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extensions/tex2jax.js
Heiman
Heiman
16 篇文章・ 1 位粉絲
動物科學碩士,主修動物行為及動物福利,喜歡動物行為訓練,亦對動物演化及自然生態互動充滿興趣。學士時代主修動物學及生態學。
常用關鍵字
由新到舊 由舊到新 日期篩選

時間篩選:2012年 重設

・2012/10/16
愛護動物人士可能心想:動物在這些情況下會受苦是顯而易見得用不著科學證明。而科學研究又的確證明了他們大部分的直覺想法是對的。那麼,該如何說服他們研究動物受苦的實驗對動物福利有積極的重要意義呢?
・2012/10/01
社會性學習對動物行為學習和族群適應環境有重大意義,這種學習方式帶來的演化價值大得甚至足以讓硬骨魚類和軟骨魚類都演化出這項行為學習能力來。另一方面,了解到這兩種魚類也有這樣精緻的學習能力,也許我們要對魚類的頭腦改觀了。
・2012/09/11
大家還記得之前葉綠舒老師介紹塔斯馬尼亞惡魔受頑疾威脅的文章嗎?隨著袋狼的逝去,這些碩果僅存的最大型肉食有袋動物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大的絕種危機。本文介紹的兩個最新研究,分別為這些惡魔及喜愛牠們的人類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2012/08/25
圈養海豚是一個複雜的動物倫理議題。我絕對贊同正反雙方拿出堅實的科學數據投入討論。但是,假若為了反對圈養海豚,就於比較圈養及野生海豚死亡率時,偏頗地引用其他研究數據,以求隱瞞不利自己立場的資訊,甚至扭曲他人的研究原文,以誤導公眾,這種反對方式則叫人不敢恭維了。故我在此撰文澄清,藉此推廣一下和科學統計有關的科普知識。
・2012/08/18
大家有沒有想過,既然生物會演化,為何演化出優秀大腦的動物只是少數?為何不是所有動物都朝著高智能發展?為何動物,包括人類,不會無止境地演化出愈來愈大愈來愈聰明的腦子?
・2012/08/14
於今年七月七日,在劍橋大學舉行紀念DNA之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 的會議上,科學家們終於打破沉默,宣佈非人類動物也有意識這一結論…《劍橋宣言:關於意識》(The Cambridge Declaration on Consciousness)
・2012/07/31
一般的印象是鯨豚目動物居住於廣闊水深的大海洋,因此海豚的圈養池是愈大愈好。但事實是否必然這樣呢?對大西洋瓶鼻海豚的野外觀察,加上對圈養大西洋瓶鼻海豚的水池使用偏好觀察,挑戰了這個訴諸情感直覺的信念。
・2012/07/04
上個月筆者有機會參與澳紐實驗動物協會主辦的座談會,內容是講述運用行為訓練及條件制約方法來改善實驗動物福利。現跟大家分享一下當中內容。
・2012/06/07
大家可能都在影片甚至親身看過以下情節——主人回家,狗兒垂頭喪氣,不敢望向主人一眼。原來是狗兒「做錯事」了。主人隨即責罵,狗兒也就更加的垂頭喪氣,表現出一副「深感罪疚」的可憐樣子…但是,狗狗真的知道因為自己的「犯錯」行為而感到罪疚嗎?Julie Hech領導的最新犬隻認知研究為大家揭開謎團——但也帶帶更有趣更驚人的新問題!
・2012/05/03
事實發現並非只有人類鼓勵野生動物取食來自人類的食物,根據一個對海豚的新研究,動物也能教曉同伴去找尋並接受來自人類的食物。