逕往森林裏跑,很少讀書,因此除了生物,其它科目都不及格,上學總要面對不停的處罰,但最痛苦的莫過於整天得坐在教室裡。他已預見未來一年仍是如此。
・2015/04/30
21歲所寫的碩士論文在相關技術尚未問世之前就預先「發明」了現代電腦;32歲又憑一己之力發明一門前所未有且影響深遠的科學──資訊理論,而且內 容完整,立即可用。他將密碼學從藝術變為一門科學,他率先示範了人工智慧的可能。除了「天才中的天才」,還能怎麼形容這位「資訊理論之父」夏農?!
・2015/04/29
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世紀交替之際,出現許多極具天賦之科學家,造就現代科學的風起雲湧。其中法國數學龐加萊(或譯龐卡赫)是個異數,不但在代數、數論、微分方程、幾何、拓樸學等不同領域都做出開創性的成果,又能思考其物理意義而提出超越時代的深刻洞見,是難得一見的全面性天才。
・2015/04/28
自從十九世紀中期,黎曼等人推翻了兩千多年來顛撲不破的平行公設後,數學家們明白不能再憑直覺接受所謂不證自明的公設或定理,決心從地基開始,重新打造完美無瑕的數學體系。希爾伯特在一九二○年代提出的「希爾伯特計劃」明白地訂出目標:用嚴格的形式化語言表達所有數學陳述,並能滿足完備性與一致性。
・2015/04/27
最早的「遠距傳送訊息」如烽煙、旗語等,有天候與視線的限制,能傳達的訊息又相當有限,除了軍事上也別無它用。到了十八世紀中期,可以貯存靜電的萊頓瓶發明以後,不少人開始試圖用電線來傳遞訊息到遠方。方法五花八門:振動掛在玻璃瓶裡的金箔或蓪草球、電解水產生氣泡、電火花產生硝酸讓石蕊試紙變色、……等等,不過這些都只能在實驗室玩玩,仍不具實用價值。
・2015/04/26
1986年4月25日,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一百公里的車諾比核電廠第四號反應爐按計劃準備停機進行保養。廠方打算趁此機會測試看看停電時,汽輪發電機的慣性動力能否在備用的柴油發電機接手供電之前,提供足夠電力給緊急爐心冷卻系統。於是他們在反應爐降載至50%時關閉緊急爐心冷卻系統的供電,從此開始一連串的陰錯陽差而踏上毀滅的道路。
・2015/04/25
就在普朗克首創量子說的這一年,包立誕生於奧地利。這位天才型的物理學家不到25歲就提出「包立不相容原理」,因而也躋身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
・2015/04/24
1990年的今天,哈伯太空望遠鏡在歷經波折後終於發射升空,由發現號太空梭安置在559公里高的軌道。肩負著天文學家的殷切期盼,開始以前所未有的視野向宇宙深處搜尋。
・2015/04/23
量子力學發展之初,並非像古典力學那樣由牛頓一人獨挑大樑,相反地,它是陸續匯集了許多物理學家的貢獻才奠下根基。不過我們若往回追溯,會發現在那源頭處,站著的是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一人,他拋出「量子」這個前所未有的概念,因而開啟了一場翻天覆地的科學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