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2014/10/28
在學習植物相關的科學時,往往會遇到一個瓶頸:因為我們不是植物,所以無法了解植物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要那樣? 例如,在植物的代謝途徑中,就常常可以看到,同一個反應由好幾個酵素負責;而這幾個酵素雖然都催化相同的反應,但是在某些方面還是有不同之處。這些重複性(redundancy)經常令研究植物的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這是因為我們是動物,所以要了解動物並不困難;但是要了解植物就很不容易。
・2014/10/19
能將工作與興趣合而為一,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不過,在聖路易(St. Louis)的Donald Danforth Plant Science Center工作的Dan Chitwood顯然很認真的在實踐這點。身為植物型態學家,他的工作是研究蕃茄如何在氣候變遷下為了適應產生型態上的演化;但是他有個休閒活動:拉中提琴(viola)。 有一天,他決定要來研究提琴的型態演化。於是他由Cozio.com這個網站上下載了數千把提琴的正面與背面的照片,使用免費的統計軟體來分析這些提琴的本體與F孔(發聲孔)的型態。
・2014/10/18
含糖飲料(汽水、果汁、茶飲等)因為含有大量的糖,經常飲用會使我們肥胖,並引發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但是,最近發表在《美國公衛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上的文章告訴我們,含糖飲料對我們的危害可能不只於此。
5
2
・2014/10/07
通常化學課的時候,老師只會提到,因為氮氣(N2)的兩個氮原子之間是三鍵,所以要打開氮氣很不容易;因此不但要用高溫高壓,還要用鐵粉當催化劑...然後?就沒有了。講完了。但是,哈伯法偉大的地方就只是這樣嗎?哈伯(Fritz Haber)因為發明了這個方法,得到19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難道就是因為他成功的打斷了氮-氮三鍵而已嗎?
・2014/10/05
Robert Hill在1937年發現了希爾反應:在提供外加的電子接受者給葉綠體時,葉綠體可以在不消耗二氧化碳、也不產生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不進行卡爾文循環)的狀況下進行光反應並產生氧氣。Samuel Ruben 與 Martin Kamen在1940年代早期,將用同位素氧18標定的水提供給植物,同位素氧的標記只出現在氧氣而非碳水化合物。現在在植物生理學實驗中,所做的希爾反應,就是重現當年Robin Hill所做的實驗。當我們把分離出來的葉綠體放在加入電子接受者(如2,6-Dichlorophenolindophenol,DCPIP)中,並提供光照,由於DCPIP在還原後會由藍色轉為無色,所以就可以從顏色的變化了解到反應的進行;如果使用分光光度計來量化整體顏色的變化,就可以測定出反應速率。
・2014/10/05
研究團隊認為,桃子大約花了三千年才馴化完成;因此,中國大約在7,500年左右開始馴化桃子。他們也認為,當時的人們應該已經懂得嫁接(grafting)與扦插。
・2014/10/04
我們每天喝掉22.5億杯咖啡,算起來大約3-4個人一天喝掉一杯;這麼多人喝咖啡,種植咖啡的面積自然不會太小。全球種植咖啡的面積有1100萬公畝。 最近,咖啡的基因體已經定序完成了。雖然用來定序的不是阿拉比卡咖啡(Coffea arabica,有44條染色體),而是Coffea canephora(C. canephora,22條染色體,又稱為C. robusta,約佔世界咖啡總產量的30%);不過阿拉比卡咖啡是C. canephora與C. eugenioides的雜交種。
・2014/10/03
紅色的色素可以由「胭脂蟲」提煉出來,因為不是人工合成的,所以這樣叫做「天然」的食用色素。胭脂蟲專門寄生在這一屬(Opuntia)的仙人掌上面,這種蟲的雌性以及若蟲(nymph)為了阻擋掠食昆蟲的追捕,會製造胭脂紅酸(carminic acid)。一公克的胭脂紅染料,大約需要155隻胭脂蟲。當我們把胭脂紅酸提取出來後,再加入鋁鹽或鈣鹽,就成為所謂的「天然」胭脂紅染料。
・2014/09/24
最近一項較大規模的研究發現,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質的水瓶在加熱時,還是會釋放出低濃度的銻和雙酚A(biphenol A,BPA)。 雖然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說,低濃度的雙酚A不是飲料容器中的主要問題,但是FDA仍然在繼續研究它對健康的影響。而在梅奧診所(Mayo Clinic)的研究人員認為,該化學物質還是可以引起對兒童健康的負面影響。
・2014/09/23
研究團隊找了40個志願者,進行一項為期16週的試驗。所有的志願者都是有糖尿病風險的:他們若不是有第2型糖尿病的家族史,就是有其他的糖尿病風險(如妊娠糖尿病)。40位志願者中,有24位東亞人(East Asian Americans)與16位白人;平均年齡為34歲,體重在正常到超重之間的範圍。 在前八週,所有的參與者都吃了傳統的「高纖東亞飲食」:70%的熱量來自於碳水化合物,15%來自蛋白質,15%來自脂肪,每1,000大卡提供15克纖維。食物都是由當地廚師新鮮製備,包括一日三餐以及一次的點心,並兼顧營養與美味。 第二個八週開始,33名志願者(包括20位亞洲人和13位白人)轉換到典型的低纖維西方飲食:50%的卡路里來自碳水化合物,16%來自蛋白質,34%脂肪,每1,000大卡提供6克纖維。其他七位志願者(包含4位亞洲人和3位白人)仍繼續吃傳統的亞洲飲食,做為研究的控制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